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金穎生技 2022年10月合併營收5580.3萬元 年增29.38%
日期: 2022 年 11 月 07日
上櫃公司:金穎生技 (1796)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11 月 07日
上櫃公司:金穎生技 (1796)
單位:仟元
【時報-台北電】颱風剛遠離、台股迫不及待艷陽高照!加權指數上周衝上16,700點,即將挑戰2022年5月底的16,800點,進一步攻「萬七」志在必得。外資圈人士指出,台股6月重頭戲聚焦台積電股東會、除息相繼登場,就等台積電登高一呼、劍指收復600元。 台積電身為輝達重要晶圓代工夥伴,在輝達繳出亮眼財報與財測後,股價第一時間深受激勵、跳空走高慶賀,波段最高一度來到574元。統計5月下旬以來,台積電從5月24日收盤的525元,至6月2日收盤562元、波段上漲7%;5月25日以來,外資買超台積電15.69萬張,三大法人買超16.1萬張。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股價愈來愈剽悍,除了國際資金翻多湧入,軋空力道也體現在台積電ADR上。根據金融數據公司S3 Partners針對國際半導體股資料,隨AI颳起半導體旋風,台積電股價墊高,今年以來已讓放空台積電ADR的部位損失6.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12億元),是「空頭殺手」第五名;附帶一提,第一名自然是股價狂飆的輝達,今年以來讓空頭蒙受86億美元損失,印驗「空頭不死、多頭不止」的股市俗諺。 台股6月兩波台積電重頭戲,首先由6日的股東會打頭陣,儘管台積電4
【時報-台北電】台股02日加權指數收16706.91點,漲194.26點或1.18%,總成交值3664.78億元。三大法人買超230.69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82.74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6.84億元及買超30.99億元。 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4檔電子股、2檔金融股及4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5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1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緯創(3231),買超2萬612張,開發金(2883)、日月光投控(3711)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5365張及買超4854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長榮航(2618)、華航(2610),其他依序為中鋼(2002)、技嘉(2376)、國泰金(2882)、陽明(2609)及南電(8046)。 ●投信02日買超前十名: 1.緯創(3231)收71.10元,漲1.70元或2.45%,投信買超2萬612張。 2.開發金(2883)收12.90元,漲0.10元或0.78%,投信買超5365張。 3.日月光投控(3711)收116.50元,漲4.50元或4.02%,投信買超4854張。 4.長榮航(2618)收36.45元,漲0.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周一亞洲早盤,原油價格每桶大漲逾2美元,因為就在數小時前,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承諾自7月起每日再減產100萬桶。 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暫漲2.29美元或3%,報每桶78.42美元,稍早前最高站上每桶78.73美元。 美國期油暫漲2.27美元或3.2%,報每桶74.01美元,稍早前最高漲至每桶75.06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發布聲明,宣布沙國自7月起每日產量將從5月份的約1000萬桶調降至900萬桶,創下多年來最大的調降幅度。 沙國承諾自願減產,是基於含俄羅斯在內之OPEC+主要產油國所達成的全體協議,即限制供油至2024年以提振低迷的油價。 這個被稱為OPEC+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其盟友原油產量占全球約40%,且每日已產減366萬桶,相當於全球需求的3.6%。 澳盛銀行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由於最新的配額調整才剛上路一個月,沙國此舉可能讓人很意外,「現在看起來,油市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更加吃緊」。 不過,由於OPEC+同時降低了俄羅斯、奈及利亞和安哥拉的供應目標,以符合其當前實際的產油水準,因此減產的部分也可能是象徵意義居多。 此外,阿拉伯
