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嘉威 2022年6月合併營收3.18億元 年增18.48%
日期: 2022 年 07 月 08日
上市公司:嘉威 (3557)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07 月 08日
上市公司:嘉威 (3557)
單位:仟元
MoneyDJ新聞 2023-01-30 11:58:25 記者 羅毓嘉 報導隨著台灣通膨可望在今年第二季、甚至第一季就回到2%以下的溫和通膨軌道,一般預期今年我國央行將在權衡經濟成長與貨幣政策的平衡下,在今年停止升息,對於資金來自借貸款項與發行債券的中租-KY(5871)、和潤(6592)與裕融(9941)等資產租賃業者而言,取得資金成本的壓力可望見頂,成本波動的影響性亦將趨緩,隨著租賃業者與客戶新合約已陸續反應升息的新增成本,今年仍可望是租賃業者豐收的一年。 根據公股銀行的最新經濟展望,由於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就已表示,台灣貨幣政策基調將從「緊縮」轉為「溫和緊縮」,一般解讀均是台灣通膨已獲得控制,且在去年各項通膨指數基期已墊高狀況下,今年的通膨率應可在上半年就回到2%以下水準,央行為淡化升息對經濟的負面衝擊,今年的升息幅度將較去年度升息2.5碼(或62.5個基點)來得溫和許多,第一季可能再升息半碼、或甚至不再升息,租賃業者的資金取得成本壓力可望見頂,台灣不會再出現去年FED瘋狂升息期間顯得難以預測的升息步伐。 就租賃業者營運狀況而言,除業務佈局之外,資金取得的成本無疑是左右最終獲利的
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荷蘭隨即對俄羅斯發動全面性的制裁,沒想到近日一份調查報告卻發現,包括恩智浦(NXP)及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內的荷蘭廠商生產的數百萬顆晶片透過第三方流入俄羅斯軍隊。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春節時產線仍持續運作,因此仍須部分工程師加班,本應會感到不願意,但有工程師透露,曾聽說大家搶著過年上班,因加班費豐厚,光是加班費加上紅包、春節期間薪水3倍,一天就能領萬元,根本「難以拒絕」。
美中關係不佳,美國政府更是對大陸晶片業設下嚴格出口管制,企圖透過打擊半導體產業的手段牽制大陸科技、軍事實力發展的速度,然而美國此舉也對本土廠商造成傷害,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忍不住警告,對大陸的制裁可能會傷害美國半導體,呼籲美國政府就制裁細節進行更清楚的溝通。
37萬投資人嗨翻!國泰投信旗下「息收聯盟」3檔ETF今(30)日進行除息,受益人數最多的國泰台灣5G+ ETF(00881)今日開盤最大漲幅達到4.6%,盤中順利完成填息。
有佛心股神之稱的新竹縣社工督導劉志枰,2020年靠著操作航運股狂賺1463萬,將獲利的40%投入公益,不料2022年跌落神壇、預測失準慘賠380萬,他表示,沒錢就出力幫忙送公益物資。另外,台股明天(30號)將要開紅盤,法人預期台股有望上演「兔跳行情」,收紅機率高。 #佛心股神 #社工 #劉志枰
小編今(29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十天年假即將結束,明天(30日)台股將開紅盤,市場看好外資持續回補台股,加上年假期間,美股表現火燙,有望刺激台股向上攻堅,先前受外資青睞的個股也成為矚目焦點。
26歲擔任GoShare新事業總監,30歲晉升Gogoro台灣市場總經理,看似一帆風順的職涯,背後是累積多年營運管理的歷練,姜家煒究竟有何能耐?
