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台肥 2020年6月合併營收7.58億元 年增-16.59%
日期: 2020 年 07 月 10日
上市公司:台肥 (1722)
單位:仟元
【時報-台北電】台股封關倒數三周,是否抱股過年,哪些個股值得抱股?成為投資人近期的熱門話題。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給出封關前交戰守則,即是漲破萬六、跌破月線及前高14,427點則降低持股;至於抱股的標的,建議以晶圓代工台積電、電動車鴻海、5G聯發科相關的個股及ETF為主。 台股2月5日即將封關,直到2月17日新春開紅盤止,將有長達七個交易日休市,由於15日一度挑戰萬六後未果並爆量留下長黑K棒,封關前的台股表現頗受投資人關注,是否抱股過年的討論也提前引燃。 吳文彬表示,美股技術型態強勢、資金寬鬆,20日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任,新政府延續川普的偏多心態明顯,美股後市展望無虞。同時,弱勢美元持續加上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表態2023年前不會升息,在美股未有重大利空出現前,建議投資人續抱台股。 廖繼弘則說,台股15日衝高萬六時,所有技術指標顯示過熱而出現壓回,尾盤降溫至15,600點,此時台股已安全許多,且基於日、周及月指標高檔鈍化,將會再攻一波,看好半導體、5G、電動車及伺服器相關題材。但廖繼弘也提醒投資人,封關前台股指數如果又攻至萬六,建議降低部位。 吳文彬則給出三大參考建議,第一、台股是否在封關前守住2020年12月9日最高點14,427點及月線。第二、成交量不能再爆出4,500億元警示大量。 第三為丙種開始收回資金,預計未來兩周為高峰期,若封關前最後一周從2月1日開始,台股符合第一及第二條件,建議投資人可抱股過年。 吳文彬還說,投資布局可考慮台積電比重偏高的ETF,如富邦科技這檔ETF的台積電權重達72%;最老牌的元大台灣50(0050)及國泰台灣5G+(00881)等也可留意,此外,以鴻海為首的電動車相關供應鏈也值得參考。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認為,台股漲幅已大,許多壽險、產險或銀行等金融機構,會先行獲利了結來保持績效,另外,丙種資金交易的主力也會規避長假風險及利息成本,預計封關前會有賣壓,主力色彩濃厚的個股不建議抱股過年;但晶圓代工及5G概念股,因長線看好,可抱股過年,甚至在封關賣壓湧現時,可考慮逢低買進。(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王淑以/台北報導)
為因應綠電投資的資金需求,並顧及財務的健全,台電提高2021年預定發行公司債規模,總發債金額將突破千億元。台電表示,供應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等綠電設施的投資資金,是新年度發債的主要目的之一,預估發債金額將高於2020全年的84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據櫃買中心統計公...
台積電在15日開盤後來到625元高價,帶動台股大漲逾300點,突破1萬6千點,造福不少投資人,但在這波漲勢之中,有網友分享放空台指、聯電,導致賠了120萬元,引發網友熱議。
[新頭殼newtalk] 台股近一周在權值股王台積電帶領下,一度攻破萬六關卡,加權指數最高來到16041點,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從201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算到現在,台股加權指數共上漲3619.25點,漲得不可思議,喊會崩盤的人愈來愈多,但他進一步指出,其實台股加權指數的漲幅是由5家公司創造的。 謝金河表示,台積電的625元,台達電325元,聯發科899元,都是歷史天價;聯電的51.9元是2002年以來最高價。蹲很久的鴻海,這回靠著電動汽車題材,一口氣大漲到119元。鴻海在元月大顯神威,已大漲23.5元,漲幅25.54%,讓投資人跌破眼鏡。鴻海及台積電應該是今年推高指數到16041最大的功臣。 謝金河指出,這5檔重量級權值股,總共拉升加權指數2709點,而台股有948家上市公司,換句話說,剩下的943家上市公司才合力拉升910點,占大盤上漲的指數比重僅25%,可以看出台股有近500家的公司股價根本沒有漲,最慘的是大立光從5000元跌至2860元,跌幅42.8%;台泥19年底是43.7元,現在是41.95元,幾乎紋風不動。 謝金河認為,這個現象有如美國FAAMG加上Tesla,Nvidia及Netflix拉升道瓊工業指數,Nasdaq及費城半導體指數,背後代表的是不均衡的世界,及產業競爭集中化的現象。 謝金河強調,股市大漲,喊著要崩盤的大師或專家愈來愈多,台股只要盯住率領指數大漲的超級5大企業即可,那些躺著的企業,不太容易崩盤!這是台股的真實世界?更多新頭殼報導王浩宇被罷免成功 作家:是民主手段 效應卻反民主范雲力挺黃捷 呼籲:不要讓罷免案過關!
