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太設 2020年12月合併營收1.87億元 年增96.63%
日期: 2021 年 01 月 08日
上市公司:太設 (2506)
單位:仟元
一名女網友表示,以前她還在上班時,只會將賺來的錢存在銀行裡,但每年的利息卻只有幾百元;直到後來生小孩離職以後,她便將之前的一部分收入投入股市中,本金大約40萬元,雖然看似不多,但她放7年以後,竟然滾出...
【時報-台北電】旺宏(2337)第一季受惠於NOR Flash供不應求及價格調漲,3月合併營收月增19.8%達36.0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1%,第一季合併營收季減5.2%達96.2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2.3%。旺宏預期NOR Flash需求持續增加,供給吃緊至少延續兩年。 旺宏指出近年來並沒有供應商擴產,而若現在買設備到量產估需達兩年時間,NOR Flash供給吃緊情況恐延續兩年,由於客戶需求大幅增加,產能無法滿足需求,法人預期價格逐季上漲。旺宏股價16日以47.15元作收。(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涂志豪)
眾所周知,台積電和三星電子在芯片代工領域佔據著絕對主導地位,因為它們既擁有尖端製程技術,還擁有龐大的生產能力。與此同時,台積電和三星也有望成為先進芯片的主要製造商,因為包括英特爾在內,沒有其他公司能與它們的資本支出規模相提並論。
【時報-台北電】友達(2409)訂單能見度延長,第二季、第三季均有不錯能見度,該公司將參展Touch Taiwan 2021,前景樂觀之下,三大法人同步轉向買超,單日買超張數合計達8,803張,友達股價因此小拉尾盤,16日收漲2.17%,以25.85元作收,股價站上5日均線。 友達高層日前表示,第二、三季訂單能見度都不錯,工廠持續滿載。友達今年也有小量產能投資,計劃把昆山6代LTPS面板廠的產能由2.5萬片提升到3.6萬片,預計2022年第三季投產,預估今年資本支出將達220億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淑惠)
【時報-台北電】日月光投控(3711)封測接單全線滿載,3月封測事業合併營收月增11.0%達257.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6%並創下歷史新高,第一季封測事業合併營收季增1.4%達747.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4%並改寫歷史新高紀錄。日月光投控第一季集團合併營收達1194.70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且符合市場預期。 日月光投控看好5G智慧型手機相關晶片封測訂單大幅湧入,加上蘋果大舉釋出系統級封裝(SiP)模組訂單,集團營收將逐季成長到年底,打線封裝產能全年短缺。(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涂志豪)
【時報-台北電】台泥(1101)高殖利率加上營收獲利成長,外資及法人買盤動作加大,16日在大量突破47元頸線關卡後衝高,收在49元、上漲2.29%,已創近幾年新高,站穩所有短均線之上,短期的周線、月線及季線趨勢也都在上周反轉走高。量能逐日增溫,各技術指標都呈多頭排列,在營運成長動能推動下,股價高點可期。 2020年獲利已創歷史新高,今年在大陸市場維持成長,國內營運穩定,且綠能及循環經濟領域的獲利性更高,轉投資電廠也可望增加貢獻度,今年獲利預期有2位數成長,可望再創新高。(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延壽)
【時報-台北電】玉晶光(3406)股價在元月20日觸底、見到444元低價後,歷經三個多月終於打底完成,在技術面上形成w底的線型,再加上今年手機鏡頭銷量看增二位數,帶動玉晶光股價在15日拉出漲停,儘管16日股價即告熄火,僅以520元作收。 玉晶光受惠於去年iPhone 12熱銷,再加上三顆鏡頭的市占拉高,推升去年營收及獲利改寫新猷,今年受到客戶端缺料影響,再加上淡季效應,3月合併營收8.15億元,月增31.95%、年減19.9%,首季營收25.6億元,也呈雙減,分別較去年同期下滑4.88%,另較上季銳減48%。(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鄭淑芳)
