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商億-KY 2022年9月合併營收4.51億元 年增11.71%
日期: 2022 年 10 月 11日
上市公司:商億-KY (8482)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10 月 11日
上市公司:商億-KY (8482)
單位:仟元
南部績優銀行京城銀(2809)今(2)日下午公布5月自結稅後盈餘3.76億元,月增5.6%,累計1~5月每股盈餘1.42元,獲利翻倍增,成長率達112%。
【時報-台北電】台股02日加權指數收16706.91點,漲194.26點或1.18%,總成交值3634.73億元。三大法人買超231.11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82.74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7.26億元及買超30.99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7檔電子股、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6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7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華邦電(2344),買超4萬5080張,長榮航(2618)、仁寶(2324)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2萬4402張及買超1萬7394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廣達(2382)、聯電(2303),其他依序為宏碁(2353)、台泥(1101)、大亞(1609)、台積電(2330)及日月光投控(3711)。其中台積電周四外資轉賣超2903張,今日立馬回頭認錯補貨。 ●外資02日買超前十名: 1.華邦電(2344)收28.50元,漲1.90元或7.14%,外資買超4萬5080張。 2.長榮航(2618)收36.45元,漲0.45元或1.25%,外資買超2萬4402張。 3.仁寶(2324)收28.40元,漲1.10元或4.03%,外資買超1
下周又有二檔新股抽紅包起跑!其中鏵友益(6877)辦初次上櫃IPO承銷,下周二開始申購,每張抽中潛在可獲利2.28萬元,承銷價與市價間報酬率竟高達100%引關注,此外下周一也有耀勝(3207)辦上櫃增資申購,抽中一張也可賺1.9萬元左右。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SCFI貨櫃運價連二漲,根據今(2)日出爐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上漲45.34點至1028.7點,指數重新站上千點關卡,週漲幅擴大至4.6%。其中遠東到美西運價漲幅近二成,遠東到美東運價漲幅逾一成。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846美元,較前一週下跌13美元,跌幅1.51%;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1,638美元,較前一週下跌13美元,跌幅1.51%;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1,666美元,較前一週上漲268美元,漲幅19.17%;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2,634美元,較前一週上漲260美元,漲幅10.95%。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及遠東到韓國每TEU與前一週都持平;遠東到東南亞每TEU則較前一週下跌4美元,跌幅2.33%。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新纖(1409)今股東會通過配息1元,新纖董事長吳東昇表示,新纖期望成為化學程式魔術師,創造出更多有用的材料和產品。外界關注6月9日新光金(2888)改選情況,新纖暨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昇今天對於媒體詢問新光金情況微笑以對,會後快閃離場。 新纖決策委員會副主委羅時銓表示,今年瓶用酯粒進入需求旺季,營運一季比一季好,第4季仍待觀察,而生成式AI與電動車議題正熱,集團中的背光模組與面板廠達輝、友輝(4933)迎戰商機。總經理歐金達表示,泰國合資擴建的21萬噸寶特瓶回收級聚酯粒(R-PET)產線第3季投產,年產值滿載可達70億元,預估今年可貢獻20億元、明年則可望全年貢獻。預計台灣、泰國R-PET產能至今年底合計將達25萬噸。 除了泰國,新纖在越南跟VNPOLY的合作案也順利推進,此外,也評估在美國設立子公司、印尼新的化纖合作案等。 新纖今年第1季後面開始轉盈,5月的化纖稼動率達7、8成,6月可望達到9成,因此預期第2季營收會比第1季好,第3季還會比第2季更好,但第4季還要再觀察。 今纖今天股東會中也順利改選12席董事,當選人包括吳東昇、吳東明、吳昕杰、吳昕恩、洪士鈞
