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崇越 2021年9月合併營收37.23億元 年增17.59%
日期: 2021 年 10 月 08日
上市公司:崇越 (5434)
單位:仟元
外媒日前爆料大陸半導體巨頭中芯國際透過現有設備製造、出貨7奈米晶片,因此美國總統拜登有意增強對大陸晶片業的制裁力道。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這次中芯發表不使用EUV(打造先進製程的極紫外光微影設備)生產7奈米製程產品,引起各界關注,他認為,美國對中芯下手一定更重,如同當年遭制裁傷得最重的華為,旗下的海思不見了。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日前被媒體披露,在美國強力制裁的背景下仍成功量產7奈米晶片,並已出貨給有「挖礦」需求的客戶,即使外界質疑中芯量產的數量很少、良率也不高,但中芯已突破技術限制,卻也是鐵錚錚的事實,外媒認為,來自台灣並曾在台積電擔任要職的梁孟松是幕後最大功臣。
美國CPI最新數據優於預期,聯準會9月再升3碼的機率大幅降低。法人指出,市場歡慶氛圍帶動台股走強,再加上國安基金的支撐,有利帶動本次台股指數反彈力道,甚至可望朝16,000點靠近。
美國勞工部公布美國最新非農就業數據,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幅達52.8萬,優於市場預期;經濟數據強勁的結果,間接證實先前美Fed認為經濟具有彈性,能夠承受更為激進升息的看法,故市場認為美Fed 9月下旬升息3碼的機率升高。目前投資人靜待7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公布,普遍認為7月數據有機會比6月略降溫;而由於美Fed已實施一連串的升息動作,市場正在觀察這些舉措對於通膨產生了多大的壓抑效果,進而預估美Fed後續的升息動作。
美國提議與台日韓共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其中韓國迄今仍舉棋不定,有消息稱,韓國政府已向美國表達參與預備會議的意願,將視會議結果評估是否加入。不過韓媒指出,與其聚焦韓國加入與否,但實則台灣才是問題的核心,「美國和歐盟的真正目標都是減少對台灣的依賴」。
半導體產業雜音不斷,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科技公司(Micron)日前下修本季營收財測,原因是電腦記憶晶片需求持續走弱。美國財經媒體引述花旗集團分析師克里斯托弗·丹利(Christopher Danely)報告指出,由於庫存增加和經濟前景看淡,半導體公司將面臨至少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
美國連鎖披薩達美樂(Domino's)「反攻」披薩故鄉義大利的野心,經過7年努力後,加上疫情衝擊宣告失敗。2015年達美樂與當地公司ePizza達成特許經營協議,在米蘭開設第一家達美樂分店。但ePizza在4月宣布破產,8月10日最後一家店面歇業,29家門市全數關閉。對義大利民眾來說,達美樂上面有鳳梨的夏威夷披薩受到無情訕笑,推出的培根雞肉、漢堡披薩等也不受歡迎;事實上,很多義大利人根本不曉得「達美樂」是什麼。 達美樂原本野心勃勃,希望結合先進的配送系統,2030年要在義大利開設880家門市,已插旗羅馬、杜林、波隆那等。達美樂一開始生意還小有進展,不過疫情後當地餐館也開始外送,且一般餐館售價還比達美樂便宜,最終不管是在口味或價格上,都無法在市場上生存,只能黯然退場。
台股自7月中見到13928低點後開始反彈,儘管利空仍不斷,但漲幅已有千點。三位價值投資達人都謹慎樂觀看待台股後市,並提供長線看好的標的。
竹科工程師是不少人羨慕的工作,因為具備專業技能屬於社會高薪人士,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 竹科隨便一個工程師年薪就300萬?」引發其他網友熱烈討論。知情人士表示,工程師職位細分成很多種類,並非所有工程師年薪都破300萬。
金融股因獲利相對穩定,加上長期穩健配息特色,擄獲不少存股族的心;其中又以官股金控經營保守、股價牛皮特性,最受投資人青睞。官股F4兆豐金、華南金、第一金及合庫金各有擁護者,究竟哪一檔存股條件最優?也成了投資人關心話題。
不想被美國卡脖子,近年中國大陸半導體業力求提高自給率,同時減少對國外採購晶片設備。據數據顯示,上半年(1~6月)韓國出口到大陸的半導體設備暴減50%。由於韓國準備加入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韓國銷往大陸的半導體設備、材料和零組件是否受到更大衝擊,值得後續關注。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與後續大陸一連串反制行動可能改變美中的關係,路透社披露,美國總統拜登重新考慮調整大陸關稅的相關議題,取消或降低關稅的選項可能被擱置一旁,消息人士認為是台灣改變了一切,但也有人提到是大陸拒絕給予對等的互惠措施,也沒有實現購買美國產品的承諾,才讓拜登暫時放棄調降關稅的決定。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華碩(2357)今舉行法說,受大環境影響衝擊終端消費性市場需求,加上單季認列匯損,單季三率三降,稅後盈餘降至18.96億元,季減81.82%、年減83.32%,EPS為2.6元,創下近九季低點,累計上半年EPS為16.6元。華碩表示,第二季應是全年獲利的低點,下半年透過品牌金三角策略朝擴張成長,3Q成長的方面不變。展望3Q,華碩PC季增估15%~20%,零組件季增為0~5%。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表示,下半年希望能將營益率拉升到3~4%,庫存也將減少約500億元。 華碩第二季品牌合併營收1152.1億元,季減9.97%、年減4.29%,毛利率12.2%,營益率1.7%,受業外匯損拖累,稅後盈餘僅18.96億元,淨利率1.65%,三率三降,EPS為2.6元。 