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統新 2021年12月合併營收5338.7萬元 年增24.91%
日期: 2022 年 01 月 10日
上市公司:統新 (6426)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01 月 10日
上市公司:統新 (6426)
單位:仟元
小編今天(6)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金融業股利發放再傳「新利空」,各大金控、銀行即將進入召開董事會決定今年股利發放決定水準的高峰期,但據指出,今年金融業想發股利,不論股票或現金股利「均沒有那麼簡單」,因為2022年金融業的股債投資幾乎已導致淨值全面大減損,引起金管會警戒。
多數民眾到了適婚年齡,都有成家立業買車買房規劃。近日,有名女網友透露,一個月前不慎懷孕,後來決定要結婚,也在籌備婚禮相關事宜,不料,醫師男友竟說,婚禮包間燒烤火鍋店吃就好,婚紗上
台股6日早盤「綠光罩頂」,不過觀察個股盤中情勢,仍有幾支電子股逆勢抗跌,像是鴻海(2317)漲幅逼近2%,「鴻家軍」幾乎一片亮紅,如廣宇、榮創也漲達2.3%以上;電子代工廠廣達(2382)、和碩(4938)、英業達(2356)都走高,仁寶(2324)漲近2%受矚目,另生技醫療族群則是美時(1795)、德英(4911)、強生(4747)漲停板,表現亮眼。
寒流來襲時,哪種家電是保暖神器就成為熱門話題。有網友想在浴室會裝設暖風機,但家人卻認為耗電又不實用而反對,但網友們全力薦「一定要裝」、「用過就知道多好」。 浴室裝暖風機 性價比低
需要多少退休金才能退休?腦袋中很容易浮現上千萬的數字,但事實上卻不見得如此。小資理財教主財經博士楊倩琳就表示,退休最重要的是選中能不斷提供現金流的標的,她研究過平均殖利率4%以上就適合。去年台股大跌時,她逢低買入高息低波ETF,抗跌又能跟漲的特性讓她相當滿意,今年會持續買進。
開春股市強強滾,台股不管漲跌,外資都是買超, 今年以來外資瘋狂買入台北股市,外資為何買不停?在什麼狀況下會改變?能否看好全年台北股市?Yahoo TV 風向龍鳳配主持人陳鳳馨 斷言:外資虛幻的樂觀!緊縮貨幣是否已經進入尾聲?陳鳳馨分析,新興亞洲成為股市跟外匯市場最被看好的,資金緊縮的效應,經濟大衰退的壓力仍在,但國際金融體系充斥著樂觀情緒,舉例如微軟財報糟透,開低,收盤時只有小跌,樂觀情緒的訊號,也是推升外資買台股跟中國大陸跟韓國股市,然而情勢沒有想像樂觀,國際金融地雷多,想知道如何觀察反轉點,且聽影片中陳鳳馨的分析。
111年11-12月期統一發票獎金1千萬元特別獎中獎號碼已於今(2023)年1月25日開出,特別獎中獎發票共15張,領獎期間自今(6)日起至今年5月5日止。此外,財政部賦稅署3日提醒,111年9-10月發票還有4張千萬大獎未領取,務必於這天前領獎完畢。
拜登政府不斷擴大圍堵中國科技業,去年10月初對中國祭出最嚴厲晶片禁令後,更聯合盟友日本與荷蘭,攜手限制晶片製造設備輸往中國。不過北京政府也不是省油的燈,勢必將以牙還牙,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商務部擬定禁止出口技術的目錄,包括稀土技術出口,其可能成為反擊美國封殺的重要手段。
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口大增51.7萬人,表現意外強勁,讓投資人對聯準會(Fed)暫停升息的希望破滅。專家直言,把塵封的鷹派教科書拿出來再看看吧,現在市場必須重新考慮Fed是否會升息至5.1%以上。此前Fed主席鮑爾表示,現在要宣告戰勝通膨言之過早,重申將持續升息,今年還不是降息的適當時機。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疫情過後旅遊業復甦,航空業景氣也逐漸回升,由前長榮董座張國煒創辦的星宇航空今(6)日就在臉書po文,曝光徵才資訊,表示將釋出近百項職缺,包含機組員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總市值重返美股第九大企業,隨股神巴菲特管理的波克夏公司將於2月15日前公布13F報告(持股明細),全球投資人屏息期待。法人指出,繼2022年第三季首度買進台積電後,波克夏上季是否再度增加持股?吊足市場胃口,巴菲特登高一呼,國際資金能否終結連三年大賣台積電、2023年轉為強力回補持股,更是令人期待。 據統計,外資2020~2022年共賣超台積電高達182.9萬張,合計調節金額來到8,809億元,雙雙寫下紀錄,持股比例從逼近8成的高點,急速墜至70%左右。尤其光是2022年,國際資金就出脫台積電約百萬張持股,硬生生讓股價從雲端688元,近乎腰斬到2022年10月波段低點的370元,國際資金放大動作時對台積電股價的龐大影響力,展露無遺。 所幸,台積電股價低迷在2022年尾聲盼來扭轉契機。波克夏公司在2022年11月15日的13F報告首度披露大買台積電6,010萬股ADR,價值相當於41億美元(約新台幣1,258億元),躋身為台積電第五大股東,台積電股價聞聲大漲,吸引市場籌碼追逐;再以2023年開春以來計算,外資迄今轉為買超台積電24.7萬張,砸下1,271億元銀彈回補持
