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朋億* 2025年1月合併營收9.11億元 年增6.25%
日期: 2025 年 02 月 10日
上櫃公司:朋億* (6613)
單位:仟元
【公告】朋億* 2025年1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 | |
---|---|
項目 | 合併營業收入淨額 |
本月 | 911,007 |
去年同期 | 857,387 |
增減金額 | 53,620 |
增減百分比 | 6.25 |
本年累計 | 911,007 |
去年累計 | 857,387 |
增減金額 | 53,620 |
增減百分比 | 6.25 |
日期: 2025 年 02 月 10日
上櫃公司:朋億* (6613)
單位:仟元
【公告】朋億* 2025年1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 | |
---|---|
項目 | 合併營業收入淨額 |
本月 | 911,007 |
去年同期 | 857,387 |
增減金額 | 53,620 |
增減百分比 | 6.25 |
本年累計 | 911,007 |
去年累計 | 857,387 |
增減金額 | 53,620 |
增減百分比 | 6.25 |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美伊衝突加上關稅政策暫緩即將到期,對台股而言屬利空,不過,美國聯準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短期內不急於降息,緩解市場對於利率波動的擔憂。加上關稅與通膨壓力預期可控,近期台股重回基本面主導的軌道。凱基投信發布第三季投資展望,認為台股在經歷第二季的震盪整理後,隨著市場逐漸聚焦在企業基本面與整體產業成長動能,台股或將迎來新一輪的穩定增長。 凱基投信台股研究團隊表示,自4月反彈以來,外資持續回補台股,累積買超約2500億元,相較於年初至4月的累計賣超金額,回補力道累積已約三成,反映對台股評價與產業前景的看法趨於正向。同時,融資餘額減少逾千億元,維持在2200億元水位,顯示散戶的參與度減少,有助於籌碼沉澱,後續若有利多催化,對後市行情延續構成正面支撐。 由評價面觀察,凱基投信台股研究團隊表示,台股整體本益比從2024年高點約20倍降至約16倍,重新回落至合理值區間,在評價修正過後,具備獲利成長潛力的企業浮現投資價值。此外,台股企業整體體質穩健,特別是在AI科技類股族群帶動下,市場普遍預期全年企業盈餘成長率仍可達8%左右。 基本面而言,AI產業是多頭行情的關鍵驅動力。凱基投信
【時報-台北電】國外消息: 1.美股全收紅,半導體大漲 美股三大指數全數走高,平均漲幅都在1%以上,以那斯達克漲近1.5%較大。美股最新收盤價,道瓊漲507.24點或1.19%,收43089.02點。那斯達克漲281.56點或1.43%,收19912.53點。標普500也漲67.05點或1.11%,收6092.22點。不過,美股三大指數盤後卻悉數走跌。 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3.7%,NVIDIA大漲2.6%,盤後小跌0.13%。台積電ADR大漲4.7%,盤後小跌0.1%。另外,英特爾飆升近6.5%,盤後在平盤附近。美光大漲4.8%,盤後續漲0.5%。AMD更是狂飆6.8%,盤後續漲0.2%。 在以伊情勢似乎不再惡化,且停火協議呼之而出,國際原油價格已連續兩天都是重挫,每桶又失守七字頭。美國WTI以及倫敦布蘭特原油的跌幅都在7%到8%之間。 去眾議院參加聽證會的聯準會主席鮑爾明確指出,目前不急著要調降利息,先觀察川普新關稅政策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性有多大再說。不過鮑爾指出,這些影響將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包括最後拍板定案的關稅有多高。 2.鮑爾國會作證:降息不急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4日起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金管會公布外幣保單最新銷售狀況,2025年前4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1249.45億元、年增30%,幅度較首季34%收斂,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比重36.24%、續創近7年同期低。