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奇偶 2022年12月合併營收9986.3萬元 年增-4.04%
日期: 2023 年 01 月 10日
上市公司:奇偶 (3356)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1 月 10日
上市公司:奇偶 (3356)
單位:仟元
今年上半年受到政府打炒房,升息影響,房市冷清,但自新青安房貸8月上路後,激勵買氣交易量回溫,全年房市上下半年呈現兩樣情。台灣房屋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做的最新房市景氣預測就指出,今年Q3景氣燈號轉綠,房市在第三季回穩,而全年房市,也可望以量微縮價緩漲收尾。
日前,傳一位養老金不足的獨居奶奶想透過「以房養老」的方式變現,然因房屋位置偏遠,沒有銀行願意承做該項業務,導致只好「賣房養老」,最後甚至房屋還慘遭房仲「賤賣」,養老金大幅縮水,「以房養老」話題再度躍上檯面。
[周刊王CTWANT] 數位車牌看似令人似懂非懂,但若跳脫車牌框架,從高速公路ETC系統切入,就不難理解數位車牌的躍進,且數位車牌如同紙本護照到晶片護照、傳統手機到智慧手機都必備的SIM卡,都一樣強調「安全」,並擁有更多革命性的便利、方便。陳宥誠表示,就像全球當初搶著和德國的BNT合作一...
財經中心/郭嘉柔報導今(28)日新台幣再度升值,熱錢重返台股,形成股匯齊揚的狀況。近期金控股因美國宣布停止升息,加上台灣大選行情,所以都有亮眼的表現;此外,昨(27)日走弱的電子股族群,今日熱度回鍋,最終台北股市收在17341點,大漲203點。對此,分析師張甄薇表示,「雖然今天IC設計、PCB板、台積電跟聯發科,都在今天扮演重要角色,不過量最大的是開發金。」,同時她也提及「1族群」是這波行情中的買點。
[FTNN新聞網]記者林兪彤/台北報導建築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全球建商陷入倒閉危機,房價也開始下跌,連中國最大地產商「碧桂園」也停牌。對此,馨傳不動...
[FTNN新聞網]記者高麗玲/台北報導台股今(28)日上漲203.83點,加權指數收17341.25點,漲幅1.19%。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三大法人今日買超214.29億元,買超前...
紐澤西州斯基爾曼, November 28, 2023--(美國商業資訊)--全球營收規模最大的單一業務消費者健康公司Kenvue Inc. (NYSE: KVUE) ("Kenvue")今日宣布,該公司將參加於紐約舉行的Morgan Stanley全球消費者和零售大會。執行長兼董事Thibaut Mongon和財務長Paul Ruh將參加於2023年12月6日(星期三)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45舉行的爐邊談話。大會的網路直播地址為:https://investors.kenvue.com。大會結束後,該網站還將提供會議的重播。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8日電)保險業今年獲利倒吃甘蔗,自一開始相比2022年同期衰退、累計至前3季打平,金管會今天公布,累計今年前10月保險業稅前淨利達新台幣1938億元,年增23%。
大樂透本期(11/28)頭獎金額3.4億元在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68號1樓「金雞彩券行」開出,一注獨得。貳獎同樣1注中獎,可得獎金298萬1364元。
主計總處今(28)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今(202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0.19個百分點至1.42%,寫下14年來新低紀錄;國發會昨(27)日公布10月景氣燈號,再度轉為藍燈,景氣表現持續低迷。學者對此指出,年底出口有望轉正成長,加上接近農曆春節,帶動國內消費力道,第4季經濟情況會好一些。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8日電)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今天表示,美國明年是否降息要看2指標,包括核心通膨2.5%到3%之間,以及失業率在4.3%到4.4%之間,沒有達到上述指標之前,預期美國聯準會(Fed)不太會出現急促的降息。
雖然受惠青安房貸政策,房市銷售熱度又回籠,但受到政府頻頻祭政策打炒房,建商似乎縮手了,推案變保守!據金管會最新公布10月土建融餘額3兆6178億元,年增率5.78%,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證實「創下史上新低的增長紀錄」。
[NOWnews今日新聞]為讓投資人儘早知悉上市櫃公司股東常會各項議案,有充裕時間了解股東會相關資料,以利股東參與股東會行使其權利,金管會完成修法程序,明(2024)年起將擴大要求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2...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8日電)經濟部投資新台幣46億元在桃園成立會展中心,預計2024年10月正式啟用,國際會議設施規模為全台最大,兼具展覽、會議和娛樂等功能。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桃園會展中心結合交通、科技產業等優勢,可發揮最大價值。
財經中心/黃兆康 新竹報導KeePer PRO SHOP2020年進軍台灣,把全台最大旗艦店設置在新竹的竹北,因為就是看中這裡的高消費力,根據財政部的統計資料,竹北2020年綜合所得稅的平均數與中位數,都是全台最高,打敗北市大安、中正與松山區,也因為收入高,民眾購車多以進口車為主,和國產車的比例近乎1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