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美好證 2023年5月合併營收1.02億元 年增77.38%
日期: 2023 年 06 月 09日
上櫃公司:美好證 (6021)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6 月 09日
上櫃公司:美好證 (6021)
單位:仟元
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徐巧芯日前指控,財政部要求8大公股行庫合拍形象廣告,媒體託播費用金額破億元,批評大內宣經費由全民買單;財政部對此澄清,公股銀行合拍廣告於各媒體播放為業務營運自主事項,絕無施壓情事。而8大公股行庫高層今(4)日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被問及相關議題卻保持沉默、無人回應,現場一度僵持,中場休息後,各高層才答應在周三(6日)下班前提供配合辦理廣告託播的金額。
受惠於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12/1)全數收紅帶動,台股今(4)日一開盤便衝破前高,隨後衝破17500點,最高來到17516.61點,寫下今年新高,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歷時53個營業日,終於在今日盤中完成填息,顯見指數篩選中納入過去填息紀錄,對於投資人來說才能避免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
儘管貨櫃運價供需失衡大跌,長榮今年新船投入少壓力相對輕,不過,2019年起訂造的13艘2.4萬TEU(20呎標準貨櫃)級A型貨櫃輪,2021年開始陸續交船,目前已有11艘投入遠東-歐洲(CEM)航線,據了解,以長榮A型船遠東-歐洲航線載運情況,除零售用品外,不少貨物為鋰電池與電動車,凸顯即使外界看衰大陸出口,航商在全球經濟充滿變數以及環保法規愈趨嚴格下,仍搭上如電動車熱潮,仰賴船隊競爭力持盈保泰。
不甩聯準會主席鮑爾言論,加上以巴衝突休兵七天,12月1日又重新開戰,金價上午再創歷史新高!今早亞洲盤現貨市價已突破2100美元大關,上午一度大漲3%至2,135美元,超越2020年8月7日創下的紀錄,上午包括黃金存摺報價與2倍黃金ETF紛紛走揚,各漲1.7%及5%之多。
黃金驚驚漲,銀樓牌告價創今年新高,今(4)日亞洲交易,現貨黃金一度衝破2100美元,我國銀樓牌告價也一舉超越今年8月高點(每錢8090元台幣),漲到每錢8150台幣,也創下歷史新高,銀樓業者透露,一位70歲台北零售業中年男捧8、9斤黃金打算變賣千萬。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嚴格控管晶片禁令,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特別點名輝達銷售晶片到中國市場,警告「國安比賺錢重要」外,現在也傳出美國商務部下個月將派說明團來台,向我國的半導體製造、IC設計或相...
台灣半導體業表現亮眼,員工大多能享有優渥的薪資與福利,進入台積電是不少科技人的目標。但有一名在台積電工作的網友在Dcard分享心得,直指公司給的考績並不公平而是政治的結果,此話題掀起討論。
[周刊王CTWANT] 臉書粉專「水泥工」發文,「30年前,回溯到阿鴻國中畢業15歲那年,那應該是『缺工』時間軸的起點…那個時期,每個班級人數都超過40人以上~聯考制度的末期,學校很明確的在班級上區分了『升學班』與『普通班』~顧名思義『升學班』就是讓在成績較好的學生,往較好的學涯發展,...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邁入永續營運新紀元,斥資47億元購置的內湖總部於2日正式啟用。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未來將以雙北雙總部為全球營運核心,全力驅動集團於亞、歐、美及大陸等全球製造與業務版圖日新月盛全方位發展,為威剛永續發展立下新里程碑。
財經中心/呂中漁、葉純豪 台北報導台灣少子化議題,一直是政府頭痛的難題,今年第二季房價所得比9.82倍,再次刷新紀錄,等於民眾要不吃不喝十年,才能買得起房,也大大衝擊生育率,根據資料預測,2023年全球生育率排名,台灣將排在最後一名。
[NOWnews今日新聞]家中環境需要時常整理,才不會過於髒亂衍生衛生問題,但許多人下班後已經力氣用盡,完全沒心力再進行掃除。對此,日本居家整理大師沖幸子就整理出德國媽媽4招「減法掃除」,每天只需要花...
