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百徽 2020年6月合併營收1795.1萬元 年增24.77%
日期: 2020 年 07 月 09日
上櫃公司:百徽 (6259)
單位:仟元
台股護國神山台積電15日持續強勢表現,一度帶動加權指數強彈300點、早盤觸及1萬6千點歷史新高,隨著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大盤指數終場翻黑,不過台積電仍一枝獨秀、收在600元關卡之上。現在投資人都想問,台股除了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之外,還有其他企業可以分庭抗禮嗎?專家一致認為,要出現第二個台積電難度很高,不過在近期的造山運動下,台股「群山效應」已經逐漸顯現。
把公股金融股當定存股的股民要失望了!受疫情與低利、銀行必須保留現金衝擊,公股金控與銀行2021年配發現金股利將大降,更有公股金融高層直言「不配發現金股利是選項之一」。
台股近期創下萬六高點,ETF也成為國人喜愛的理財工具,市場上光是ETF就高達220檔,不但可以期待配息,還有資本利得的增值空間。一位月薪4萬、台大畢業的男網友就分享,他只靠著投資
儲蓄型壽險提供要保人理財工具,內容五花八門,通常合約長達五年、十年,若中途解約,扣除解約費用,保險公司應該退還解約金;可是,若是第一年解約,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都會以「保費已經支付業務員佣金」為由,拒絕退費,「保險消費者權益促進會」顧問王唯強調,法院已有判決,佣金是保險公司與業務員的事,與消費者無關,即使是第一年期中解約,也可以要求給予解約金。
當要保人購買了人壽保險,卻發生重大傷殘,導致失能,無力再繳保費,依照規定是可以「保費豁免」的,但如果已經繳了整年度的保費,是否該退費?「保險消費者權益促進會」顧問王唯指出,12年前台中地院已有判例,法官判決溢繳的保費應該全數退費,可是,絕大部分的消費者不知道自己權益,如果不主動要求退費,多數保險公司會裝傻,你不去索討,他就不會給。
比特幣在今年1月初創下歷史新高41,962美元後,持續高檔震盪,也帶動國內顯、板卡概念股一波漲勢。然而,當比特幣題材持續發酵的同時,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傳出庫存短缺消息,法人指出,國內板卡三雄華碩、技嘉和微星可望優先受惠,隨著市場庫存緊缺,板卡大廠也將陸續調整出貨策略,提高市場售價,漲幅可能達2成。
中國網路電商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去年10月底在上海批評中共金融監管掀起軒然大波,至今失蹤兩個多月,也使得中外社會對於中國逐漸升高的仇富情緒與投資風險更加不安。馬雲去年10月24日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發表演...
進入2021年以來,隨著大陸A股市場交易的活躍,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也加速流入A股市場。1月15日,北向資金全日淨買入人民幣(下同)8.01億元,為連續第8個交易日淨買入,2021年以來,北向資金月內累計淨買入額已高達370.86億元。證券日報16日報導,同花順統計指出,歷史上...
比特幣再創天價,1月9日單枚比特幣價值刷上110萬台幣的紀錄,讓不少投資人開始追捧相關概念股,不過,分析師認為,部分二線的顯卡及主機板廠,在沒有實際營收支撐下,恐怕會淪為投機炒作個股,想搭上虛擬貨幣題材,必須回歸基本面觀察,像是老牌顯卡廠-微星、技嘉這類公司,不論比特幣漲跌,本業營收仍持續往上,投資起來相對安全。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6日電)台股週線連11紅,元月紅包行情更是燒燙燙,上半個月漲幅已有6%;不過短線漲多後,也見到居高思危賣壓,法人表示,短線修正後,股市動能可望由獲利接棒,多頭續航力估可維持至第1季。
【時報-台北電】高齡化加少子化,養兒不再防老,「以房養老」才可靠。金管會公布2020年全年「以房養老」業務,到去年12月底已核貸達4,842件、核貸金額達276億元,且去年每季以10億元左右的速度穩定成長中,相較2019年不論在件數、金額上都成長二成左右。 銀行局統計,2020年以房養老貸款核貸件數4,842件、較2019年的4,080件成長19%,核貸額度276億則較2019年成長21%,不管是件數還是金額都呈現穩定成長趨勢。 承作以房養老(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最積極的前五大銀行,都是公股行庫,分別為合庫銀行、土地銀行、台灣中小企銀、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其中,合庫與土銀的核貸件數都破千,分別有1,924件、1,507件,核貸額度則以合庫拔頭籌,核貸114.01億元。 