【時報-台北電】被動元件產業歷經高度整合,已經鮮少有新競爭者加入,不過隨著MLCC年複合成長率上看10%,陸廠再現「新面孔」,繼風華高科、潮州三環之後,陸資廠廣東微容電子成軍,進入MLCC產業,儘管目前規模還不算太大,但是在低容MLCC開始展現影響力。 國內被動元件廠將在6月召開股東常會,國巨集團國巨(2327)、凱美(2375)、同欣電(6271)股東會將同步在6月6日召開股東常會,今年雖沒有董事改選議程,不過隨著時序步入年中,市場仍關注下半年被動元件產業的景氣走勢,董事長陳泰銘對下半年的景氣看法仍將左右類股表現。 被動元件產業已歷經高度整合、淘汰,日、台、韓被動元件大廠的版圖已大致底定,新進入的廠商極為罕見,不過隨著汽車電子化、電動車(EV)、IoT、5G等新應用百花齊放,帶動MLCC的需求,市場的餅變大,因此吸引少見的新勢力投入。 據業界指出,陸資廠廣東微容已經切入MLCC產業,目前規模還不大,但在手機MLCC上已經有一些成果,據了解,廣東微容電子的班底來自大陸宇陽,宇陽成軍之初打出小型MLCC(0201以下)為號召,廣東微容雖然尚未成氣候,不過陸資廠潮州三環、廣東微容陸續插旗M
【時報-台北電】金控投資走出評價減損陰霾。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底,整體金控在國內、外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35.96兆元、創下史上新高;主要是受惠第一季股匯回穩,金控海內外投資提列評價或減損已明顯縮小58%。此外,加總金控整體海外曝險金額則來到25.21兆元,創下史上次高的曝險部位。 去年美聯準會(Fed)急速升息,造成債券殖利率大反彈、債券評價損失大增,再加上通膨、俄烏戰爭加劇股市波動,金控國內外投資在去年第三季開始,出現史上最大評價損失高達1.24兆元,8成以上是金控旗下壽險子公司投資的股票、債券造成的。 不過,今年全球股、債市逐步回穩,第一季金控海內外投資評價減損縮小來到2,697億元,單季減少3,659億元、縮小58%;相較於去年最慘時期的第三季,投資評價減損更明顯縮小78%。在今年第一季海內外投資評價減損的2,697億元中,有2,428億元是海外投資評價減損,比起去年底海外投資評價減損4,103億元,單季已縮小1,676億元,縮小幅度達41%。此外,今年首季也受惠於台股漲逾1成,金控國內投資評價減損只有270億元,相較起去年底評價減損2,253億元,也呈現大幅縮小8
【時報-台北電】今年台股高息ETF「配息王」出爐!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第一季以15.52%拿下台股高息ETF績效王後,1日公布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0.54元,以6月2日收盤價計算,預估年化配息率高達11.18%,勇奪今年來已公告配息的台股高息ETF配息王。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本次除息日為16日,配息發放日為7月14日,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15日,愛好高息的存股族投資人可把握相關投資契機。 存股領息是國人熱愛的投資模式,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人氣持續暢旺,自2月來受益人呈現周周增,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主要追蹤指數為台灣精選高息指數,不只關注大市值及流動性佳龍頭標的,更將高息優勢再優化,讓存股族能完整參與台灣企業當年度已宣告高息,同時精選具備獲利能力的30檔個股,組合成極佳存股工具。 此外,因投資人也都不希望賺了股息、賠了價差,因此存股也要考量成分股企業獲利成長性。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 5月底換股後,現金股利率逾5%的成分股占9成以上,讓整體投組息收展望更佳,適逢6~9月的除息旺季,成份股股息將陸續入袋,未來於9月、12月續配高息機會大。 日前輝達(NVIDIA)釋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6月15日將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將宣布最新利率決策,市場關注央行是否再次升息。國銀主管分析,美國聯準會(Fed)官員發表鴿派談話,6月很有可能暫停升息,增添市場樂觀情緒,美台利差壓力逐漸趨緩,加上今年總體經濟前景不樂觀,預估央行升息也將暫告段落,有望終結利率連五升。 央行去年以來到今年3月已五度升息、累計升息3碼,市場關注是否再次升息,但也推估央行會緊盯Fed的6月利率調整,再做決定。近期市場對於美國升息是否到頂看法不一,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投資人在上月底預測,聯準會6月升息1碼的機率逼近6成;但隨著聯準會官員出面喊話,支持6月利率按兵不動、暫緩升息,已大幅降低市場對升息的預期。 對於我央行貨幣決策走向,銀行主管認為,央行從去年以來緊跟著美國升息、且是季季都跟進,但聯準會釋出鴿派訊號後,若美國在6月真的暫停升息,預料央行也不會貿然升息,意味央行這波緊縮將暫告終結。 儘管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仍超過2%警戒線,但有學者認為,下半年進口物價下降,可望抵銷國內物價上漲的影響,物價壓力反而不用太擔心,但出口衰退持續時間可能更長,未來恐怕需要
