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恆大 2022年5月合併營收5480.9萬元 年增-60.02%
日期: 2022 年 06 月 10日
上市公司:恆大 (1325)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06 月 10日
上市公司:恆大 (1325)
單位:仟元
【時報-台北電】高盛證券開啟PC、伺服器下游硬體族群基本面研究,研究覆蓋範圍一口氣新增八檔個股,其中,看好華碩、廣達、緯創、緯穎、技嘉五虎將,搭上PC於2024年復甦與AI伺服器出貨勁揚雙重題材,給予「買進」投資評等。 高盛賦予緯穎、華碩、技嘉、廣達、緯創的推測合理股價分別是1,879元、522元、356元、282元與144元,另外開啟初評的個股尚有仁寶、英業達與和碩,這三檔都是「中立」投資評等。 高盛此次針對下游硬體啟動產業初評,主要是看到來自兩大產品的出貨潛力:一、PC市場出貨量2024年可望復甦,繳出年增6%佳績;二、AI伺服器2024、2025年出貨量上看50萬台與79萬台。 首先,相較於市場對PC市場觀點較保守,研判2024年成長率只有0~3%之間,高盛認為,從出貨量角度看,受惠Win 11升級、補貨循環啟動與AI PC於明年下半年放量,PC整體出貨量將會有較明顯回溫。 其次,投資人最關心的AI伺服器領域,市場目前估計2024年出貨量為30萬~40萬台,但高盛顯然更加樂觀,推測2024、2025年出貨量將達50萬台與79萬台。 在AI伺服器上升趨勢中,高盛點名,廣達、技嘉、緯
[NOWnews今日新聞]信義房屋統計,近年購屋族群雖以剛性需求的首購為大宗,亦有3成左右是目前已持有房屋但以自住需求為主的換屋族;但賣房眉角眾多,若需同時兼顧看屋與賣房,可能產生稅費、繼續持有成本以...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美眾議長倒台,恐慌指數飆。(工商時報) 2.台幣下探32.5元,楊金龍:沒防線。(工商時報) 3.出現四大支撐,台股守穩前低,伺機反攻。(工商時報) 4.英特爾,分拆可編程晶片事業。(工商時報) 5.PC與AI題材,高盛點名五虎將。(工商時報) 6.罷免效應,援烏經費恐成芭樂票。(中國時報) 7.集邦發報告,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不妙,產能利用率面臨五成保衛戰。(經濟日報) 8.低軌衛星爭霸戰,亞馬遜嗆聲SpaceX、OneWeb 帶旺台鏈,有利昇達科、台揚接單。(經濟日報) 9.華為高調回歸,G2供應鏈地震?台系IC設計下半年謹慎調整布局。(電子時報) 10.華為跨界激千層浪,手機、未來車生態攻防受矚。(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雙節消費數據亮眼機構稱港股估價性價比較高。(新浪財經網) 2.「雙節」旅遊消費火熱,「反向旅遊」成新潮流。(新浪財經網) 3.蘋果發表iPhone系統更新旨在修復機身過熱問題。(新浪財經網) 4.3天3.95億人次出遊!機構看好這些A股板塊。(證券時報網) 5. 5.5G要來了!已有上市公司佈局,VC/PE仍在觀望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和歐洲公債殖利率在觸及多年高點後暫作喘息之際,油價大跌近6%,能源股領跌,連續兩天急挫超過2%的歐股週三追低,滑落到近7個月新低,科技股逆勢抽高1.2%阻卻大盤探底空間。道瓊歐洲600指數連續兩天挫跌9.52點或2.13%後,週三一度追低0.6%至438.08的日低,終場收低0.62點或0.14%,收在440.08點為3月17日以來最低。同日,德國DAX指數收高0.1%。英股富時100指數收挫0.77%賣壓遠高於大盤,法股CAC-40指數小跌0.32點。美汽油庫存意外暴增,布蘭特、紐約期油週三大跌近6%,為逾一年來最殺,能源股急挫2.13%為二十大類股賣壓中心。零售股跌1.65%緊追其後,創下近4個月來的最低水準,消費者首當其衝的受到價格上漲影響。道富環球市場(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多元資產策略師Anthi Tsouvali說,「越來越多的零售商,甚至是高端精品業者,已經開始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消費者不怎麼消費,他們正在節省更多的開支,在某些情況下,業者利潤率正在降低。與此同時,銀行實際上因利率上升而有所受益。但現在我們開始看到貸