金管會認為,可能受新台幣保單商品多元、壽險業銷售策略、新台幣強升等3因素影響。 金管會統計,2025年前4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1249.65億元,較去年同期961.13億元成長30%。其中,投資型外幣保單192.68億元,較去年同期141.65億元成長36%,傳統型外幣保單1056.77億元,較去年同期819.48億元成長29%。 以幣別觀察,美元保單前4月新契約保費37.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9.65億美元成長25%。其中,投資型美元保單5.3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3.93億美元成長36%,傳統型美元保單31.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5.72億美元成長24%。 前三大業者方面,投資型外幣保單依序為國泰、安聯、台新人壽,傳統型外幣保單為國泰、富邦、保誠人壽。其中,投資型美元保單為國泰、安聯、台新人壽,傳統型美元保單為國泰、富邦、保誠人壽。 澳幣保單前4月新契約保費1.19億澳元,較去年同期0
【財訊快報/陳孟朔】以色列與伊朗同意停火,市場預期中東地區原油供應中斷風險大幅下降,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罕見表態「允許中國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導致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幾乎全面消散,兩大期油繼上日大跌逾7%後,週二再追低6%以上,退回兩週新低。布蘭特8月期油再跌4.34美元或6.1%,收報每桶67.14美元,創下6月10日以來新低;紐約8月期油也挫跌4.14美元或6.0%,收在64.37美元,為6月5日以來最低水準。兩大期油週一收盤連袂急瀉7.2%。TP ICAP旗下PVM Oil Associates資深分析師Tamas Varga指出:「過去兩週以色列空襲伊朗所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幾乎已經完全消失。」儘管停火協議宣布後不久,川普隨即指責以色列與伊朗「雙雙違反協議」,使得停火局勢仍充滿不確定性,但市場已預先反映中東油輪航線暫時恢復安全、供應風險下降的利多消息。此外,川普於Truth Social貼文指出,「中國現在可以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市場解讀為對伊朗出口管制政策的實質鬆綁,強化市場預期未來伊朗石油將進一步釋出,對價格形成結構性壓力。同時,美國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意外下滑,也進一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科技進步,越來越多指紋、人臉辨識,甚至是虹膜辨識來驗證身分,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創辦的公司就推出一款App,只要''掃眼球'',就能建立數位身分,完成後還會送虛擬幣,也能兌換超商或百貨禮券,現在進駐台灣,引發不少討論!但是包括數發部、資安專家都示警說,虹膜是''特種個資'',一旦外洩,難以補救。無論是指紋、人臉、甚至更厲害到生物辨識''掃眼球'',阿湯哥大秀高科技,現在電影場景,也在台灣上演!站在機台前,眼睛直視銀色球體,幾秒鐘,就能完成辨識,來驗證你是真人還是AI機器人!由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創辦的公司推出這款App,利用虹膜辨識建立數位身分,完成後還送虛擬幣,也能兌換超商或百貨禮券,吸引不少網紅跟風,掀起熱潮,但現在安全性卻引發質疑。