薪資趕不上物價,房價、房租也跟著漲,台灣房屋網路調查民眾心中2023年房市代表字,結果今年由「漲」字拔得頭籌,獲得近4成7的民眾認同,房價利率雙漲是2023年影響民眾最深的大事。去年房市代表字是「升」,從代表字可以看而,房市從2019年以來一路向上。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認為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因3奈米對毛利率的稀釋影響高於預期,2024年首季毛利率可能再跌破50%大關,但仍看好人工智慧(AI)題材、產業周期復甦和技術領先地位,因此雖將目標價自718元調降至688元,仍維持「加碼」評等。 美系外資指出,台積電的毛利率及定價能力一直是其關注焦點。早在2021年,便因對毛利率承壓憂慮而調降評等至「中立」,並指出鑒於更高昂的摩爾定律成本,台積電的毛利率可能會跌破50%大關。 美系外資表示,當時尚未看到台積電出現新的長期成長動能,而半導體產業周期在2021年第三季觸頂。為了應對毛利率壓力,台積電決定在2022年和2023年合計漲價16%,使美系外資自2022年初以來升評至「加碼」評等。 美系外資指出,鑑於資本密集度較高,台積電自2022年起設定長期毛利率達53%的新目標,以維持長期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逾25%。 然而,根據下半年3奈米製程對毛利率的稀釋趨勢,美系外資認為台積電不是未考慮到化學品及電費等部分成本上漲,就是對蘋果3奈米晶圓的定價過於保守。美系外資當初假設每片3奈米晶圓價格為2.3萬美元,
【時報-台北電】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收紅,台股盤初跟上多頭步伐,一度上漲70點、越過前高17463點來到17516點,惟市場追高意願不足,買盤熄火回測五日線。盤面上以航運、生技、電纜等傳產股相對強勢,電子股買盤降溫,成交比重剩六成五,面板族群領漲的光電股相對耀眼,受惠陸面板廠大減產利多,加以醫療科技展題材人氣竄升,群創(3481)、友達(2409)股價分別走揚4%及2%,成交量分別衝破7萬張及4萬張,雙雙搶進台股前十之列,彩晶(6116)緊隨其後跟進走揚,精金(3049)、達運(6120)、TPK-KY(3673)、力特(3051)等面板相關族群同步走強表態,買氣跟著升高。 大陸出手捍衛電視面板價格,四大面板廠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咸陽彩虹近期紛紛通知供應商將擴大減產兩成起跳,明年首季產能利用率將降至六成以下,擬透過大幅減產拉抬報價,群創、友達等台廠可望受惠,激勵雙虎今日強勢表態,也點火面板族群多頭氣焰。 醫療科技展甫落幕,面板雙虎搶進醫療產業大秀肌肉。友達(2409)今年攜手供應鏈夥伴盛大參展,執行長表示,友達在專業醫療顯示面板全球市占第一、感測器也是全球前二大,看好醫療顯示和感測成
【財訊快報/記者許麗珍報導】2020年底美國宣布對台輸出美國的轎車胎和輕卡車胎,課徵高達84%的反傾銷稅,國內老字號輪胎廠華豐橡膠(2109)表示,2022年已成功走出反傾銷稅的陰霾,今年華豐不但完全不受影響,為因應去年下半年直到今年的全球通膨、美國暴力升息帶來的經濟衝擊,華豐明年看準中美南及東南亞市場,進行新客戶及新品開發,預計2024年分階段恢復到2020年之前的營收水準。華豐橡膠的產品涵蓋自行車內外胎、機車胎、ATV沙灘車胎、農工業用胎、輕卡車胎、商用車胎與汽車胎等產品線。不過2020年底美國宣布,對台、韓、泰、越南輸出美國的轎車胎和輕卡車胎,課徵反傾銷稅,稅率33%至98.44%不等,其中台灣的稅率高達84%,是其他國家的好幾倍,如此高的稅率,對台灣輪胎業造成重大影響,等於封殺台灣輪胎輸出美國,連帶將影響國內輪胎廠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華豐表示,84%的反傾銷稅非常高,2021年起華豐已移轉市場因應,從銷售到生產,原本銷往美國的輕卡車胎及轎車胎,轉為功能性胎的產品,華豐原本就專注於功能性胎,也因此2022年已成功走出反傾銷稅的陰霾,2023年不論營收或生產上,華豐已完全不受反傾銷稅
全球最低稅負制(GloBE)2024年將在英國、日本及韓國正式上路。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國際租稅主持會計師廖哲莉4日表示,適用GloBE規範的台灣跨國集團(集團合併營收近四年中有二年逾7.5億歐元)需自即日起關注既有遵循義務如財務報表之揭露、國別報告内所揭露内容與未來GloBE申報之連結及交互影響。
即將於12月5日上櫃掛牌的伯鑫(6904)是全球前三大的工業級活動扳手廠,也是台灣引以為傲的隱形冠軍之一,伯鑫由董事長趙秀月、總經理吳傳福夫妻檔創立,二代吳昌旻也已進入公司,伯鑫去年獲利超過一個股本,營運相當穩定,而為何公司決定走上IPO之路,也是其他手工具同業相當好奇的地方。 MoneyDJ本次專訪吳傳福、吳昌旻父子,了解伯鑫IPO的起心動念,以及籌組手工具國家隊的願景。 #伯鑫 #手工具 #工業級活動扳手 #國家隊 #吳傳福 #吳昌旻 #併購 #隱形冠軍 #智慧製造 #二代接班
恒生指數4日半日跌101點,跌幅為0.6%,半日收報16,729點,大盤成交金額617億港幣。國企指數跌35點,跌幅為0.61%,半日收報5,726點。恒生科技指數半日收報3,779點,跌1.34%。
【時報-台北電】周一台股溫和開高,隨後攻漲到17500點之上,創今年新高,惟高位後拉回整理,指數小幅下跌但穩於17400之上。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連漲,點火散裝航運股,四維航(5608)、中航(2612)、志信(2611)、新興(2605)四大天王齊漲停,裕民(2606)、台航(2617)漲幅高達8~9%,可望進入漲停隊伍,慧洋-KY(2637)也有半根漲停板,全場聚光燈都在散裝身上。 傳統旺季加上鐵礦砂搶運潮,唱旺散裝航運股,近期波羅的海乾散裝指數強勢飆高已突破3000點大關,今年來已走高110.69%。法人指出,近期散裝航運價格走升,乃受惠於旺季、庫存需求大,鐵礦砂持續回補明顯,進而帶動運價。 觀看近期運價大漲的船型,主要屬於散裝的中大型與海岬型,大型散裝送鐵礦砂、焦煤、燃煤等大批的原物料貨物,例如新興、裕民等,散裝大型船隻的公司將擁有極大優勢,可望挹注營收。而中航旗下清一色約12艘海岬型船隊受矚目,採長租、分四季換約,有助穩定獲利、分散風險,早盤率先表態,成為散裝領頭羊,隨後相關個股跟進,盤中四維航、中航、志信秀出、新興秀出漲停板。(編輯:張嘉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