【時報-台北電】產業觀察家預測,東南亞國家將成為未來幾年液化天然氣市場的重要需求推手,特別是越南、泰國與印尼三國。 去年全球液化天然氣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主要因為俄烏開戰後歐洲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對液化天然氣需求激增。但產業觀察家預測,歐洲液化天然氣需求預料在未來幾年下滑。 能源顧問公司NexantECA亞太天然氣主管雷根(Tony Regan)預測,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需求將在2027年觸頂,2030年開始下降。東南亞將轉為需求推手,尤其是越南、泰國與印尼。 雷根指出,越南是液化天然氣市場的亮點,未來幾年強勁的需求成長主要來自政府的「第八版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該計畫規定所有燃煤發電廠必須在2050年前轉換為替代燃料或退役。越南未來幾年的液化天然氣需求將十分強勁。 此外,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表示,拜強勁的經濟和人口成長所賜,越南一直被視為是重要的液化天然氣成長市場。經濟和人口成長預估將帶動能源需求。 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預測,越南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由去年的3,270億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7,600億美元。顧問公司Mordor Int
【時報-台北電】受到政策斷金流衝擊,建商不但減碼購地,更不再追價,讓土地市場面臨急凍。最新統計顯示,第三季全台土地僅成交382億元、年減3成,累計前三季770億元、年減45.3%,與兩、三年前動輒突破3,000億元的天量相比,呈墜崖式重挫。市場專家悲觀預期,第四季有可能再探底,交易金額將量縮到近十年新低,全年恐將面臨1,000億元關卡保衛戰。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4日表示,第三季土地交易量總算擺脫前兩季的沉寂,來到382億元,相當於上半年的總和,但相較於近十年單季平均交易量485億元的水準,還是顯得低迷,顯示土地市場仍處在觀望期,建商只挑優質土地投資的方向不變。 楊長達表示,近十年土地交易金額的最低點是2016年的892億元,今年前三季土地交易金額為770億元,全年是否改寫新低紀錄,第四季市況成為重要關鍵。 戴德梁行調查指出,第三季單筆達40億元以上的土地交易,尚有台北市石牌商圈及台中市北屯區兩宗商業土地,但第四季目前看來尚無此等規模的指標性土地標案。由於國內大選前後及國際政經局勢仍充滿變數之際,建商多所顧慮下,預期第四季的土地交易金額亦難突破200億元,因此全年土地市
股市投資人很愛說「端午變盤」「中秋變盤」,把農業時代的節氣與網路世代資本市場的翻轉結合,這個說法其實沒有科學依據,只是鄉野傳說的經驗談。不過非常湊巧地,今年遇到農曆閏二月,中秋節落在九月底,剛好與第三季的季底重疊,又遇到諸多極端的利空與利多訊息齊聚,值得我們討論是否真會迎來10月變盤。
【時報-台北電】台股04日加權指數收16273.38點,跌180.96點或1.10%,總成交值2426.47億元。三大法人賣超314.54億元,其中外資賣超259.16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22.47億元及賣超77.75億元。 三大法人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6檔電子股、4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百元股、6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榜首為矽統(2363),買超9420張,陽明(2609)、聯嘉(6288)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4253張及買超3851張。第四及第五名為神達(3706)、廣達(2382),其他依序為華航(2610)、文曄(3036)、華城(1519)、勤誠(8210)及一詮(2486)。 ●三大法人04日買超前十名: 1.矽統(2363)收37.35元,漲0.95元或2.61%,三大法人買超9420張。 