OpenAI推「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圖/民視新聞)資安專家查士朝指出,「像是你的這個人臉、指紋,或者是DNA那或者是像是虹膜等等,為什麼特別受到重視的原因就是說,一旦你資料外洩了之後,任何一個人他就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辨識你,可能駭客突然駭進你的這個電腦,那直接開你的那個電腦上面的camera,那他就有可能直接知道你是誰,國外來講,透過這樣子的虹膜,或者是一些生物辨識的技術來做人臉辨識,在公眾場合的話是完全禁止的,那如果是在做身分識別的話,那也要經過這個,這個列為高風險的項目,所以這家公司來講,在德國跟荷蘭來說,都有被這個現在正在被調查當中,所以基本上像用這樣子的技術來做生物辨識的話,那這個其實都會建議要特別的小心,因為萬一一旦外洩了之後,因為這東西都不可逆,因為人臉大概整形還可以有救,但是其實虹膜那真的就比較困難。」OpenAI推「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圖/民視新聞)不只專家,包括數發部也示警說,虹膜是高敏感''特種個資'',就算業者宣稱不保留原圖等,還是有資安風險。事實上,業者從2023年推出虹膜辨識驗證身分,在全球掃描過1200萬人的眼球,直到近期進駐台灣,在台北設置3個據點,針對外界疑慮,業者也親上火線說明,開發團隊技術長暨資安長 Adrian Ludwig強調說,「我們已描述了保護IRIS程式碼的系統採匿名多方計算,它的運作方式,除了已經提供自身圖像,確定是真人的使用者之外,無論是人類工具 ,或是其他工具,沒有人,也無法存取IRIS程式碼。」聲稱匿名驗證身分,所有資料也會刪除,但是獨一無二的虹膜辨識,一旦被駭客入侵,總是有外洩疑慮,民眾可別為了蠅頭小利、影響自己的個資安全。原文出處:''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半導體擴廠熱潮 帶動機電與無塵室系統工程廠 這兩檔個股漲勢佳台股大漲456點 這檔筆電大廠尾盤拉漲停水豚君快閃華山!20週年快閃店登場 聯名優惠贈義式冰淇淋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鮑爾國會作證:降息不急。(工商時報) 2.台股N轉過五關搶攻年線。(工商時報) 3.作帳行情啟動,集團股衝鋒。(工商時報) 4.Robotaxi上路,含特ETF歡呼。(工商時報) 5.央行:台幣升值並非全是利空。(工商時報) 6.教育部拍板,明年寒假銜接春節。(中國時報) 7.台積電先進製程大發威,今年拿下手機處理器代工87%份額。(經濟日報) 8.5月工業製造業生產連15紅,受惠AI需求強勁、關稅緩衝期拉貨潮。(經濟日報) 9.台積也難逃專利蟑螂攻擊,台系供應鏈結盟還擊。(電子時報) 10.618成中國補貼最後波紋,IC設計坦言需求難回天。(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中國資產大爆發,3倍做多富時中國ETF大漲逾8%。(新浪財經網) 2.下周二上會,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來了。(新浪財經網) 3.多款醫療險升級,險企瞄準先進醫藥支付。(證券時報網) 4.「芯」火遼原已成勢,資本市場擎起半導體設備第三極。(證券時報網) 5.六部門聯合發文,金融支持提振消費再升級。(經濟參考報) 國際頭條: 1.中東緊張局勢降溫,美股大漲,標普500逼近歷史高點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美國晶片就地製造的政策驅使下,台積電(2330)已經到美國亞利桑那設廠,NVIDIA於該廠區也正啟動4奈米投片,然後段封測部分,日月光(3711)透露,自家赴美國測試廠一事正積極規劃中。三年前,台積電已經敲定赴美設立亞利桑那先進製程生產基地,在後段封測的CoWoS先進封測業務的就地供應上,業界傳出,最初曾諮詢過日月光與艾克爾AMKOR兩大廠的意願,然當時供應鏈板塊尚未真正成型,加上艾克爾本身總部就在亞利桑那,多所評估下,日月光當時在此案的態度上,相對保守。而現下AI發展已確立,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提到,台積電在亞利桑那的投資案十分成功,後續需求可觀,而且全球投入發展AI晶片的廠商都在美國,種種大環境條件來看,美國會是發展AI晶片的重要基地,十分看好。