【時報-台北電】宏達電(2498)股東會前融券最後回補帶動買盤,今年股東會紀念品折疊椅似乎也打中不少散戶的心帶動下,股價出現久違的強勢,從3月底起緩步攻堅,至上周四、五連續兩天噴出並且強攻漲停,即便上周五爆出近6萬張大量,收盤時委買張數仍高掛5000多張。 宏達電上周五股價來到39.45元,創下2019年底以來最高價,而外資也從3月底連續買超,尤其上周四外資大舉買超4000多張,讓累積至上周五為止已買超超過1.45萬張,成為宏達電大漲的原動力之一。(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吳筱雯)
台股由鋼鐵、塑化、原物料、航運四大類股帶頭衝,周線連四紅,上周五收在1萬7158點,順利突破前高、寫下歷史新高紀錄,美股道瓊也突破3萬4200點歷史高價;法人表示,大盤短期將高檔區間震盪,呈現「驚驚漲」的態勢,現在就等台積電等電子科技績優股接棒,台股就有進一步挑戰「萬八」的機會,預估電子股接棒時間會落在4月底。
【時報-台北電】台玻(1802)平板玻璃及玻纖價格上漲,2020年已轉虧為盈,今年營運成長性高,外資及法人買盤不斷,上周股價以緩步走高格局攀升,16日以大量衝高收在24.85元,創6年多以來新高。短期周線、月線及季線趨勢都已反轉往上,9日KD值趨線也在上周交叉走高。在量價同步走高下,近期股價持續走高機率增。 建築用玻璃價格上漲,2020年第三季已轉虧為盈;電子級玻璃及玻纖今年來也開始調漲,在營業毛利率及營益率雙漲下,法人對台玻全年營運可望有大幅度成長頗有期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延壽)
號稱大眼妹的花式撞球職業選手周婕妤,成績輝煌,2009年~2012年拿到3次安麗益之原盃撞球公開賽冠軍,並成為最年輕得主,平時都事靠著教球、國際賽事獎金為主要收入,但受到疫情影響,收入銳減三分之一,但她不氣餒,花了150萬跟朋友合夥在新北市蘆洲開間"集賢小館",斜槓成熱炒店老闆!35坪大的店面,二樓就是經營8年撞球館,開幕至今半年,靠著球友宣傳,每天生意不錯,秉持著要把餐廳招牌越擦越亮,周婕妤對於店裡內外場任何雜事都親自參與,而這間主打創意菜色、擺盤精緻的熱炒店,處處看得到大眼妹的轉型成功,也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周婕妤。(民視新聞/羅翊菱、張庭翔 新北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粉紅超跑」飆速!白沙屯媽祖40小時趕200公里科技公益路跑眾星雲集 高嘉瑜.陳嘉昌尬「煎熬」太魯閣號罹難網紅吳享宸公祭 400名親友弔唁
【時報-台北電】元大金(2885)前三月稅後淨利達94.07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0.78元,稅前獲利第一季就跨過百億元,達139.36億元,稅後獲利亦較去年同期倍增,旗下子公司元大證券的3月獲利亦創新高,隨股價走升,金控總市值將正式突破3,000億元大關,在全體金融機構的市值排名第六。 元大金股價16日再漲至24.75元,創2009年Q4以來最高,連續拉出4根周紅棒,近五日股價上漲1.75元、漲幅7.61%,三大法人一致買進,外資買超15,630張、投信買超264張、自營商買超1,794張,共計買超達17,688張。(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陳碧芬)
4元,柴油則暫不調整,等於上週跌的全部漲回去了。中油今日表示,根據浮動油價調整機制作業原則,考量亞鄰競爭國最低價的條件下,汽油調降0.2元。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受葉門胡塞組織宣稱襲擊沙烏地阿拉伯煉油設施及美國新冠疫苗施打進程快速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為每桶63.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2021年04月18日電)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匯率報告,台灣符合涉及操縱匯率3項標準,但卻未被列為匯率操縱國。央行今天表示,先前已對美方提4項說明,包括建議美方考量疫情期間,暫緩判斷是否為匯率操縱國的3項檢視標準。