(示意圖/取自pixabay) 從政策面著手助力 Crypto 發展的不只有香港,日本在日前實施了修訂後的《資金結算法》,並將穩定幣定義為一種新的「電子支付方式」,進一步明確了穩定幣在日本法律框架中的地位,並制定了詳細規則以規範穩定幣在日本國內的發行使用,這一政策的實施將會為市場帶來哪些變化和機遇? 法案細則 簡單而言,修訂後的《資金結算法》將數位貨幣分為了「類數位貨幣」型和「加密資產」型,此次重新修訂法案的重點在於將前者單列出來分開,USDT 等法幣應對的穩定幣列入「類數位貨幣」類型,並歸屬為外匯交易,因此這類穩定幣的發行方將僅限於國內的銀行、轉帳服務商和信託會社,且新法規對於發行商和代理商有著更加明確的規定,只有獲得電子支付牌照的代理商才能夠參與到這類穩定幣的發行業務中來。 對於海外發行的穩定幣,其監督主要是通過在日本國內的代理商來完成,代理商在此期間有義務保護客戶的資產,同時金融廳出於反洗錢的角度,可以要求其提供轉帳記錄以供查詢。 而算法穩定幣則被歸屬到了「加密資產」這一類別,其管理方式與其他數位貨幣一樣,詳細的《資金結算法》內容可參考官網連結。 業內態度 事實上早在幾個月前,日
【財訊快報/劉敏夫】美國公債價格上週五下跌,引領殖利率上揚,因新出爐的就業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深具韌性,降低了美國公債的避險投資需求。根據債券交易報價,2年期公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揚15.62個基點,報4.4969%;5年期公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揚14.62個基點,報3.8437%。10年期公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揚9.57個基點,報3.6907%;30年期公債價格下滑,殖利率上揚7.27個基點,報3.8877%的水準。2年期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也就是市場所謂的殖利率曲線持續倒掛,但是倒掛程度縮小至負的79.99個基點。美國公債價格的下跌主要出現在5月份非農業就業報告公佈後,該報告顯示,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高於預期,但薪資成長弱於預期。儘管數據發布後出現逢低買盤,但是跌勢仍進一步擴大。收盤時,市場對6月會議升息幅度的預期仍有約9個基點,對6月和7月兩次會議合計升息幅度的預期為23個基點。不過,投資者開始預計6月暫停升息,下一次升息可能會推遲到7月。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台積利多紛至空頭認輸。(工商時報) 2.10億文化成年禮金,明起發放。(工商時報) 3.金控Q1海內外投資額,創新高。(工商時報) 4.雙王股東會登場,蘋果光發威。(工商時報) 5.台系PMIC冷風吹,承壓延至下半年。(工商時報) 6.台日首度合辦官方性質政軍兵推。(中國時報) 7.iPhone 15量產,台鏈動了。(經濟日報) 8.台股新戲碼 散戶、外資對決。(經濟日報) 9.台積電明年1月擬再調報價,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漲幅3~6%。(電子時報) 10.3GPP大會首度在台召開,台廠成6G標準關鍵少數。(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研究構建多層次碳市場。(上海證券報) 2.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金融支持「雙碳」戰略進入零碳金融時代。(上海證券報) 3.綠色金融「東風」正勁,碳市場大有可為。(上海證券報) 4.工信部明確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經濟參考報) 5.生物醫藥產業隆起「新基建」高地。(上海證券報) 國際頭條: 1.沙國承諾再減產,油價每桶漲逾2美元。(路透社) 2.拜登簽署債限法案,避免美
【時報-台北電】市場波動小了,財管客戶參與交易意願提高,四家台灣外銀子行今年前三月的營收表現,花旗、?豐、渣打等三家,以驚人成長賺贏去年上半年!此項來自金管會的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外銀財管及消金業務逐漸走過經濟衰退的陰影,業務自谷底反彈的力道甚至超越本國銀行。 金管會本國銀行財務曝險資料顯示,今年前三月(2023Q1)花旗(台灣)銀行累計稅前盈收新台幣31.84億元,重拾獲利最佳外銀子行,相較去年同期(2022Q1)成長120%,是近年來少見的強力成長,且超越2022H1的25.89億元;金融同業主管分析,花旗出售的消金/財管業務已確定8月12日為法定交割日,在此之前,花旗台灣團隊需衝刺交割前的獲利回升,否則去年1月估價的金額將被調整。實際情況,花旗財富管理近月來密集電扣客戶進行交易,7、8月移交期恐有些會受到暫停交易影響。 渣打台灣在疫情期間因辦公室搬遷、業務調整,成本支出超過昔日而出現基期低,在2022Q1出現累計稅前盈餘3.75億元的谷底,及至2022前六個月累計有8.29億元,今年前三個月則跳升為14.51億元,爆發成長高達287%!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表示,渣打銀行經營台灣財管