他補充,AI客戶約有99%都是美國客戶99%,相關晶片在台灣製造9成以上,拿個10%至15%到美國就地製造也是應該的,台積電成為火車頭,去美國理所當然,很成功,這是不簡單的事情,包括要把產業技術、人員支援都移植到不熟悉的地方,不容易,但現在,台積電做的很成功。且近期,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區4奈米已經開始產出,市場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產業正是多事之秋,包括關稅、匯率、戰爭,以及下半年景氣有雜音,日月光投控(3711)營運長吳田玉表示,關稅影響全球佈局,待7月後政策底定再決定,但廠商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而新台幣強升意味著是國家的經濟力,且日月光原定的資本支出,今年不會變,下半年會繼續投入先進封裝和高階測試,其中FoCoS也會是擴充重心之一。吳田玉提到,今年外在環境的變化和挑戰比較多,有戰爭、關稅、匯率等影響,全球都會受到關稅影響,產品類別、至高點都會不一樣,消費也會受到影響,但不管外在環境變化,產業和大自然生物,都會找到自己出路,而具體部分,得靜待7月之後政策重新底定,明朗化再來決定。匯率的部分,吳田玉認為,匯率短期會有影響,也對有產出的產業很辛苦,但新台幣強升也意味著國家競爭力,匯率起伏本來就是產業考慮變項,尤其新台幣匯率起伏多次趨勢,日月光都經歷過。日月光也估計,新台幣升值1個百分點,影響毛利率0.4個百分點。雖然大環境變數很多,但日月光維持年初所擬定的今年資本支出金額,沒有下修,為20億美元,聚焦高雄與馬來西亞新廠,預計2026年先進封裝產能增加20%,而包括FoCoS等先進封裝業務
【時報-台北電】台股25日盤前懶人包,注意股一次看!證交所、櫃買中心最新公告顯示,上市櫃計有32檔個股被記警告,其中上市有明輝-DR(911608)、泰金寶-DR(9105)等12檔;上櫃有安國(8054)、意藍(6925)等20檔。 32檔個股中,統計近十日被證交所或櫃買中心吹哨次數不低於三次計有7檔,為天鉞電(5251)、聯強(2347)、杭特(3297)、環宇-KY(4991)、均華(6640)、明輝-DR(911608)、新盛力(4931),當中又以天鉞電(5251)被記點6次最多。 上詮(3363)於24日遭櫃買中心列入注意股,原因為股價淨值比為11.87且為同業3.45倍,昨(24)日週轉率達10.9%、單一投資人買進該股成交金額達3.54億元,且占總成交金額的11.01%。上詮(3363)昨收漲停289元,近3日股價漲9.89%,近5日漲14.91%,近5日成交均量2846張,券資比17.14%,近5日當沖比50.57%。近5日三大法人買超296張,外資買超284張,自營商買超11張。 至於被記警告的個股名單,上市12檔注意股,包括明輝-DR(911608)、泰金寶-DR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微控制器(MCU)廠商笙泉(3122)因應中國IC市場競爭加劇,將加速海外市場拓展,並聚焦高附加價值產品如車用通訊、馬達控制與高精度ADC,轉型為全方位解決方案供應商。 笙泉今年第一季營收達8,600萬元,年增9%,毛利率為31.6%,優於去年部分季度,顯示產品組合調整已有成效。受惠於市場布局轉向,前五個月非中國市場營收占比已達40%,較2021年翻倍成長,且毛利貢獻逐年上升。 車用市場方面,笙泉產品已導入多家台灣與中國車電客戶,應用涵蓋啟動電源、音響系統、燈具與智慧保險盒。自研CAN/LIN收發器預計2025年第四季量產,將與MCU整合,強化車用電控與通訊解決方案。 馬達控制領域則推出結合MCU+MDE雙核心架構與FOC演算法的智慧調機系統,並搭配圖形化介面(GUI)簡化導入流程。32位BLDC解決方案亦已上市,並與呈功電子策略聯盟,共同開發MOS與小型IPM模組,搶攻AI散熱與機器人市場。 在模擬產品方面,笙泉第一季推出20-bit ADC,鎖定電子秤與工業感測應用,預計2026年將推進至24-bit、30Ksps產品。歷經四年研發的超低功耗MCU亦將於2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隨著購房者減少,美國房價漲幅在4月放緩。根據標普CoreLogic Case-Shiller數據,4月份全國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2.72%,為2023年夏季以來的最小漲幅。