2.陽明(2609)收44.55元,漲0.45元或1.02%,三大法人買超4253張。 3.聯嘉(6288)收33.30元,漲2.30元或7.42%,三大法人買超3851張。 4.神達(3706)收41.20元,跌0.25元或0.60%,三大法人買超2862張。 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臺灣證交易所為持續推動臺灣資本市場的發展,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自10月起證交所與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規畫一系列「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專題交流座談會。首場與KPMG安侯建業合辦之座談會於昨(4)日在台北舉辦,對我國資本市場具上市申請(IPO)意願的公司踴躍與會,現場反應熱烈。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會中發表演說,說明臺灣資本市場以傳產金融為基礎帶動電子產業崛起,供應鏈完整且深受國際市場認同,即使國際形勢變化不斷,仍然具國際關鍵性地位,展現無可取代的獨特性。未來臺灣資本市場如何運用豐沛人才及技術等優勢,透過產業整合及驅動創新,積極朝向數位經濟發展,將創造及滿足更多型態的新經濟需求,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國際競爭力提升。證交所成立一甲子,每十年為一個期程,由開業起步、制度系統變革、以國際前瞻帶動臺灣企業公司治理觀念及產品多元、到近期逐筆交易、零股交易、新設創新板等創新再變革,證交所期許能為臺灣證券市場擘劃下一個十年。證交所將以過去的經驗建立Capital Ecosystem資本市場生態系為方向,以創新驅動、政策驅動及資本市場驅動為方向,結合各界資源協助企業開發潛能
[NOWnews今日新聞]時序漸漸進入年底,不少有意轉換跑道的轉職族也開始思考下一步;人力銀行網站調查,想轉職的主要因素包括「想挑戰更好薪資」、「希望尋求友善職場」、「原公司沒有完善職能培訓」、「職涯...
【時報-台北電】公股銀行持續積極強化都更危老業務,但近年因疫情、通膨等因素,造成建築的成本大幅上漲,現在已出現新的趨勢,就是部分原先與建商合建的都更案,轉型成為地主自地自建的自主都更案。 公股銀主管評估,過去建商合建、地主自主型的比重約為7比1或8比1,即與建商合建都更案比重較多,與自建案相比,數量多出很多,但今年以來比重有明顯變化,建商合建、地主自主型比重已經來到約4比1,也就是地主自主型的案件數大增,預計未來地主自主型的案子持續增加下,比重還會拉高。 公股銀主管分析,建商合建案轉型變成地主型的自主都更危老案,主要是地主土地價格上揚,建商成本則是建材價格上漲數成,甚至還有小基地上漲到1倍,合建分配比率出現爭議,因此促成轉型。合建案轉型成自主都更危老,建商角色也改變,轉變成協助全案管理,也就是轉型成類似不動產建經角色,賺取服務費。 至於近期的爛尾樓問題,銀行分析,建商合建型的較有可能會發生爛尾,而轉變成地主自主型後,因多半是全額融資,銀行也會積極協助。 對建築成本拉高,公股銀主管指出,地主自主型融資,銀行成本原先多會拉較高,且還會有預備金,會多申請額度,可能10%以上,後續也可以最後再
【時報-台北電】台北市信義區原陸軍保養廠D、E基地將重啟公辦都更。該區域面積6,148.3坪,規模較歷年都更核准案平均面積大逾10倍,更是近三年全台第三大都更案。內政部表示,該案一改「全區」興建社宅,將引進產業進駐,並與北醫合作生醫科技研發中心,全案預估開發時程最快六年完成。 內政部指出,本案基地面積逾2公頃,原由台北市政府主導,2020年底因北市府放棄興建社會住宅,改由內政部及國家住都中心接手,經兩年多的專案研究後重新推出。 內政部的規劃案一改北市府原先「全區」興建社宅的構想,重新盤點周邊的道路現況及既有設施條件後,認為除規劃興建社宅外,也將納入生醫產業,以符合周邊發展需求。 國土署署長吳欣修表示,本案因公私有土地混雜,採都市更新的方式重建,將與北醫合作打造生技醫療研發中心。原則上未來會有三部分,包括社宅、生醫研發中心及投資者分回的土地及建物。吳欣修還說,社宅戶數須等到招標的實施者提出計畫,才會明確。大致而言,D、E基地北側及西側,已有明年3月陸續完工的六張犁A、B社宅及三興社宅,將提供1,282戶社宅及其他托育、長照設施。 內政部強調,未來可望有製藥業、食品業或其他生技醫療相關產業
台灣4家科技公司遭爆協助華為設晶片廠。經濟部長王美花4日在立法院回應,台廠處理的是廢水、環保等比較低階的工程,無涉關鍵技術;後續將針對廠商進行調查,了解有無違反美國實體清單規定,並提醒廠商符合國內外相