合庫是最早開辦以房養老業務的銀行,自2015年底就推出,迄今剛滿五年,就金管會統計,除八大公股行庫陸續開辦外,還有中信、台新、上海商銀、安泰、陽信、高雄銀等六家民營與地方銀行共14家銀行承作,但辦理狀況仍以公股行庫為主,前六大銀行均由公股包辦。 就區域來看,北部都會區民眾較能接受「以房養老」,光是北北基的件數就有2,499件,占比逾五成、核貸額度約194億元,占比高達七成。銀行業者分析,主要是北北基房價較高,能貸到的金額也較多,帶動申辦意願。 就性別來看,女性申辦以房養老的情況較男性踴躍,申請占55.49%、男性44.51%,銀行局分析,可能是很多夫妻購屋時,產權多登記妻子名下,還有女性較長壽等。 至於以房養老貸款案件平均承作年限,則是18.44年。 信託公會建議,「以房養老」也可結合安養信託業務,將逆向抵押借貸出來的款項,按月存入安養信託帳戶,專款專用以支付年長者退休安養生活所需費用。 對於想入住安養中心或手上持有一間以上不動產的高齡者,可以規劃安養信託結合「留房養老」業務,讓年長者房子由銀行業者協助出租,將租金收益作為安養信託專戶資金來源,專款專用支應安養生活所需;也有業者與年長者簽訂「不動產保全信託」契約,以避免不動產被不肖子孫或親友盜賣。(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大陸柔性面板製造商柔宇科技2020年因中美關係惡化,擱置原先的赴美上市計劃,改為尋求在上海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擬募資逾人民幣(下同)144億元,募資額在科創板中位列第二,僅次於中芯國際。業內人士預料,柔宇科技上市時間或將在2021年第二季至第三季。 新浪財經報導,柔宇科技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此次IPO,擬將144.39億元募集資金用於柔性領先技術研發專案、柔性顯示基地升級擴增建設專案、柔性技術的企業解決方案開發專案、新一代柔性智慧終端機開發專案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全天候科技報導指出,柔宇科技的產品主攻全柔性顯示螢幕和柔性感測器,公司在2018年推出全球首支商用可摺疊手機柔派(FlexPai),由於推出時間點領先三星、華為,讓柔宇名聲大噪。在新經濟行業資料機構艾媒諮詢所發表的「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中,柔宇科技以60億美元的估值,名列榜單第12名。 自2014年發表第一代柔性螢幕後,柔宇科技的融資之路就非常順暢。在2015年8月的C輪融資中,中信資本、浦發銀行等加入,總投資額達到11億元。一年後的C+輪融資中柔宇獲得5億元投資額。截止2020年8月,柔宇投資方包括深創投、IDG、中信資本、保利等多家明星機構,出資方近40家。僅深創投一家連續三年就投資了數十億元。 然而,根據柔宇科技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至6月,柔宇科技營收分別為6,472.67萬元、1.09億元、2.27億元和1.16億元,期間公司虧損分別為3.59億元、8.02億元、10.73億元和9.61億元。 柔宇科技三年半巨虧超過30億元,且營收規模只有2億元左右,在產能利用率僅個位數的情況下仍募資擴張,引發市場質疑。(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書良/綜合報導)
【時報-台北電】英國完成脫歐協定,市場邁向後脫歐時代,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王嘉緯指出,本國銀行過往習慣以倫敦為歐洲金融中心,有6家分行在倫敦,現在要顧及歐洲場市將出現多個小型區域金融中心,國銀卻僅有兆豐銀在巴黎設分行,在德國法蘭克福有臺銀辦事處,及布魯塞爾的臺灣聯合銀行。 同時,國銀應留意英歐後續談判結果,權衡法遵成本後再考慮是否赴歐增設據點,長期必須觀察,能否就「金融監理對等」取得共識,並準備面對日趨嚴格的監管標準。 英國脫歐過程漫長,2016年至今投資人多在討論英國能否在時間限制內完成協議,王嘉緯最新研究報告《脫歐後的歐洲金融市場》,提出「金融業是英國連結歐盟市場的重要渠道」,在英歐貿易協議中,雙方只承諾對金融服務「為彼此創造有利環境」等原則性描述,把攸關英國經濟命脈的金融服務業,完全擱在一旁。 「這已為英國與歐洲金融市場的發展,埋下不確定因子」,王嘉緯指出,金融、保險及周邊產業,譬如法律、會計、顧問等專業服務業,向來被視為英國經濟的命脈,英國金融業年產值約占GDP的7%,創造超過上百萬個工作職缺,每年並貢獻稅收約10%。這正是本國銀行傳統上把歐洲布局的重點,擺在英國倫敦的主因。 英歐貿易協議未包含金融服務業,最大影響在於金融業的執照通行權暫時不再延續,在英國註冊的金融機構,往後在歐盟市場提供金融服務就必須重新申請許可,或是另外成立新的分支機構。王嘉緯分析,以美國為首的大型投資銀行影響尤深,以往透過倫敦分行經營歐盟市場的模式,勢必有所調整,多個小金融中心正同時在歐陸各地浮現,像盧森堡的資產投資管理,法蘭克福的銀行與投資交易、巴黎的保險與證券,及都柏林的租賃等。(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