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衰退的年代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主計總處幾天前的預測,明年台灣會發生出口衰退。那麼,是否會出現「外冷內熱」?多數媒體常會這樣問官員,而官方總是支吾其詞。事實上,以台灣外貿依賴度這麼高,一旦出現外冷,就不可能有內熱,這是鐵律。

總體經濟的算式雖可分內、外,然而內與外並非獨立的,只要出口不好,消費、投資這些內需活動就好不起來,內需也許不會這麼快降溫,但幾個月後也就緩下來了。何以如此?原因很簡單,許多內需活動也是出口所創造的,想想廠商擴充產能是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出口,因此當出口展望下修,企業豈能不放慢投資步調?如此循產業關聯傳遞,內需活動自然會次第降溫。

消費、民間投資遭拖累

除了影響投資,出口衰退也會抑制消費,因為出口不好,生產活動也會跟著減少,人們非但不用加班,還可能被迫放無薪假,如此一來收入少了,逛街、上館子、看電影的休閒活動也會減少。尤有甚者,本來出口不好只衝擊製造業,隨著消費動能走疲,服務業也受波及,於是又一波裁員、放無薪假,然後又更多人不敢消費,然後又更多行業受波及,如此循環不已。

半個世紀以來,台灣很少出口衰退,1974年石油危機帶來了嚴重的通膨,使得全球陷入蕭條,台灣出口表面上仍然有成長,這是通膨帶來的假象,觀看出口數量,這一年出口衰退4.3%,次年出口又衰退,非僅影響製造業,也波及服務業,民間消費成長率創了19年最低,而民間投資也創了18年來首度負成長,有沒有什麼「外冷內熱」?沒有,外冷內也冷。

2001年受網路泡沫衝擊,全球經濟走疲,台灣出口衰退16.7%,影響所及,製造業哀鴻遍野,服務業也陷入困境,民間消費成長率創下近45年以來最低,民間投資也出現史上罕見的負成長,這一年台灣出現政府遷台以來首次經濟衰退。出口不好,內需也難以自保,於此可知。

廣告

再看一例,2008年秋天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由於來勢極猛,次年台灣出口大幅衰退20.4%,投資與消費俱疲,還好政府發放消費券緩和了跌勢,然而,這一年夏天失業率還是升破6%,這是有史以來最高,情況之危急,不言可喻。出口衰退對經濟的衝擊,實超乎想像。

出口衰退 外冷則內必冷

此外,受二次石油危機、亞洲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台灣於1982年、1998年、2012年、2015年的出口也曾發生衰退,對消費、投資都帶來了明顯的影響,這些出口衰退的年代說明了,沒有什麼「外冷內熱」這件事,外冷則內必冷。隨著俄烏戰爭僵持,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仍高,加以美國晶片法案、大陸動態清零,主計總處估明年台灣出口衰退,良非虛言,而出口衰退可能衍生的消費、投資降溫,也不容小覷。

小檔案■GDP從需求面看,等於民間消費(C)、民間投資(I)、政府支出(G)、國外淨需求(X-M)的總和,前三者是國內需求,最後一個是國外需求,X-M是指出口減進口,單以商品出口而言,2021年4,464億美元占當年GDP的比率高達57%。

小檔案■每月公布的海關出口統計,是衡量商品「出口金額」的變化,受國際商品價格高漲的影響,有時出口成長只是虛胖,因此最好觀察一下「出口數量」,以1974年石油危機的年代而言,我國海關出口成長26%,但擠出通膨的水份之後,出口數量反而衰退4.3%。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面板跌勢緩 大摩喊買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