【時報-台北電】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業躬逢史上最強淡季,龍頭東陽(1319)4日自結9月營收21.56億元,年增13.49%,續創同期新高,第三季單季營收61.54億元,繳出不輸旺季的成績單,不僅是史上最強第三季,在歷年第二、三季淡季中亦為最高峰,更創歷年單季營收第四高。 東陽累計前九月營收173.04億元、年增8.35%,亦為近五年同期新高。法人分析,隨著今年AM汽車零件淡季訂單熱絡,第四季又步入傳統旺季,出貨力道將更為強勁,樂觀東陽全年業績將挑戰新高。 由於第三季表現淡季不淡,東陽表示,進入傳統旺季,公司將積極生產、備貨,迎接旺季訂單,全力滿足市場需求。 東陽今年以來營收明顯成長,主要來自AM市場需求暢旺,9月AM汽車零件事業營收達14.92億元、年增14%,累計前九月營收126.06億元、年增11%,單月與累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 OEM(原廠代工)事業也逐步增溫,9月營收6.64億元、年增12%,創近六年同期高;累計前九月營收46.98億元、年增1%,創近五年同期新高。 第三季一向為OEM及AM兩大市場淡季,不過,今年北美市場需求暢旺,淡季需求未減,第三季拉貨力道甚至較過去幾
【時報-台北電】受到需求不佳、庫存累積影響,重要化工原料:碳酸鋰價格近期呈現跌勢。自大陸碳酸鋰期貨7月21日上市以來,短短兩個多月,鋰價累計下跌近人民幣(下同)10萬元,跌幅達39%。碳酸鋰期貨價格9月底曾跌破每噸15萬元整數大關,觸及14.5萬元,創下上市以來新低。 市場分析,大陸碳酸鋰期貨目前價格在每噸15萬元左右,短期內價格容易受供應收縮影響,急跌後雖然有向上反彈的動力,但是反彈力道有限。 券商中國報導,現貨方面,10月4日,生意社電池級碳酸鋰基準價為每噸17.5萬元,與9月初的每噸22.4萬元相比,單月跌幅超過20%。生意社工業級碳酸鋰基準價4日為每噸16.1萬元,月減23.33%。 瑞達期貨研究員蔡躍輝表示,從基本面來看,碳酸鋰現貨供應相對充足的現狀並未改變,隨著2023年第二季開工率復甦,需求端並未達到預期,造成現貨庫存累積,使碳酸鋰價格不斷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終端需求較差、成本倒掛,近期陸續有鋰鹽廠(鋰電產業鏈的上游)宣布減產。其中,大陸碳酸鋰巨頭:志存鋰業日前宣布,9月29日至10月25日檢修,預計10月碳酸鋰減量3,000噸左右。另外,藍科鋰業、美國雅寶正在折價
【時報-台北電】因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增長感到擔憂,公債收益率受到貨幣利率保持在高點,用以抑制通膨的看法推動急升,導致全球庫存增加,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有倉單庫存達到兩年來最高水平的167,600公噸,致倫敦(LME)銅價下跌,觸逾4個月新低。 分析師表示,全球政府公債市場遭拋售推動美國30年期公債收益率自2007年以來首次升至5%,投資者對美債收益率上升感到恐慌,擔憂持續高漲的貨幣利率將抑制對金屬需求,有很多理由擔心最大消費國中國以外地區的經濟增長放緩,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稱,預計2024年全球銅市場將出現46.7萬公噸的供應過剩,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註冊倉庫的認股權證庫存為166,475公噸,在9月份就增長了14%,達到兩年內最高水平。 終場周三(10/4)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上漲72美元,報每公噸23,926美元;期鎳下跌5美元,報每公噸18,723美元;期鋅下跌9美元,報每公噸2,493美元;期鋁下跌43.5美元,報每公噸2,246.5美元;期銅下跌57美元,報每公噸7,949.5美元;期鉛下跌0.5美元,報每公噸2,117.5美元。(編輯:呂方維)(