民進黨爆發黨內性騷吃案風波!有女黨工在臉書發文揭露,遭外包廠商男導演在車上襲胸騷擾,報告給時任婦女部主任、現任副秘書長許嘉恬,對方卻反問:「為何不跳車或叫出來?」!對此,民進黨中央上午開記者會回應,許嘉恬即刻停職接受調查;另外也曝光,這案件,根本沒有啟動任何申訴調查程序,證實有吃案一事! #民進黨#性騷擾#吃案 #TVBS新聞 #TVBS直播 #TVBS新聞網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份勞動力市場發出矛盾的訊號,非農就業人數和失業率雙雙走高,可能給聯準會官員提供了暫停升息的更多理由。美國勞工部上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非農業就業人數增加33.9萬人,增加人數高於經濟專家估計的19.5萬人,4月份數據上修成為增加29.4萬人。5月份失業率由前月的3.4%,向上攀升至3.7%,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3.5%。此外,薪資增速放緩。5月份平均時薪月比增幅為0.3%,表現符合預期,但是增幅低於前月的0.4%。與去年同期相較,5月份平均時薪上揚4.3%,增幅也小於前月的4.4%與經濟專家估計的4.4%。這份數據顯示,5月份就業人數的成長是普遍的,專業人員、企業服務、政府和醫療衛生領域均出現成長。交易員提高了聯準會7月底前升息的預期。對6月升息的預期同樣升溫,但投資者仍傾向於認為6月會暫停升息。然而,聯準會決策者也將關注失業率的飆升,5月份失業率的單月漲幅創下了2020年4月以來最大。5月份,失業人數增加了44萬人,也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月度增幅。即便勞動力需求依然堅韌,但能持續多長時間存在不確定性。信貸緊縮可能導致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茂矽(2342)董事會通過經理人職務異動,聘任大股東二極體廠朋程副總經理盧建志接任總經理,原董事長暨總經理唐亦仙職務則調整為董事長暨執行長,即日起生效。唐亦仙先前對此表示,主要由於個人階段性任務已達成,考慮進行交棒傳承規畫。 朋程去年底接手強茂子公司璟茂的全數茂矽持股,以30.05%持股成為茂矽最大股東,2022年貢獻茂矽營收3.52億元、年增達33.11%,占比自13.57%升至16.38%。茂矽表示,未來雙方除將加速車用領域布局外,並將共同投入碳化矽(SiC)領域發展。 朋程在茂矽今年股東會董事改選中取得3席董事席次,並傳出盧建志有望接任總經理。對此,唐亦仙表示,高階主管都有傳承計畫,茂矽對電源布局自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跨足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階段性任務已達成,因此考慮進行交棒傳承規畫。 展望2023年,唐亦仙表示,目前有些客戶庫存水位仍偏高,尚未感受到需求健康復甦力道。就各應用需求觀察,今年筆電、消費性電子尚未回溫,部分MOSFET客戶庫存仍偏高,但應用於太陽能、儲能、風電領域的IGBT則狀況不錯,車用亦維持穩健。 茂矽發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精測(6510)公布2023年5月自結合併營收2.38億元,維持緩步復甦勢、續升至今年高點。公司表示,雖然新案量產訂單反映終端消費市況,使復甦狀況較預期緩慢,但各界關注已久的車用晶片測試產品開始貢獻業績,電動車新藍海市場未來需求可期。 精測2023年5月自結合併營收2.38億元,月增0.63%、年減達42.38%,續創今年高點。其中,晶圓測試卡1.72億元,月減0.6%、年減達51.01%。IC測試板0.38億元,月減12.53%、年減達21.91%。技術服務與其他0.28億元,月增達39.71%、年增達1.07倍。 累計精測2023年前5月自結合併營收11.5億元,年減達28.11%、為近4年同期低點。其中,晶圓測試卡8.43億元、年減達30.94%,IC測試板2億元、年減達30.84%,僅技術服務與其他1.07億元、年增達19.14%。 精測表示,智慧手機晶片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使5月探針卡營收占比低於1成,但5G智慧手機次世代機種的晶片測試訂單,包括純測試載板(Gerber)及應用處理器(AP)晶片測試介面接單暢旺,成為營收最大來源。其次
