升格電支業者觀察名單洗牌 這兩家摔出榜外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會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餘額進行調查,以確認是否有業者符合升格電子支付的標準。8日公告指出,去年度10億元以上、未滿20億元之重點觀察業者則共有6家,相較於前年底減少1家,其中,拍付國際(Pi錢包)和優食台灣(Uber Eats)都摔出10億元規模之外,新增樂購蝦皮列入名單中。

依照現行規定,第三方支付業者若日均代收付餘額超過10億元,需提供會計師的確信報告;若超過20億元,則必須在6個月內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轉為由金管會監管,業者相對也會提高成本。

金管會今年第一季的函查作業於3月底前進行,並已完成檢查。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去年底金管會檢查日均代收付餘額逾10億元、未滿20億元的第三方支付業者共6家,包含連加網路(LINE Pay)、藍新科技、綠界科技、富胖達公司(Foodpanda)、樂購蝦皮、九易宇軒(91APP)等,相較於前年減少1家,減少了Pi錢包和Uber Eats,並新增一家樂購蝦皮。

此外,由於LINE Pay已經達20億元以上門檻,王允中表示,LINE Pay已經在今年2月用子公司籌備處遞件申請升格電子支付,子公司為「連加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該案目前仍在審查中。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還沒變心走人?外資連3天趁亂加碼790億「認錯迎娶5金釵」反手又回補空單引遐想
台幣2天狂升6.2% 謝金河揭「3關鍵」擋不住 一群人成禿鷹幫兇
新台幣失控狂升 專家憂1980年代2慘劇重演:台灣錢淹腳目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