財經中心/郭嘉柔報導昨(3)日美股出現大跌,再加上美國眾院的議長傳出遭到罷免消息,讓股市出現嚴重賣壓,連帶影響亞洲股市的表現。今(4)日台灣股市遭到提款,最終台北股市收在16273點,大跌180點。對此,分析師王榮旭表示,今日電子股、金融股、傳產股都出現跌勢,市場還在消化來自美股的利空,再加上接下來將迎接4天的雙十連假,因此湧入大量賣壓,想要股價回穩,恐怕要等要假期結束才有機會。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第三季按兵不動、利率已「連二凍」,立委關心台灣明年有無機會降息。央行總裁楊金龍4日回應,全球升息循環接近尾聲,且台灣物價相較穩定,若其他國家升息告段落,「台灣應該不會例外」,但後續主要是看通膨,其次才是經濟成長率,至於明年是否降息,仍由經濟數據決定。 楊金龍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施政報告,立委關注央行後續貨幣政策方向,9月沒有繼續升息,後續貨幣政策是持續緊縮或寬鬆,與景氣反彈力道有無相關,且明年有無降息的空間。楊金龍強調:「主要還是看通膨」,第一是看物價,其次是看國內經濟成長率表現;目前來看,美國聯準會(Fed)高利率可能維持久一點,市場普遍預期美國明年會降息,台灣則要看經濟數據而定。 對於「二次通膨」的問題,楊金龍表示,油價若又衝到每桶100美元,可能讓主要國家通膨降下來的速度更慢,甚至停留在高水準,但通膨率要再向上攀升到比過去更高,「那是不可能,只是會延緩下來的時間」。 楊金龍指出,美國將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主要也是看通膨下來速度如何,若下降很緩慢,高利率維持期間就會拉長,國內是否降息,要看經濟預測,預測明年通膨率不會超過2%,「還是要看這些數字」,即通膨仍是最
【時報-台北電】素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撰文指出,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飆升至16年高點,原因不明,但恐讓聯準會(Fed)對經濟軟著陸的期待,面臨威脅。 文章指出,Fed一年半來持續調升短期利率,目的在推高長債殖利率,想透過經濟成長放緩來壓低通膨。但近來美債殖利率飆升,卻是出現在通膨已見降溫,Fed也暗示升息幾近結束之際。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3日一度逼近4.90%,觸抵2007年8月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以來最高水位。 萬一美債殖利率持續上揚,伴隨美股挫跌及強勢美元,美國乃至全球的經濟成長,未來一年將大大減速,加劇金融市場崩潰的風險。 去年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走高,主要是市場預期Fed的緊縮政策會讓短期利率升不停,以及投資人擔心通膨有避險需求所致。 但最近美債殖利率飆升,似乎都跟這些原因無關,而是受其他因素影響,包括海外投資人、美國銀行業及本土投資組合經理人,對美債的需求減少。 前紐約聯準銀行主管、現任保德信固定收益首席全球經濟學家辛格(Daleep Singh)指出,最近美債殖利率的漲勢「令人費解」,「從基本面解釋也說不通」。 如果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俗稱小非農的ADP就業數據欠佳,市場預期可望降低聯準會(Fed)加息機率,使得連續數日衝鋒的殖利率出現回落勢頭,多方借機反撲,美股主要股指週三止跌齊揚:連三黑的道瓊工業指數開盤約1小時後,一度再跌約129點觸及日低後,終場倒升約127或0.4%,抽離4個月低點。同日,標普、那指和費半依序漲約0.8%、1.4%和1.4%。「科技七雄」齊漲,特斯拉大漲5.9%最威、蘋果漲幅0.7%墊底。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漲127.17點或0.39%,以33,129.55點作收,日低在32,873.23點為6月1日以來最低;標普漲34.30點或0.81%,收報4,263.75點;那指彈176.54點或1.35%,收報13,236.01點,上日急跌1.9%為六週最殺也是五個交易日首黑。上日下挫2.1%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彈48.34點或1.43%,報3,424.92點;30檔成份股只有三檔收黑,萊迪斯重挫5.77%是最大魯蛇,英特格漲6.64%最旺,台積電ADR反彈1.48%。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波動指數於週二升穿20的心理關口後,週三收市急吐6.4%,至18.52。重磅股中,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