這一漲幅低於3月份3.36%的年比漲幅。標普CoreLogic凱斯-席勒數據還顯示,美國4月份20城市房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42%,而預估中值為上漲3.9%。若與前月相較,4月份20大城市房價則是下跌0.31%,3月份數據為下跌0.16%。部分購房者因高抵押貸款利率擠壓預算而被迫退出市場。此外,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的關稅措施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當月也給市場帶來一定衝擊。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數據顯示,4月份二手房簽約量創下2022年9月以來最大降幅。S&P Dow Jones Indices固定收益可交易商品及大宗商品主管Nicholas Godec表示,我們正目睹房地產市場處於轉型階段,廣泛而快速的價格上漲時代似乎已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具選擇性的環境,其中本地基本面比全國趨勢更為重要。
【財訊快報/陳孟朔】根據國際貨幣金融機構論壇(OMFIF)週二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全球央行對美元投資的信心大幅下滑,約七成受訪者表示因美國政治風險而對美元資產保持觀望,這一比例較去年翻倍,反映全球「去美元化」風潮加劇。這份調查在今年3月至5月期間進行,涵蓋總計管理逾5兆美元資產的75家央行,橫跨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前後的敏感時點。報告指出,美元從去年最受央行青睞的貨幣,暴跌至今年的第七位,主因在於貿易摩擦升溫與地緣政治不穩,使得央行傾向避開美國資產。在此背景下,黃金成為各國央行最具共識的替代資產。有三分之一的央行計劃在未來1至2年內增加黃金儲備,比例為五年來新高;淨40%央行表示,未來10年也會增持黃金。報告指出,各國央行已連續多年創下黃金購買新高,顯示對實體資產的配置需求正不斷升溫。在貨幣配置方面,歐元與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央行儲備部位的主流選項。調查顯示,淨16%的央行打算在未來兩年內增持歐元,高於去年的7%;歐元在未來十年的預期全球儲備佔比將升至22%。人民幣則成為長線資產配置的新焦點,預估到2035年,人民幣在全球儲備中的佔比將由目前的約2%倍增至6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週二強硬要求國會盡速完成其主導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明言「在法案通過前,任何人不得休假」,為趕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之前完成立法程序再度施壓國會山莊。川普在Truth Social貼文指出:「致我在參議院的朋友們,如有必要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不要回家,本週務必完成這項工作。與眾議院合作,讓他們承接法案並立即通過。」目前這項法案仍在參議院審議階段,雖然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堅稱將於本週表決,但共和黨內部對法案中的預算赤字、SALT(州與地方稅額扣抵)上限等爭議條文分歧仍大,增添變數。根據媒體報導,參議院議事專家麥克多諾(Elizabeth MacDonough)日前已下令刪除部分條文,認定其違反預算協調程式規則,無法以簡單多數(50+1票)通過,迫使共和黨需重寫法案,以符合法規限制。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握有53席,多數派正試圖透過「和解程式」(Reconciliation)避開民主黨可能的阻撓,但仍須確保黨內團結。據瞭解,俄克拉荷馬州參議員馬林(Markwayne Mul
[FTNN新聞網]記者高麗玲/台北報導台股昨(24)日大漲456.74點,漲幅2.10%,收22,188.76點。根據證交所籌碼動向,自營商(自行買賣)昨日買超9.04億元,其中...
