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月業績十強 抗產業淡季

2月工作天數少,上市櫃公司營收多呈現減少,統計2023年前二月營收,前十大營收王包括鴻海、台積電、和碩、廣達、仁寶、台塑化、緯創、大聯大、統一、日月光投控,多數仍呈年成長,力抗產業淡季及工作天數少效應。

其中,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月營收新台幣1,631.74億元,較1月減少18.4%,年增11.1%,為一年來新低,不過,仍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二月營收新台幣3,632.25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13.8%。

法人指出,台積電2月工作天數少,以及客戶去化庫存的影響顯現,是台積電2月營收滑落的主因。

台塑集團旗下台塑化2月營收631.6億元,月增3.66%,年增20.66%;前二月營收1,241億元,年增6.28%。台塑化表示,2月無論銷售量或銷售價差均較1月回溫,對比2022年同期也都成長。

群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指出,2月營收普遍淡季,但科技廠商展望比2022年第三、四季明顯改善,例如面板因報價跌到現金成本後反彈,營造出景氣落底說,面板業暗示,客戶要為下半年旺季預先下單。

電競GPU、ChatGPT、WiFi、電視、OLED等新需求,導致科技廠商建立庫存意願,比2022年下半年強,避免重蹈2020年疫情後過度保守喪失商機(汽車晶片經驗),因此,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普遍上漲。

台積電營運可能V型反轉,台積電總裁魏哲家1月法說,提到下半年復甦語帶玄機,他指出,「有信心下半年營運會反彈,是否為V型仍不確定但肯定不會是U型。」

台積電四大廠客戶減單的傳聞,有助於庫存正常化,蘋果自製5G數據機晶片,可望導入iPhone 16手機,台積電將通吃3奈米代工訂單。

科技產業預估,第一季就是谷底,樂觀者估逐季成長,保守者認為,第二季景氣低迷,但衰退壓力減輕。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
基金定期定額 出現品牌效應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