【財訊快報/陳孟朔】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6月1日觸及半年新低,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當天各失守7.12和7.13關口創去年11月30日以來最低。中國經濟數據未如預期、中美息差等因素持續拖累人民幣表現,人民幣兌美元自今年1月高位以來回貶約5%,惟中國人民銀行未見顯著出手干預。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貶值即變相寬鬆,能為中國經濟復甦提供助力。 路透引述投行Natixis亞太區資深經濟學家Gary Ng指出,中國復甦的故事變得不如以往吸引人,且沒有跡象顯示當局會進一步推出刺激措施,導致人民幣走低。「較弱的貨幣當前有助提振出口,尤其今年全球貿易正在萎縮。」 RBC Capital Markets亞洲區外匯策略主管Alvin Tan認為,人民銀行有意讓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以挽回中國復甦動力,他預期人民幣至第三季尾會貶至7.1水平,而年底會回升至7.05。「畢竟,貨幣貶值就是一種貨幣寬鬆。」 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商務部近日詢問出口商、進口商和銀行的貨幣策略,希望知道人民幣貶值對其業務的影響。人行有充足政策工具防止人民幣大幅波動,但近日交易員只察覺少數疑似「國家隊」出手支撐人民幣的事件。
【時報-台北電】精確(3162)擴大搶單提前報喜,去年在大陸一口氣完成四個電池盒生產基地布局,爭取電動車廠訂單競爭力大增,繼今年3月接獲廣汽巨灣電池盒新單,5月也提前完成與全球最大電動車商比亞迪簽約,拿下兩個車型訂單,預計年底開始出貨,正式躋身比亞迪供應鏈。 隨著精確的歐洲塞爾維亞廠去年第四季起逐步量產出貨,並自今年2月起明顯拉升單月營收後,精確單月獲利開始轉正,雖第一季每股仍小虧0.06元,但法人看好,第二季起就可單季轉盈。 精確指出,比亞迪大單已進入打樣試做階段,最快第四季起出貨,主要貢獻明年業績。 除比亞迪大單外,精確今年以來陸續接獲不少新增訂單,目前電池盒在手訂單逾24億元,汽車配件類產品也有10億元水準,皆較去年明顯成長。 新增訂單效益已反映在精確今年以來營收表現,累計前四月營收11.5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35倍。法人依精確在手訂單推估,全年營收將挑戰50億元新高,第二季轉盈後,全年每股純益估達2.5元。 事實上,除3月廣汽巨灣電池盒新單,及比亞迪兩款車型等兩個指標性大單外,精確表示,目前公司仍有多項專案正在洽談發展當中,其中湖北咸寧廠亦可望取得包括富豪(Volvo)及
【時報-台北電】美債危機解除,台股2日漲近200點慶賀,法人點出,蘋果2023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6日將登場,且新機iPhone15預估也將在9月亮相,有望帶動換機需求,預估近期就會啟動拉貨潮,看好手機功率放大器(PA)供應鏈下半年可望復甦,穩懋(3105)、宏捷科(8086)股價可望展開補漲。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疲弱,連帶壓抑手機PA需求,國內相關大廠營運大受打擊,穩懋、宏捷科去年全年營收大幅年減53.67%、63.26%,獲利也大幅衰退,惟市場認為,PA產業市況已在第一季落底,在經歷長達一年的庫存調整後,智慧型手機PA產業可望呈現U型緩步復甦。 其中,法人預期,穩懋訂單有望逐月攀升,第二季營運優於第一季,下半年表現亦會較上半年好,穩懋4月營收10.73億元,單月營收已連續兩個月站穩於10億元大關之上,雖然年減幅度仍逾4成,惟需求已逐漸回升,加上智慧型手機、WiFi客戶訂單回流,第二季營運可望擺脫第一季谷底。 展望後市,本土投顧預期,穩懋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高於第一季,且根據過往經驗,iPhone新機相關產品線通常於第二季末至第三季初間啟動拉貨,將成為穩懋下半年重要營收成長動能,
【時報-台北電】工業電腦廠事欣科(4916)軍工業務接單告捷,成功拿下美國防大單,自第二季開始交貨,下半年出貨放量,提供美國戰場超級士兵穿戴通訊裝置,訂單金額約2,500萬美元,換算逾7.5億元新台幣。法人推估,受惠產品單價高,毛利率貢獻優於公司平均,挹注下半年營運、獲利暴衝,全年獲利挑戰疫情前水準。 事欣科提供軍用穿戴裝置,將結合美方無人機及衛星通訊裝置,屬於高度客製化整合訂單,用於支持戰場多變情境及智能戰略分析,以達最佳軍戰效果。 據悉,事欣科首批將提供兩萬套軍用穿戴裝置,第二季起開始生產,預計年底前完成交貨,訂單規模換算逾7.5億元,加上此專案訂單為高規格產品,預料將為營運帶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事欣科多年深耕強固型及高效運算整合能力解決方案,此次事欣科LA子公司取得美國防大單,主要提供該穿戴設備所需印刷電路板組件及其系統整合,提供產品於惡劣環境、更高效運算能力需求,以及系統資源整合服務。 另外,隨著科技不斷日新月異,現今的戰場環境及各國軍事競賽結果,推升各國急需提供更先進、更具安全性,且需符合及適應嚴苛環境變化、具備高性能或作戰所需效能設備裝置。法人預期,以美方陸軍兵力逾5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