過年期間,台彩推出多款新春限定刮刮樂,有望刮中獎金高達2000萬的超級紅包,許多民眾前往彩券行刮刮樂沖沖喜氣,甚至有人直接豪砸大錢,買下一本刮刮樂碰運氣,但有彩券行業者透露,這幾天買一整本價值3萬6千元刮刮樂的人,幾乎「沒半個贏」。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幸運兒在哪!春節連假後的開工首日報喜訊,111年11-12月期統一發票千萬幸運兒獎落萊爾富,獎金1,000萬元特別獎中獎號碼為「28089459」、獎金200萬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緯創(3231)去年稅後大賺逾111億元,EPS突破4元,達4.01元。展望今年,因PC業務力拼持平,加上非PC產品線可望有雙位數成長,尤其伺服器業務成長明確,今年合併營收衝兆元大關,且產品結構優化,亦有助獲利率提升。 受惠財報佳績提早報喜,緯創兔年新春交易首日開出紅盤,10點、11點過後分別兩波大單拉抬,助緯創股價不但再度突破30元大關,且站上31元價位,一舉創下波段新高價。 儘管去年筆電市況不佳,但靠著非PC業務的開展,尤其旗下雲端子公司緯穎(6669)營收大增逾五成,令緯創去年營收達9843.98億元,年增率達14.31%,在PC熊市中逆勢刷新紀錄,其中,第四季合併營收共2636.33億元,季、年雙增,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在獲利方面,緯創去年合併營業利益274.58億元,年增67.7%,同步刷新歷史紀錄,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11.63億元,年增6.6%,亦改寫紀錄,EPS則突破4元,來到4.01元。 其中,第四季合併營業利益突破百億大關,達106.8億元,季增56.2%,年增93.9%,再締新猷,歸屬母公司淨利40.77億元,季增10.3%,業外因素年
鴻海電動車事業今年進入量產關鍵階段,足跡遍布美國、台灣、東南亞,據傳旗下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最快會在今年第1季創新版掛牌。
曾在大學擔任大學助理教授的江季芸,2015年替自己規劃退休投資計劃時,同步幫女兒理財。那一年女兒7歲,她將女兒出生以來替她存下來的資金,總共40萬投入股市,7年滾出130萬。女兒每年約有6萬多股息,3年前她將股息和女兒每年存下的零用錢,以每月6000元定期定額投資0056。她期許在女兒大學畢業時,靠著在股市波段操作,滾出200萬的研究所留學學費或是購屋頭期款,或是建立每年發放20萬股利的被動收入。
全台房價飆漲使民眾購屋壓力越來越大,嘉義市去年第3季房貸負擔率僅26.09%,為全台購屋負擔第3輕,顯見房價相當親民。不過隨著建設話題發酵,已有預售屋開價跳上3字頭,讓不少買方更
民視新聞/陳妍霖、鄭筑勻、吳培嘉、黃啟豪 台北報導美國聯準會即將在本周公布利率政策,是會維持鷹派升息?還是放緩升息?備受全球關注,因此各大銀行看準美元強勢地位,開春推出不少高利方案,定存年息最高喊到6.6%,要搶美元投資財。
「台股噴死了!除了水手」、「只剩水手沒賺錢」、「航運就等被ETF踢出!錢回半導體」台股今日大漲,資金回流半導體、航運下跌,成為各界討論焦點。專家分析,台股偏多格式確立,但投資仍然要避開航運族群。
全球海運業2023開春震撼彈,由地中海航運(MSC)與馬士基(Maersk)所組2M聯盟宣布2025年1月將解體,兩巨頭掌控全球高達三分之一運力,市場聚焦漣漪效應。對此,陽明海運總座杜書勤表示,未來兩巨頭若單打獨鬥搶市場令人擔心,直言憂心運價戰;但也可能造成三大海運聯盟重組,改變全球市場生態,都要小心因應。
台北市 / 陳奕寧 林志純 報導 不只便利商店密度傲視全球,台灣的ATM密度,也是全世界最高。但最近因為金管會一紙裁罰,卻意外掀起ATM的后座之戰,國泰世華銀行因為ATM多次當機,被迫暫停申請246台ATM的設置,被老三台新銀緊緊追趕,各家拚ATM數量,除了因為手續費能帶來相當可觀的獲利之外,由於ATM更貼近民眾日常,也更方便銀行行銷其他產品。台灣的ATM密度全世界最高,領錢方便性高,但是小小機台的背後,牽扯的是銀行的版圖爭奪戰,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的最新數據,中國信託銀行設置7046台ATM,是全台最多,排在第二的則是國泰世華的5080台,台新銀行4303台緊追在後,加上國泰世華被禁止新設機台,所以台新有望能迎頭趕上。國泰世華銀行因為ATM多次當機,去年4月被金管會套上,禁設新機台的緊箍咒,246台ATM被迫暫停申請,面臨被老三台新銀,追趕的情況,ATM業務對於銀行至關重要,根據第三季數據,中信銀手續費淨收益,高達89.11億元, 占 了整體獲利的31%,國泰世華銀行則有130.7億,台新銀行光是手續費收益也高達107億元。雖然ATM不是全部手續費來源,但貼近民眾使用機率高,都成為各家銀行在這塊版圖,不能退讓的原因,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說:「透過這個ATM的據點,他爭取到的這些客戶,對於要去推廣他的其他的金融服務的業務,就會比較方便。」除了增加民眾開戶,ATM還能拉升辦理保險,投資等其他業務的業績,中信銀與統一超商合作成為ATM數量龍頭,泰山股權之爭,國泰也參一腳搶買全家股票,也是為了在ATM大戰中攻城掠地,小小一台機器牽動的是金融業的戰局。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