金管會為協助民眾建構個人長期投資帳戶,推動的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SIA)制度將於7月正式上路,集保結算所已公布155檔適格基金,11家投信業者響應推出22檔TSIA級別基金。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週二出席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時表示,Fed在利率政策上持開放態度,不排除最快在7月就可能啟動降息。他指出,只要通膨壓力受到控制,加上就業市場走弱,局方將有條件提早調整政策。鮑威爾這番言論,被市場視為進一步呼應Fed內部鷹轉鴿的趨勢;在此之前,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與副主席鮑蔓(Philip Jefferson)近期均罕見轉向溫和立場,公開表示若未來數據持續證實通膨降溫,支援最早在7月會議就降息。沃勒更明言「等太久可能錯失良機」,強調現在已有進一步放寬政策的空間。鮑威爾則表示,目前沒有必要倉促行動,因美國經濟與勞動力市場整體仍具韌性。總統川普加徵關稅所帶來的物價壓力尚未完全體現在通膨數據中,實質影響需待6至8月的數據逐步浮現,屆時將視零售商是否轉嫁成本、轉嫁程度而定,Fed將據此做出政策判斷。他強調,若數據顯示轉嫁效應低於預期,將有調整利率的正當性。Fed仍維持審慎觀望態度,未來數次利率會議都可能成為政策轉向的時機。對於中東地緣風險可能推升油價、間接壓抑通膨下降空間,鮑威爾認為現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29.536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1.98角,成交值為10.37億美元。 2.集中市場24日融資減為2243.18億元,融券增為234046張。 3.集中市場24日自營商買超43.13億元,投信買超4.54億元,外資買超292.65億元。 4.CMOS影像感測器(CIS)競爭加劇,面臨來自中國大陸業者強勁挑戰,SK海力士年初宣布退出,龍頭大廠Sony則面臨三星積極搶單。台廠往利基型應用發展,原相(3227)於光學滑鼠獨占鰲頭,並發展視覺感測、光學追蹤感測等機器人或工控應用。 5.成衣代工營收占比高達6成的光隆(8916)24日法說,董事長詹賀博指出,因美國對等關稅暫緩實施,客戶提前拉貨潮湧現,第二季成衣出貨年增,但受新台幣升值造成匯損抵銷。光隆預估全年新台幣計價營收持平去年,且因應地緣政治風險,繼印尼之後,光隆7月將前進孟加拉設辦事處,先委外生產二季後,在孟加拉設廠,明年並將赴靠美國近一點的中美洲國家設廠。 6.盟立(2464)近年來積極強化半導體領域布局,逐步擴大產品線與客戶基礎,今年來成果顯現,其自動化系統已獲多家半導體廠採購,並順利打
【時報-台北電】因受到美元走軟的支撐,美元走軟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更顯便宜具吸引力,加上,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色列與伊朗停火,停火消息引發了整個市場的廣泛風險反彈,致倫敦(LME)銅價上揚,漲觸近2周以來的新高。 分析師表示,以伊停火消息引發了整個市場的風險反彈,對於高度依賴經濟增長的銅來說,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主席鮑威爾的講話部分抵消了美元走軟帶來的支撐,鮑威爾周二對國會議員表示,聯準會(FED)當前的政策方針並非旨在認可或批評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計劃,只是為了應對預計將產生的通膨影響,LME銅系統供應緊張,自2月中以來,LME註冊倉庫的銅庫存減少了65%,為94,675噸,為2023年8月以來新低,因為一些交易商將銅轉移到美國,以受益於COMEX期銅對LME指標銅的溢價。 終場周二(6/24)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下跌374美元,報每公噸32319美元;期鎳上漲116美元,報每公噸14920美元;期鋅下跌5.5美元,報每公噸2681.5美元;期鋁下跌9.5美元,報每公噸2579美元;期銅上漲1.5美元,報每公噸9669美元;期鉛上漲16美元,報每公噸2019美
【財訊快報/陳孟朔】波士頓聯邦銀行總裁科林絲(Susan Collins)表示,目前Fed的貨幣政策雖略顯偏緊,但在當前經濟條件下仍屬「合適水準」,有助於穩定物價與維持就業市場的韌性。科林絲在一篇預先公開的演說稿中指出,現行利率政策設定在應對通膨與維持總體經濟平衡之間取得良好平衡。她強調,現階段政策雖非寬鬆,但並無必要急於調整,應以數據為依據審慎評估。她也特別點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科林絲認為,美國住房供應長期失衡,是推升房價與租金的重要因素,應透過改善供給面來協助壓抑通膨,並創造更健康的經濟與勞動市場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