美中之間的經濟對抗,已經讓歐盟處在風暴中心,其中降低通膨法案的目標雖是將大陸綠色產業隔絕在供應鏈之外,但歐洲廠商也受到牽連,專家感嘆,美國最優先考慮的是降低對大陸的依賴,但對歐洲、日本及南韓等盟友的影響,總是事後才想到。
民視新聞/易俐廷、張庭翔 新北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1月帶著全家到美國豪宅度假,他的好朋友,前國民黨立委盧嘉辰說,跟郭台銘通過電話,說還會再待10天才會回台灣,原本郭董去年還沒有意願要選總統,如今有點起心動念,郭台銘最新貼文也提到,他人在美國,心繫台灣,引發各界聯想。
全國房價近年遍地飆漲,連東台灣的花蓮也不意外!若觀察近年美食、觀光業皆熱門的玉里鎮過去10年房價,可發現房價一路直衝未回檔,從公寓不到10萬元的單價至今出現2字頭。專家指出,隨著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礙於客戶端持續的庫存調整等影響,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1月營收持續下滑,聯電也自估第一季晶圓出貨量估季減17-19%。 聯電公布1月營收,為195.9億元,月減6.5%,年減4.31%,也是15個月來單月低點。營收持續衰退,主因終端需求疲弱、庫存調整等。 聯電先前所釋出的第一季展望,因訂單可見度偏低、客戶庫存調整,預期單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17-19%,平均報價持平,產能利用率將降至70%,毛利率34-36%。
台股新春開紅盤,重新站上年線,但美國仍未宣布暫緩升息,再加上經濟衰退疑慮,讓台股今年仍有不少隱憂。投資達人股魚建議,想要在下跌市場中不被震盪出場,能選擇高息低波動ETF,且國外出版書籍顯示,長期持有低波動標的,總報酬率還贏高波動標的。
元大台灣50(0050)上周除息秒填息,投資人「息差2頭賺」後紛紛下車,股東人數單周減少4,543人、跌破63萬人;接棒在2月除息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人氣旺,單周增加近萬名股東,來到81萬3,397人。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華孚(6235)轉型新能源車市場收割,業績突飛猛進,並持續在馬鞍山擴廠因應訂單需求。元月在農曆春節長假之下,工廠加班趕工,單月合併營收以高達逾4億元的水準,創下14年以來次高與同期新高紀錄,顯示在手訂單強勁。 華孚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開拓逐年成長,也打入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供應鏈,至去年第三季底,車用零組件業務佔比已高達9成,新能源車佔比也攀上46%,帶動去年營收一舉突破40億元大關,以41.6億元創2008年以來新高紀錄,正式完成轉型。 其中,去年第四季在筆電市況疲弱不振之下,車用業務挺身而出,單月營收逐月創下新高,至12月正式突破4億元大關,以4.38億元攀上高峰,年增率逾38%,第四季營收累計達12.16億元,再創新高,較第三季的10.8億元成長12.6%,較同期更成長高達4成。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新能源車將在2030年之前成為車市主流。其中電控系統、伺服馬達、主動被動感應及運算系統、車載顯示器及其控制元件,除需要良好的散熱及強度外,更要持續減重,而鎂鋁合金的高強度、散熱性及輕量化優勢,使各車廠均積極尋求鎂鋁合金機構的解決方案,營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全球智慧型手機與虛擬實境創新設計領導者宏達電HTC(2498)今(6)日公佈2023年1月自結合併營業收入為2.15億元,年減40.2%。 針對即將到來的2023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宏達電董事長暨執行長王雪紅再度受大會邀約擔任專題演講嘉賓,講題為「Is it time for co-creation? / 協同合作將是決定虛實整合新世界的成功關鍵?」,而包括諾基亞總裁暨執行長佩卡.隆德馬克、新加坡電信執行長袁坤滿、韓國電信執行長顧炫武與義大利電信執行長彼得羅·拉布莉歐拉也將針對此議題提出看法。 宏達電年初在全美最大國際消費性電子展上發表同時具備VR虛擬實境與MR混合實境功能的全新消費型旗艦一體機-VIVE XR Elite後,獲評選為「CES 2023最佳展品」,以最完整的沉浸式虛實互動體驗,讓使用者在遊戲、娛樂、健身、商務、和教育應用等領域,皆可透過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整合,輕鬆進入元宇宙的世界。
平均地權條例完成修法,由於不會溯及既往已簽約預售屋及私法人買房,倒貨潮也不如原本市場預期的嚴重,營建股利空宣告出盡,農曆年後擁有高殖利率護體的指標股,包括潤隆(1808)及興富發(2542),上周三大法人買超都逾千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