近年來全台房價飆漲,現在就連主要都會區之外的其他縣市,高收入房貸族的佔比也有明顯增加的跡象。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聯徵中心資料發現,2022年除六都及新竹縣市外的其他縣市,高收入房貸族的佔比約為25.3%,相較於2012年的18.4%,提升了近7個百分點,顯見低收入族群買不起房的現象正在向全台擴散。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台南昨天驚傳停電,造成聯電(2303)部分晶圓報廢,而台南的電力自主僅25%,凸顯出電力供應穩定性對於台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對此森崴能源(6806)旗下九崴電力指出,計畫興建的南科天然氣電廠,其空氣品質的監控和排放都有達到標準,也呼籲民眾支持乾淨電廠興建,否則恐將衝擊未來南科業者投資設廠意願。台南市新市區豐華變電所昨日下午設備故障,造成約2萬8159戶受影響停電約6分鐘,南科園區則有電壓下降情形,聯電南科廠部份廠區受到壓降影響,造成部份晶圓報廢且部份機台必須重開,凸顯出電力供應穩定性對於台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據台電110年資料計,台南總用電量約307億度,其中僅有25%電力由台南本地生產供應,其他75%的電力全靠區外供應,台南地區的電力自主性明顯偏低。雖然台南是目前國內再生能源發展最領先的地方,但因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屬於間歇性能源,極欠缺24小時供電、電網穩健兼具備援的基載電力,如天然氣電廠,以支持國家能源轉型2025年燃氣發電占比需達50%的目標。隨著台積電5奈米設廠、南科擴建等工業需求的快速成長,台南地區110年用電量成長居六都第一,光是工業用電就達22
中租控股旗下車貸服務商合迪於今日完成3年期新台幣73.5億元聯合授信案募集。由中租控股兼合迪公司董事長陳鳳龍與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雷仲達代表銀行團簽約,該資金主要用途為償還金融機構既有借款,及充實中期營運週轉金。本次聯貸案由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銀行,並由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臺灣銀行、臺灣土地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全國農業金庫、彰化商業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共同參與。因參貸踴躍,最終以新臺幣73.5億元完成募集。此外,本案將永續指標納入聯貸條件,若合迪母公司中租控股入選「
財經中心/黃笙報導台股在經歷千點飆漲攻破萬六關卡後,連續3個交易日出現微幅修正回落,不過今(2)日大盤在台積電上漲11元的帶動之下,電金傳3大族群同步走揚,加權指數開高走高,最終大漲194點、收在16,706點。分析師丁兆宇指出,台股週線今天寫下連3紅,創下近1年以來的新高點,成交量為3,599億新台幣,無可避免會出現高檔震盪的情形,但可以留意內、外資分別看好的「7大類股」。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全台首家上市的科技大廠光寶科技2016年起進駐楠梓科技產業園區,2023年6月2日舉行聯合營運中心新廠二期工程開工動土典禮,規劃由雲端解決方案、及網通事業部等進駐,一、二期合計將創造超過5,000個就業機會及超過100億元年產值。當日典禮包含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明峰、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與多位民代、業界重要貴賓皆到場祝賀,共同為新廠祈福起鏟。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寶陞(2948)今日舉辦股東常會,由董事長黃楷倫主持,全體股東出席率達88.32%,會中承認2022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和各項討論事項以及盈餘分配案,決議配發每股3元現金股利。