美國財政部每年4月、10月會公布匯率報告,對於匯率操縱國設有3項標準,分別是對美國商品貿易順差達到200億美元以上,經常帳盈餘占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超過2%,以及淨買匯金額占該國GDP比重超過2%。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匯率報告指出,台灣、越南、瑞士都符合上述3項標準,但沒有足夠證據可判定「操縱匯率」,結果3國都沒被列為「匯率操縱國」。不過美國財政部也說,會與台灣展開進一步接洽。央行今天表示,在美國發布匯率報告前,已提供「台美經貿關係新台幣匯率走勢」報告作為雙方溝通基礎,在溝通時強調央行匯率政策實施目的是維持外匯市場秩序及金融穩定,並未意圖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或影響國際收支的有效調節。央行指出,在當前金融自由化及資本自由移動下,大部分全球外匯交易與進出口貿易相關性小,而國際資金鉅額且頻繁移動已成為影響匯率波動的主因,導致衡量均衡匯率更為困難。央行表示,已對美方報告常引用單一模型來評估新台幣匯率低估情形充分表達不同觀點。央行進一步說明,台灣與美國長期以來存在緊密且互利的雙邊貿易關係,且在科技供應鏈上是重要夥伴,未來將基於互動良好的基礎上持續溝通。央行對美提出的報告明列台美貿易失衡擴大原因以及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原因,並對美方提4項說明。第一,隨著全球價值鏈興起,台灣出口以中間財為主,新台幣對美元匯率 變動對貿易的影響不若以往,此外,台灣資金與外資進出比商品貿易資金更能決定匯率走勢,換言之,若要以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做為調整台美貿易失衡的工具,將更為困難。第二,美國的貿易入超反映美國儲蓄小於投資,在美國未解決國內儲蓄不足問題前,限制與其所稱匯率操縱國的貿易,只會將美國貿易逆差重新分配至其他貿易對手。以去年為例,美國對中國入超較前年減少344億美元,但對瑞士、越南、墨西哥、台灣、泰國、馬來西亞、南韓、愛爾蘭及印度等國入超均擴大 。第三,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干預匯市是必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實際上,這樣的做法等同於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目的是要達成央行法定職責。第四,考量疫情及美中貿易戰,現行3項標準暫不宜作為美方評估貿易對手國的經貿與匯率政策的指標,建議美國或可考量在疫情期間,暫緩此3項標準。
【時報-台北電】希華(2484)受惠台中廠與南科廠的擴產效應發酵,及近期中小型規格音叉型石英震盪器報價走高,有助於挹注營收及毛利的成長,16日不畏外資賣超3,000多張,盤中股價最高衝到28.65元,創下2009年來新高價;終場收盤價28.45元、上漲1.7元,漲幅達6.35%,成交爆量達2.65萬張。 希華隨著南科廠多條音叉型石英震盪器生產線投產,正好趕上這波疫後需求盛況,今年起NB廠備料態度積極,推升石英震盪器報價走高。希華今年第一季營收7.29億元,年增逾38%;去年EPS1.02元,每股大方配息1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曾麗芳)
大陸三線城市以下的「下沉市場」過去不被重視,如今一躍成為各方搶攻新灘頭堡。上海台商指出,大陸一線城市現在行業進入門檻已非常高,如果現在要進到大陸又或者想拓展大陸版圖的台商,除非是大集團,建議到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發展可能較好。尤其現在大陸發展區域經濟,包括京津冀、長三角一體化,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將形成好幾個巨大區域內銷市場,台商可抓住政策利多的關鍵時機布局。
鳳凰衛視今天發布新聞稿證實,前公司大股東、主席劉長樂透過旗下「今日亞洲」通知,已於16至17日將手中18.94億股、占37.93%的股份,售予紫荊文化集團及信德集團,其中前者為中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