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夆典 2023年1月合併營收2.13億元 年增-33.75%
日期: 2023 年 02 月 09日
上市公司:夆典 (3052)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2 月 09日
上市公司:夆典 (3052)
單位:仟元
全球永續發展在過去十年快速進化,根據安聯環球投資研究預估,2025年永續主題管理資產有望挑戰50兆美元,達到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隨著永續策略化簡為繁、多元發展並更貼近投資人與產業需求,主題型永續基金將有望成為下一波產品亮點。
綜合陸媒報導,本月6日「三六零」發布公告,實控人周鴻禕已完成向胡歡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共計4.47億股(約佔公司總股份的6.25%),上述股份轉讓,已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已完成過戶登記手續。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所出具的《過戶登記確...
全球終端需求依舊疲軟,加上歐美緊縮貨幣政策效果已逐漸發酵,4月份主要國家製造業活動仍顯低迷。台經院公佈4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9.87分,較3月修正後之10.22分減少0.35分,創下近3月低點,燈號續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
新光金控9日股東會改選董事,進入最後倒數。改革派代表、新光金控董事洪士琪8日主動受訪強調:「沒有兄弟之爭、不是股東吵架,我們依舊是大家族」,強調新光金不會像大同、泰山,選後依舊兩派爭戰、訴訟,洪士琪表示,9日新董事會產生後,一定會推動改革、「大開大闔」!
記者王翊綺/台北報導 新光金(2888)明(9)日剛舉行股東會,經營權之爭也將見分曉,有消息傳出可望和平落幕,近來股價及交易量飆漲。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長子吳昕東今(8)日出席
台北市 / 黃敏惠 方起年 報導 蘋果正式推出首款虛擬實境頭盔Vision Pro,這也是繼Phone後的劃時代新品,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個護目鏡,螢幕可以自動轉換虛、實空間,用戶可透過眼睛、手部動作、聲音來操控,不過定價約台幣10萬5000元,讓蘋果在台灣時間6月6日WWDC介紹新品同時,股價衝高後翻黑,連帶影響台灣供應廠股價下挫,專家分析,售價高出預期可能是主要原因。從今往後,庫克希望你的蘋果不是拿在手上,是戴在頭上,蘋果頭盔Vision Pro,讓你像是戴上一副滑雪眼罩,結合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12顆攝影鏡頭和晶片發功虛實合一,把許多APP都投射到附近虛擬空間裡,功能吸引人價格會嚇壞人,蘋果Vision Pro定價3499美元,約台幣10萬5000元,也讓蘋果在WWDC活動期間(台灣時間6/6),股價一度衝上歷史新高,尾盤急轉直下終場翻黑收跌0.76%,以179.58美元收市。殃及台灣相關概念股同樣洩氣,Vision Pro鏡片供應商玉晶光,大跌超過7%跌勢最重,揚明光也跌逾6%,這顆新上市的蘋果不甜了嗎?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說:「這麼高的定價市場,也會擔心接受度沒有那麼高,再來就是充電的問題,使用的時間其實不長,但是充電時間非常長,市場會擔心這個產品會不會變非常小眾市場,導致相關供應鏈股價昨天重現重挫。」Vision Pro物料成本約1509美元,二片顯示器占700美元,是成本最高零組件,韓廠LG和日商索尼供應,組裝費130美元,中國廠立訊獨吃,M2處理器120美元,由台積電代工,光學零組件164美元,玉晶光等台廠包辦,由於蘋果2024年暫時推出20萬台,彭博預估第一年只會賣出5000台,可能要降價才有辦法拉得動。而鏡頭大廠大立光上午舉行股東會,短短13分鐘就結束,董事長林恩平被問到未來展望。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說:「客戶的規劃不是我們可以決定,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升級自己的產品,看看能不能吸引他們對高階的興趣。」作比較重要,大立光未來能不能光芒萬丈,林恩平坦言未來很難判斷。 原始連結
德曼汽車集團自2018年著手商用車市場、並取得MAN Truck & Bus台灣代理權,提供涵蓋卡/拖車、豪華巴士、巴士底盤等多元產品,旗下的「至遠企業」負責MAN卡車/拖車經銷、「德陽實業」負責豪華巴士與巴士底盤、「至懋汽車」則負責售後服務。坐落於嘉義縣鹿草鄉的全新「MAN...
民視新聞 / 呂中漁、李奇 台北報導為了減輕租屋族負擔,政府去年(2022年)推的300億租金補貼,今年(2023年)要繼續擴大,從7月3日開始接受申請,「隨到隨辦」,而且配合民法下修成年年齡為18歲,因此只要年滿18歲的租屋族都可申請,預計有40萬戶可以受惠。
財經中心/許元馨報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7日在臉書發文分析,針對華爾街不少投資界大人物看好中國的經濟並看衰美國,但他指出,星期五公布的5月CPI及PPI非常值得關注
【記者郭襄陽台北報導】為升電裝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為升電裝」)委由臺灣銀行及玉山商業銀行共同主辦新臺幣23億元聯合授信案,已於112年6月7日完成聯貸簽約。簽約儀式假台中林酒店舉行,由為升電裝董事...