黃楷倫表示,今年將以新據點、新產品、上游供應鏈管理整合之三路並進策略,持續擴大在美國市占率。此次股東會亦進行全面改選董事(含獨立董事),由黃楷倫續任董事長,依公司章程規定,票選出董事七席(含獨立董事三席),新當選之董事包括雲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黃楷倫、竹昇有限公司代表人劉國棟、沐盈有限公司代表人鄭弘寬先及林明哲,三席獨立董事則由游張松、蘇上泳、陳聖儒擔任,新任董事(含獨立董事)之任期三年,自2023年6月2日至2026年6月1日。寶陞2022年合併營收22.72億元,年增13.65%,受惠旗下Artisan Hardwood高階地板自有品牌於美國地區業務拓展有成,帶動整體銷售規模持續穩定成長,雖集團持續投入新系列產品市場宣傳與物流運費等,使得營業費用增加,2022年稅後淨利仍達1.4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6.23元。展望2023年下半年,寶陞持續觀察美國整體房市需求對於居家裝修消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華鎂鑫(8087)今(2)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除承認去年財報,同時通過不分配股利;會中也通過授權董事會於一年內以私募方式尋求與國內外廠商技術合作或策略聯盟、引進價值投資人。今日股東會後隨即召開董事會,通過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50萬股以留用人材;同時亦通過辦理現金增資800萬股,預計募集2.56億元,以償還借款及充實營運資金。華鎂鑫預期今年營運將持續成長。華鎂鑫去年全年合併營收為2.05億元,年增295.10%,主要成長因跨足再生能源案廠開發及技術服務收入、統包工程收入認列等貢獻所致;稅前淨利為4886.4萬元,年增300.63%,稅後盈餘3737.9萬元,每股盈餘(EPS)為1.29元,轉虧為盈;為彌補以往虧損,股東會決議不分配股利。華鎂鑫退出光碟片後,轉型發展再生能源事業,並已多方面布局開拓電廠專案,包含漁電共生太陽能案廠、農電共生案廠、儲能案場,以及綠電銷售等,電廠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123MW,未來各項成果亦將陸續展現。今年前四月累積營收3048.7萬元,年增率28.65%。華美鑫表示,目前主要建置電廠有台南七股漁電、屏東漁電及桃園儲能三大案場,漁電案場預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著眼於產學合作共同培育專門人才為強化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機制,大仁科大力邀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與大樹藥局(6469)創辦人兼董事長鄭明龍加入董事會,啟動產學聯盟發展模式。楊弘仁同時成為大仁科大新任董事長,未來將挹注敏盛醫療體系資源協助大仁科大發展產學聯盟,培養優秀人才。大仁科技大學位於屏東縣鹽埔鄉,創辦於民國55年3月,以藥專起家,於88年改制為大仁技術學院,94年8月升格為大仁科技大學,目前仍是台灣唯一擁有藥學與護理學系的科技大學。著眼於產學合作共同培育專門人才,在台大與輝達聯手打造AI大學中心的啟發下,大仁科大力邀楊弘仁與鄭明龍兩位優秀的業界領袖加入董事會,啟動產學聯盟發展模式。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盛弘醫藥(8403)董事長楊弘仁,集團旗下擁有敏盛醫院、哈佛健診、躍獅連鎖藥局等企業,以楊弘仁在醫療產業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領導能力,他的加入,將為大仁科大的創新和大健康生態系統帶來更多的專業知識和視野。大樹藥局在全台已逾309家門市,近期也成立大樹寵物事業部,與大仁科大寵物美容照護系發展緊密結合。楊弘仁表示,國內護理人才荒問題頻傳,擔任大仁科大董事長之後,將會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日親赴中鋼(2002)視察,參觀研發成果及鋼化聯產先導工場,對於中鋼帶動關連性產業發展及投入國防產業用鋼研發予以肯定。總經理王錫欽指出,中鋼在營運、生產及設備等三大領域規劃智能化系統,已完成133項公司級專案,年效益達12億元。董事長翁朝棟表示,中鋼今年成立「數位轉型推動小組」,導入先進數位科技、開發及應用各種智慧化方案,精進生產、維護、品管、銷售等各項作業,優化流程及商業模式,提升公司產銷設施及經營管理韌性。