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泰詠 2023年2月合併營收2.87億元 年增44.31%
日期: 2023 年 03 月 08日
上櫃公司:泰詠 (6266)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3 月 08日
上櫃公司:泰詠 (6266)
單位:仟元
[周刊王CTWANT] 臉書粉專「水泥工」發文,「30年前,回溯到阿鴻國中畢業15歲那年,那應該是『缺工』時間軸的起點…那個時期,每個班級人數都超過40人以上~聯考制度的末期,學校很明確的在班級上區分了『升學班』與『普通班』~顧名思義『升學班』就是讓在成績較好的學生,往較好的學涯發展,...
【時報-台北電】單身族一個人的生活模式,雖然看似自由愜意,但步入大齡單身後,面對接踵而來壓力,以及身體毛病逐漸浮現,此時提早未雨綢繆相當重要。壽險業者建議大齡單身族,可從三大方向補足保單不足,在未來邁入高齡後,所需負擔將迎刃而解。 單身族想趁此時檢視保障缺口,其實只要找對方向就能輕鬆規畫。台新人壽分析,每年歲末年終可以利用保單健檢的方式檢視各項保障是否足夠,可透過基本壽險身故保障為主,其次是評估醫療保障是否完整,進而利用儲蓄險做好財務規劃,達到補齊保障缺口、同時更能放心,並可透過三大面向檢視規劃是否充足。 台新人壽表示,因癌症、腦中風等須要大筆醫療支出,建議可準備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等。當罹患疾病時可獲得一筆救命錢,若擔心治療期間收入減少或有額外看護需求等,可依需求提高投保金額。 其次,針對年紀增長時,考量較常進出醫院之醫療費用,建議可準備實支實付險、終身醫療險、終身手術險等。建議依能力範圍、趁年輕保費較低時補足,在邁入高齡時,可透過保險分擔住院時之相關醫療費用,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最後,單身族擔心老後因失智、失能無人照顧,建議可準備失扶險,用以支付請看護或入住照護機構之定期費用。
【時報-台北電】ETF今年最後一波配息潮集中於12月18日登場,包括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兆豐龍頭等權重ETF(00921)等台股ETF,皆已公布第一階段配息金額之外,規模達千億等級的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國泰20年美債(00687B)等債券ETF接棒除息,ETF為年底配息最終戰點燃戰火。 據統計,12月將除息的ETF共有28檔,包括9檔股票型ETF及19檔債券型ETF。若以配息頻率來看,季配23檔最多,單次配發金額最高前三名為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大華優利高填息30及群益台灣精選高息;月配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中信優先金融債2檔;永豐優息存股為雙月配;凱基全球菁英55則是年配。 其中,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第四次季配息第一階段公告擬配0.84元,累計至11月底以來,00713今年以來含息報酬率達41.5%,超越2021年的31.8%,是2017年掛牌以來報酬最佳年度。元大投信指出,00713指數編製除篩選高股息,也會針對個股本益比進行評估,如2022年12月率先增持跌深高殖利率電子股,隨2023年上半年AI概念股飆
美股聖誕行情已然降臨,S&P 500指數11月最後交易日收紅,全月大漲8.9%,而1928年來只有8次11月漲逾8%,在通膨降溫點燃降息預期下,樂觀氣氛有機會延續到2024年。#美股 # S&P 500 #聖誕行情 #作帳行情 #通膨 #PCE #降息 鏡轉全球YouTube搶先看,每週一到五22:00上架 更多精彩深度的財經資訊影片請點擊 https://www.mnews.tw/show/imoney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趨勢科技追溯被盜資料的最終去向並發表研究報告,發現虛擬加密貨幣錢包、網站登入憑證、VPN憑證、FTP登入憑證、通訊軟體登入憑證、電子郵件軟體登入憑證、Wi-Fi登入憑證與桌面截圖是現今黑市上最熱門的八大類型資料。其中「虛擬加密貨幣錢包」與「網站登入憑證」在駭客熱門盜竊目標中並列第一,主要是暗網上最容易變現、也最容易找到的資料。
時序進入12月,據勞保局行事曆顯示,這個月有17筆錢可望入帳,勞工朋友要看好時間刷存簿,其中包括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老農津貼等。
[周刊王CTWANT] 追趕三陽(SYM)機車,光陽機車8月使出殺手鐗,「國民神車」GP125打出史上最大折扣,汰舊換新最低入手價下殺至3萬9800元。消息一出,接單爆量,1個月接了逾4萬張訂單。上周五(1日)11月機車掛牌量出爐,在各品牌促銷激戰推升下,全台機車市場掛牌量達8.63萬輛、年增32.26%,...