記者王翊綺/台北報導台股今(8)日開低走低,盤中大跌逾200點,權值股台積電、鴻海、廣達、大立光及台達電都表現疲弱,盤面上航運及觀光、藝文類努力撐盤,尾盤收跌188.79元,收在1
立法院3月24日三讀通過疫後特別預算案,迄今已將近1季。交通部於今(8)日行政院院會報告「行政院促進公共運輸使用方案」及「加速擴大吸引國際觀光客方案」期程規劃及推廣方式。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轉述陳揆在院會談話表示,今年目標600萬國際旅客來台可望提前達標。
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一席「台灣綠電發展太慢」又說:「政府說2025不缺電,我們只能相信。」讓能源議題再度發燒,經濟部雖然立刻跳出來解釋滅火,企業界疑慮仍無法止息。7日,美國商會發表2023年台灣白皮書,內容也嚴詞批評能源政策,認為台灣能源轉型進度「遠遠落後」,不但影響產業發展,也衝擊國家安全,呼籲政府應提出確保供電無虞的政策藍圖。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泰山(1218)股東臨時會改選新任董事,龍邦(2514)成功入主後,今(8)召開第一次董事會推選新任董事長,由龍邦董事長劉偉龍擔任泰山新董座。而泰山原公司派擬於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公開說明拒絕承認5月31日股東臨時會選舉結果等疑義。股臨會後,泰山原公司派仍未放棄抵抗,除提假處分禁止新任董事行使職權,也提告選舉無效等,並拒絕提供董事會開會場地。劉偉龍發表聲明表示,詹景超明知其已不具董事長身分,竟於事前宣布泰山全體員工於6月8日當天集體在家上班、聲明拒絕開放泰山公司供泰山公司第23屆董事召開董事會,顯然是為阻撓泰山公司第23屆董事依法行使職權。 新董事陸續抵達開會地點時,赫然發現泰山總管理處大門深鎖,門外並聚集大批宣稱為泰山員工之不明人士阻擋董事會進行,企圖干擾董事會議事,過程中更發生身分不明之人掀翻董事會議事桌椅、對在場工作人員大聲咆哮、紊亂現場秩序等衝突情事,所幸董事會最終排除萬難順利召開,出席董事並依公司法第208條第1項規定一致推選劉偉龍擔任董事長。 劉偉龍聲明指出,5月31日股東臨時會選出第23屆董事及獨立董事後,詹景超董事及董事長資格即隨之消滅,不料
【時報-台北電】A股三大股指午後集體翻紅,券商、銀行等板塊異動拉升,大金融股帶動弘業期貨漲停,首創證券漲超6%,中字頭中信銀行漲超4%,中國銀行、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等跟漲。 機場航運板塊午後持續拉升,中信海直漲逾7%,廈門空港、吉祥航空、上海機場、中國東航等跟漲。 午後盤中,上證指數報3220.67點,漲0.72%,成交額2658.11億元;深證成指報10759.64點,漲0.47%,成交額3907.47億元,兩市合計成交額6565.58億元;創業板指報2133.2點,漲0.15%,成交額1829.66億元。(編輯:邱致馨)
【時報-台北電】大亞電線電纜(1609)第一季認列出售保瑞及穎崴兩檔股票收益,以及轉投資台汽電及保瑞等公司股票而認列金融投資評價利益等業外收益挹注,EPS達2.65元,創單季及史上新高,8日下午法說會說明第一季財報及今年營運展望,股價先表態,上漲1.4元而以40.60元開出,目前呈上漲走勢。 大亞受邀參加證交所、台灣董事學會及安擘諮詢共同舉辦之外資論壇「站在全球地緣政治變動新時代的浪尖」,將說明第一季財報現況及今年營運展望。 大亞及轉投資大亞創投第一季因出售保瑞、穎崴兩公司部分持股,第一季認列出售股票利益8.43億元,對EPS貢獻至少1.2元。大亞主管表示,第一季末台股上漲,大亞持有保瑞、台汽電等多檔股價上漲,認列金融資產評價利益17億元以上,推升第一季EPS飆升至2.65元,不單改寫單季新高,也飆史上新高。 大亞表示,大亞轉投資志光能源在台南七股建置漁電共生太陽能光電廠,總建置容量120MW,第一期建置容量85MW,去年11月已掛表。第二期太陽能光電廠建置容量35MW,去年底獲經濟部能源局台南光儲合一標案,建置太陽能光電廠35MW及儲能系統23MW,兩案都提出申請。 大亞表示,大亞儲
內政部營建署今(6/8)於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將提供每戶3萬支持金,已於6月1日上午9點開放線上申請。自開辦滿100小時已超過35萬人完成申請,截至6月7日止已達42萬人辦理,目前正加速審查作業,第一批通過審核的民眾預計可於7月上旬核撥。受理期間自今年6月1日至12月29日截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李盛雯/台北報導 台灣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今(8)日表示,我國已連續22個月通膨超過警戒線,但是民眾物價感受與政府的樂觀看法差距大。他指出,近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02%,是近22個月以來最低增幅,但也是連續第22個月超過通膨警戒線2%,包含重要民生物資、外食費、房租等漲幅依舊居高。 邱臣遠提到...
民視新聞/王嘉琳、陳泊翰 台北報導雖然有超過5700人連署"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國家",但這項提案已經被否,因為勞動部週三(7日)邀勞資政學四方代表開會,各專家都認為,大方向好、但現階段「缺工」嚴重,對台灣來說不可能,金管會也預估,周休三日證交稅年短收300億,這項結果也將在6/26正式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