華碩上半年營收2431.72億元,年減0.4%,毛利率15.6%,營益率4.95%,稅後盈餘為123.26億元,年減41.8%,淨利率 5.07%,EPS為16.6元。在存貨方面,6月底存貨餘額為2061.9億元,季增7%,年增59%。華碩訂定積極調整庫存目標,預估下半年會減少約500億的庫存。 華碩第二季業外獲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DIGITIMES Research最新分析指出,陸系智慧型手機面臨成品嚴重庫存問題,預估進入第4季,市場持續低迷,加上傳統淡季交互影響,主要AP業者高通、聯發科等出貨量皆將大幅季減,幅度皆在25%以上。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楊仁杰調查分析,第2季中系智慧型手機所需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出貨為1.81億顆,季增1.7%、年減17.1%,主因是因大陸經濟不振,加上海外烏俄戰爭未歇以及通膨持續影響消費力,出貨不如預期。展望下半年,雖第3季受惠新品效應,中系智慧型手機所需AP出貨估季增18.5%,但第4季仍將受手機成品庫存堆積影響,季減幅度將達33.3%,並連續5季呈現年減。 今年第2季起,中系品牌銷售不振,手機成品庫存堆積問題逐漸浮上檯面,加上新興市場4G手機換機情況受通膨影響而不如預期,無論4G及5G手機用AP出貨皆不佳。業者表現方面,高通(Qualcomm)在市況不利下並未降價,使聯發科第2季AP出貨仍可維持季增。 進入2022年下半,第3季因應年底新品即將上市,可望推升AP出貨量,且因聯發科(24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網通大廠智易(3596)公布半年報,第二季費用增加超過二億元,主要是5G新產品的測試與認證費用,費用率增加一個百分點,侵蝕獲利表現,單季獲利僅較去年同期小增,每股盈餘1.95元,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8.17億元,年減2.3%,每股盈餘3.76元,低於市場預期,開盤股價急拉跌停鎖住。 智易表示,第二季費用率較高,從7.77億元提升至9.95億元,主要是研發費用的增加,包括5G新產品的測試與認證費用,以及研發人員的招募。雖然下半年持續有新5G model的推出,研發費用可能與第二季相似,但整體營收規模持續放大,加上費用控制得宜,預估營業淨利率會優於第二季。 第二季營收108.88億元,季增5.7%,年增14%,續創單季歷史新高,單季毛利率13.81%,高於去年同期的13.1%,不過,營業費用大增,相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2億元,費用率增加一個百分點至9.14%,侵蝕獲利表現,稅後淨利3.94億元,年成長3.7%,每股盈餘1.95元。 累計上半年營收211.88億元,年增10.5%,創歷史同期新高,毛利率13.77%,高於去年同期13.6%。費用率從去年上半年的7.92
繼限制台灣食品、出口農產品出口中國後,蘋果要求從台灣出貨中國都要標明「中國台灣製造」,中國軍演延長,多因素促使台海緊張程度升溫,供應鏈遇政治亂流,對此,PC品牌大廠宏碁(2353)董事長陳俊聖今(9)日在子公司宏碁資訊(6811)上櫃掛牌典禮指出,「所有事都在我們雷達螢幕上面,看得非常仔細、小心應對。」
日 期:2022年08月11日公司名稱:興富發(2542)主 旨:興富發董事會決議除權、除息基準日、現金股利發放日及調整配股、配息率等相關事宜發言人:廖昭雄說 明:1.董事會、股東會決議或公司決定日期:111/08/112.除權、息類別(請填入「除權」、「除息」或「除權息」):除權息3.發放股利種類及金額:原發放股利種類及金額:(1)股東現金股利:新台幣6,171,565,700元(每股配發4.16元)。(2)股東股票股利:新台幣1,542,891,420元(每仟股無償配發100.4股)。調整後發放股利種類及金額:(1)股東現金股利:新台幣6,171,565,700元(每股配發4.00650848元)。(2)股東股票股利:新台幣1,542,891,420元(每仟股無償配發100.162711股)。調整原因:本公司轉換公司債申請轉換普通股,致股本總額發生變動,而調整股東配股、配息率。4.除權(息)交易日:111/09/265.最後過戶日:111/09/276.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11/09/287.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11/10/028.除權(息)基準日:111/10/029.其他應敘明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PC品牌大廠華碩(2357)週四(11日)公告半年報,第二季受到黑天鵝亂竄干擾加上PC、顯卡庫存暴增,市場陷入殺戮,該公司EPS驟降到2.6元。不過,公司強調第二季已是谷底,下半年業績將回升,獲利也會較第二季改善。 該公司針對第三季的展望揭櫫PC業績將比第二季成長15-20%,零組件季增率則估0-5%。 除了產業面臨高庫存殺戮之外,第二季還有中國封控以及俄烏戰爭等黑天鵝衝擊,影響華碩4、5月業績出現衰退,至6月份才回升為正成長。總計第二季品牌營收為1152億元,符合內部目標,季減10%,年減4%,營業利益19.61億元,季減81%,年減達86%。 業外方面,第二季因有歐元與人民幣較多,匯兌損失達6.99億元,但轉投資亞旭則實現損平,下半年可望轉盈;總計華碩第二季稅後盈餘18.96億元,季、年雙減逾八成,EPS 2.6元。其中,因庫存調整壓力較大,提列跌價損失,毛利率降到12.2%,營益率1.7%。 累計上半年2431.72億元,營業利益達120.34億元,稅後盈餘123.26億元,EPS為16.6元。 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在週四召開的線上法說會中指出,上半年
林楚茵接受《放言》電訪表示,現階段訊息指出,財政部要求其他公股行庫收購台新金持有股份,而由六大行庫接手的確是簡單、快速、直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