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移除草屯外來種海蟾蜍 有望成全球根除首例

登革熱疫情嚴峻,今(2023)年已經累計超過4000例,在南部主要透過埃及斑蚊傳播病毒,而埃及斑蚊正是外來入侵種;廣布於水面看起來綠意盎然的布袋蓮,則是來自巴西外來入侵種,壓縮原生植物生長。

IPBES 4日公布最新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呼籲全球正視外來入侵種帶來的巨大危害。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鍾國芳指出,「一旦建立可繁殖的族群,基本上非常、非常、非常難移除。」

外來入侵生物會傳播疾病、排擠原生種,甚至導致滅亡,但防治成本極高,必須把握5年黃金期。

南投草屯在2019年發現自中南美洲入侵的海蟾蜍,牠會吃掉本土蛙類,毒腺也會讓小動物死亡,所幸東華副教授楊懿如的研究團隊2年多來,號召上千人次志工移除,從每月150隻降至80隻以下。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表示,「少部分的個體還是有繁殖,所以我們今年還是不可能根除,可是如果再給我3年的話,我認為有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根除海蟾蜍的案例。」

學者指出,國內約有243種入侵生物,被農業部公告優先防治、長期管理與監測的有21種,包括小花蔓澤蘭、紅火蟻,動植物與哺乳爬蟲類皆有。

最新國際報告顯示,入侵外來種造成全球6成物種滅絕,支出達4230億美元,建議全球應致力在2030年減少50%外來入侵種。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政大教授籲全年禁捕「抱卵母蟹」 漁民與環團持相反意見
南投出現大量海蟾蜍 環境適應力、毒性極強
因應疫情威脅 漢光納「生物疾病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