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供給曲線後彎?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學常會提及「勞動供給曲線後彎」,意思是隨著工資成長到一定水準,人們工作意願非但不會提高,反而會減少工時,這個有點違背常理的現象就稱為勞動供給曲線後彎(backward bending)。

工資升高 帶動消費

勞動供給曲線為何後彎?是人們不愛錢嗎?當然不是,而是收入在達到一定水準之後,生活無虞,轉而追求休閒文化,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然而一天只有24小時,要讓生活有品質,就得減少加班,因此就出現工資升高,工時減少的情況。

非僅個人如此,全體社會亦然,隨著國民所得提高,一國也會出現勞動供給曲線後彎,觀察1980年以來的台灣,的確出現過這個後彎的現象,1980~2000年這一期間,國人實質年薪由21萬元升至59萬元,成長近兩倍,同一期間每月總工時由215小時降至190小時,此一變化可說是典型的勞動供給曲線後彎。

依家庭收支調查,這一期間平均每戶休閒、文化及教育的消費由每年一萬多元成長至一年八萬多元,符合勞動供給曲線後彎的法則,也就是說,隨著工資的提高,國人開始重視休閒、文化,事實上,這段期間也是台灣民間消費最有活力的年代,兩位數成長是常有的事。

自2000年以來,勞動供給曲線後彎得非常奇怪,2000~2022年實質年薪由58萬微升至64萬,成長緩慢,人們兼差賺錢都來不及,那來時間休閒,同期民間消費成長疲弱,而平均每個家庭在休閒、文化及教育上的支出也逐年降低,和1980~2000年的情況有天壤之別。

廣告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期間工時減了不少,由2000年的每月190小時降至2022年的167小時,但這並非市場使然,而是政策所致,2001年元旦勞工開始享有「隔週休二日」,非僅如此,由於公部門直接「週休二日」,以致民間企業逾半跟進,這一年每月工時因此大減10小時。

多年以後,為讓35%尚未週休二日的勞工納入週休二日行列,政府再修勞基法,2016年元旦實施,一例一休接著粉墨登場,由於假放的多,工時從2015年175小時逐年下滑,2022年已降至167小時。

工時的減少有許多原因,包括產業結構的變化、就業型態的改變、工資的提高、政策的引導等四項,1980~2000年不論公家機關或民間企業都從週一上班到週六中午,政策上沒什麼變化,這段期間人們工時減少25小時,是來自市場的力量,也就是工資大幅提升,既引導大家消費、休閒,也促進了繁榮。

薪資停滯 繁榮不會來

但2000年以後,工時的下滑幾乎全來自政策的引導,政策原意是好的,希望大家多些假日多消費,既可帶動商業活動,也可提升生活品質,然而由於薪資停滯,如此勞動供給曲線雖也後彎,惟此彎非彼彎,並不會帶來繁榮,可以這麼說,1980~2000年勞動供給曲線後彎的典範,如今已然消失。

小檔案■2000年6月立法院三讀勞基法第30條修正案,自2001年元旦起每週48小時縮減為兩週84小時,即隔週休二日,2000年7月立法院又三讀公務員服務法第11條修正案,自2001年元旦起實施週休二日,不少業者跟進週休二日。

小檔案■2015年6月立法院三讀勞基法修正案,讓尚未納入週休二日的340萬名勞工的工時由兩週84小時,縮減為單週40小時,自2016年元旦實施,台灣邁入全面週休二日。2016年民進黨執政再修法循「一例一休」調整休假日。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面板跌勢緩 大摩喊買雙虎
純網路保險公司正式開放 金管會明年8月開始受理申請執照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