【時報-台北電】長榮鋼(2211)前三季獲利亮眼,股價近二日上漲3.6%、來到83.4元,外資連二日買進。目前訂單滿手,鋼構出貨排程已至2025年,在明年鋼構需求可望增加之下,營運可期。 長榮鋼前三季鋼構吊裝量雖年減23.7%、營收下滑,獲利卻是逆勢成長,毛利率34%,高於去年的25.8%,前三季EPS為7.83元,創近年新高。 目前在手訂單有近25萬噸,預期明年選後鋼構需求可望大量釋出,分析師認為在本業看好、轉投資收益穩健下,可保有穩定獲利。(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建宇)
【時報-台北電】神達(3706)逐步擺脫經濟面及客戶端支出、庫存調整等不利影響,加上AI伺服器新品及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出貨動能,下半年起加溫,另自今年7月承接英特爾DSG(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事業部)業務及客戶亦有不錯進展,為其營收比重占逾八成的伺服器事業神雲科技,帶來助益。神達預期,第四季營運較第三季增溫,明年也「一定會成長」。 外資法人在過去一周接連三日買超後,於1日漲多之際進行部分調節,不過單周買超仍逾1,470張,周線由黑轉紅、收41.4元,累計漲幅4.15%,重新站回各均線之上。(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翁毓嵐)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呂洪瑋/綜合報導養一個小孩到大要花多少錢?一個月要花多少?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他已育有一子,但有意和太太再拚一個女兒,如果以...
[FTNN新聞網]記者游俊彥/綜合報導桃園市中壢區家樂福中原店,在今(3)日凌晨突然發生火警,嚇醒附近睡夢中的住戶,消防人員獲報後在一小時左右控制火勢,目...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3日電)環球水泥子公司利永環球科技多元布局逐漸開花結果,旗下「智慧床墊壓力感測系統」已打入歐美照護市場,今年出貨3000套、明年目標1萬套;總經理侯智升表示,利永環球在醫療、工控等事業帶動下,目標明年獲利。
【時報-台北電】上海商銀(5876)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82.15億元,稅後純益歸屬母公司業主146.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03%,每股稅後純益3.0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2.91元。此外,10月取得金管會同意高資產財管業務續辦資格,未來財富管理業務朝向「高資產客戶經營」及「數位化理財」發展。 三大法人買賣超出現土洋對作,外資賣超12,554張、投信買超14,755張、自營商買超64張,後續觀察法人動向。技術線型觀察,上海銀股價位於周線、月線、季線上,上海銀1日收在46元,一周上漲0.45元,0.99%。(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
【時報-台北電】富世達(6805)掛牌上市之後,吸引投信法人建立基本持股,隨著股價衝上444元新高紀錄,漲多回檔,投信法人買超手筆縮小,外資亦酌量調節,1日外資反手賣超富世達236張,投信小幅買超45張,累計自掛牌以來,投信持有富世達6,472張,合計三大法人持股水位約18.13%。 富世達股價目前於400元附近橫盤,日K雖翻紅,但周K已經連二黑,KD值陷入低檔,短時間將持續在400元附近高檔震盪。富世達受惠於陸資折疊手機客戶新機大賣,今年前三季EPS繳7.48元成績單,居軸承類股獲利王。(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淑惠)
[周刊王CTWANT] 瑞銀調查報告指出,「自本報告出版至第9份以來,首次出現億萬富豪透過繼承所得的財富比創業要多,顯示強勁的財富轉移趨勢」。另外,全球億萬富豪的財富在過去12個月下跌近1/5,如今揮別疫情,世界億萬富豪人數與資產統計開始回升,由2376位增加至2544位,財富回升9%,由11兆...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華蘊涵/綜合報導許多房屋賣家都以親和、友善的態度在競爭激烈的房產市場吸引買家,甚至會主動提供許多協助,也十分好溝通。但最近卻有...
【時報-台北電】被美國蘋果公司剔出供應鏈的大陸鏡頭大廠歐菲光,一度因此陷入業績衰退與虧損,但在華為力挺下,歐菲光改為投入華為供應鏈陣營,營運因此起死回生,其A股股價也扶搖直上。 騰訊財經報導,8月底華為Mate 60 Pro開啟預售後,被曝超過90%的零組件都來自大陸本土供應商,其中,歐菲光是華為手機供應鏈的主要供應商。 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的供應鏈中,歐菲光的(前+後)攝影頭模組、指紋識別模組占了絕大部分份額,單支手機的價值量供應在人民幣(下同)500~600元。另有調研機構數據稱,若再加上華為P系列手機的訂單,歐菲光在華鏈中的價值量份額大概在70%至80%。 這樣的邏輯在A股市場上立刻引起連鎖反應,從9月28日起到10月13日,歐菲光實現了六個漲停板。9月底迄11月上旬,歐菲光A股股價漲幅近100%,市值漲幅曾高達150億元。近期價略有回檔,12月1日收報10.22元。 報導稱,在中美對峙下,2020年蘋果剔除了大陸超過34家供應商企業,歐菲光位列其中。這導致當年歐菲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大虧20.6億元,年減741.89%。失去蘋果光環加持後,歐菲光在2020年、2021年、
【時報-台北電】健喬(4114)受惠愛克痰600mg發泡錠,趕上近期中國肺炎流行病大爆發,由於該藥已取得中國藥證,並完成進口查驗登記,預期近期將有機會大量出貨下,近五日股價爆量上漲9.26%,1日以41.3元作收,上漲2.73%,技術面均線雖多頭排列,惟外資連四日賣超,KD指標也轉空。 健喬前十月營收已達42.41億元,年增20.1%,前三季獲利4.24億元,EPS 1.16元,雖較去年同期略減;不過,中國正面臨的肺炎相關流感疫情嚴峻,積極布局的東南亞市場持續看好,第四季是傳統製藥業旺季,在諸多利多加持中,營收有機會出現大成長。(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杜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