王錫欽以「高值化精緻鋼廠與數位轉型」為主題進行簡報,他表示,2020年中鋼貳號高爐大修時於爐內建置智能化感測器及引進AIoT技術,啟動煉鐵智慧中心27項智慧模組,每年減排溫室氣體1.134萬公噸。中鋼依客戶需求及產業趨勢開發具高技術含量、高獲利能力及高產業效益之精緻鋼品,包括高值手工具鋼、跨世代車用鋼及超能效電磁鋼等,其超能效電磁鋼採用中鋼自行研發之自黏塗膜技術,更能強化該鋼種具備之低鐵損及高磁通特性。鄭文燦表示,中鋼開發的薄頂規電磁鋼片可做為電動車馬達用鋼,輕量化高強度汽車用鋼可大幅減輕車體重量。此外,中鋼投入國防產業用鋼研發,包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在日本央行不急於改變現行超寬鬆貨幣政策,以及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美債上限的提案後,日經指數2日繼續攀高,最後收31,524.22點,漲376.21點或1.21%,創1990年7月以來最高,同時,周線也漲2%左右。東證收2,182.7點,漲33.41點或1.55%。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指出,沒有設定實現2%通膨目標的時間表,但會努力儘快實現。因此,日本通膨在未來可能不會大幅下降,實現2%目標也需要時間,若按照設定的底線,基本上不會超過10年。 個股中,軟銀飆升4.3%,市場臆測旗下矽智財事業ARM,可望因人工智慧題材而受益。至於類股方面,造紙業者和運輸設備漲幅較大,大漲超過2.6%。不過,海運類股比較不理想,大概收在平盤附近。 分析師認為,日經指數近日一直在漲,但之前是上漲的家數要比下跌的要少。不過,現在有所改變,因為買盤開始分散,不再集中,故上漲的家數也漸漸變多。
台新金控子公司「台新創投」今年5月初挹注新台幣1.6億元,取得全盈支付金融科技13.7%股權、成為第三大股東,帶來強強聯手新契機。台新銀行表示,近期更攜手「全家」旗下全盈+PAY,推出電支微金融服務「Richart全盈貸」,首創信貸款項直接撥入電支帳戶(限貸款金額新台幣5萬元以下),拓展多元金融服務潛力。
【時報-台北電】美股收高,台股回過神,午盤指數暴漲逾200點,突破16700點再創超過1年高點,隨後維持在高檔震盪,終場上漲194點,報16706點,成交量3599億元,本周上漲201點、周線連3紅。今日外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買超182.8633億元,投信買超17.2584億元,自營商買超30.9853億元,三大法人買超231.10億元。 外資本周以來5個交易日共買超562億元,僅昨日小賣38.01億,今日轉買182億元,6月隨之轉為買超144億元,且三大法人齊買,整體多頭走勢不滅。 台股今日發動多頭攻勢,族群輪動快速,台積電強勢開高,成功重回5日線,上漲11元,漲幅1.99%,點火AI、重電題材,華城(1519)、亞力(1514)飆漲停。 戴爾財報報佳音,加上輝達(NVIDIA)大漲,AI再度發熱,散熱廠雙鴻(3324) 水冷散熱搶下輝達訂單,漲幅超過6%,宏碁(2353)帶動換機潮亮燈漲停、緯創(3231)持續強勢,今日成交量達23萬張,占成量排行榜第二。 市場聚焦今日台灣晚間將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人數變化及失業率。近期值得注意的是,短線有股東會、5月業績以及AI題材持續熱門,還有電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受到通膨趨緩以及經濟出現正成長尚未走向衰退的雙重激勵,韓股2日開高走高,且重登2600整數關卡,收在2,601.36點,漲32.19點或1.25%。同時,韓元走升,外資買超3740億韓元。 韓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曾在去年7月達到近24年高峰6.3%之後,便開始一路下滑。韓國政府2日表示,自4月上漲3.7%之後,當地5月CPI年增率只有3.3%,不僅連4個月趨緩,漲幅更是自2021年10月以來最低。 韓國央行2日表示,今年首季GDP為0.3%,與先前預估值一樣,主要是民間支出成長,填補了出口孱弱的缺口。韓國央行指出,上季經濟成長可以負轉正,是因為民間支出表現不俗,像是個人支出季增0.6%,建築方面的投資更是增加1.3%,政府支出相對較弱。 權值股大都上揚,三星電子漲1.83%,化學大廠LG Chem飆升4.95%,現代汽車也漲1.01%。韓元兌一美元在1305.7價位附近,韓元升值15.9元。
台灣浩鼎生技(以下簡稱浩鼎)今(2)日發布重大訊息,原本由浩鼎董事長閻雲所兼任的執行長一職,經董事會決議,將委任全球知名藥物法規專家、前BMS(必治妥施貴寶)集團副總裁王慧君博士擔任;同時,王慧君也將兼任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