台灣中油今天宣布,18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各調漲新台幣0.3元及0.1元,這也是從去年11月30日至今,連續第8週調漲。
【時報-台北電】弱勢美元、科技戰轉單發酵、台積電訂單滿載、電動車狂潮等利多匯聚,推升台股2021年開年不斷走揚。市場人士表示,這一波台股的好表現,外資回補為最大力道來源,隨著熱錢匯入,可關注外資元月掃貨、技術面表現強勢、產業趨勢看好的個股,計有南亞、友達、日月光投控、鴻海等16檔。 1月以來,外資回補集中市場金額高達579億元,是推升台股上漲883.86點的大功臣。但市場專家指出,光一檔台積電就貢獻台股603.39點,占了68.26%比重,獨領風騷,參考2020年7月28日台積電漲多之後,修正時間長達三個月的經驗,15日創高後拉回,恐將進行整理一段時間,因此接下來外資的資金部位,將朝向其他哪些個股外溢,是目前市場關注的重點。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建議投資人,選股方向可朝外資本月布局個股的動態來進行篩選。 彙整法人的意見,挑選2021年來外資周周買超、股價技術面強勢的個股,計有鴻海、友達、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子、頎邦、仁寶、欣興、金像電、景碩、致伸、南亞、偉詮電、中鋼、晶技、南茂、智原等16檔個股。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外資本月偏好的個股中,有轉型為電動車供應鏈的鴻海,5G與高速運算推升IC封測日月光投控,受惠5G、WiFi 6及電源管理IC訂單熱絡的測試大廠京元電子,產能吃緊的ABF載板的欣興、景碩,以及伺服器供應鏈相關的PCB廠金像電,電聲元件大廠致伸,傳產股中的南亞及中鋼也入榜。 南亞挾著轉投資南電及南亞科的業外進帳,及2020年第四季本業獲利創2013年以來高峰,獲得外資調升買進評等,由於油價走揚,石化產品利差優於預期,電子材料部分受惠5G、高速運算、人工智慧等需求強勁,南亞2021年獲利可期。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弱勢美元讓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外資從2020年11月以來轉偏多台股,到2021年1月外資偏愛的個股除了新轉向電動車鴻海外,PCB及IC封測股再度重回外資懷抱,投資人可留意台股漲多震盪後逢低的布局時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王淑以/台北報導)
比特幣在今年1月初創下歷史新高41,962美元後,持續高檔震盪,也帶動國內顯、板卡概念股一波漲勢。然而,當比特幣題材持續發酵的同時,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傳出庫存短缺消息,法人指出,國內板卡三雄華碩、技嘉和微星可望優先受惠,隨著市場庫存緊缺,板卡大廠也將陸續調整出貨策略,提高市場售價,漲幅可能達2成。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個人部落格發文,認為疫情的死灰復燃和疫苗注射進度慢過預期,都指向經濟需要經歷二次探底才能進入真正的復甦。市場試圖跳過第二次探底,直接反映經濟復甦的前景,就是目前股價不得不
由於加權指數周五收得並不好看,帶量長黑破5MA,回測機率提高,投資人自身持股比例和現金水位要配置好;另外下周會有Intel的盈餘會議,關注外包消息是否證實,雖然外包對台積電是利多,但要慎防利多出盡的可能。
【時報-台北電】市場利率那麼低,錢放在銀行,利息收入少得可憐,因此不管股市有多熱,配息固定收益基金始終是熱銷基金。據境外基金觀測站資料,截至2020年11月底為止,從新冠疫情後低檔反彈以來,國人淨申購境外基金前十名中,有六名為具有配息機制的固定收益基金。 淨申購第一名為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從2020年4月1日以來至11月底為止,國人淨申購了365億元,且持有占比已達54%。 至於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基金是台灣第一大基金,雖淨申購金額107億餘元排第三,不過,九個月期間,國人申購金額及贖回金額都超過千億,投資人自3月至11月底申購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基金達1,110.79億元、贖回了1,003.05億元,顯見該檔投資人有多重目的,有些人為月配息,有些投資人在賺取價差,使得進出該基金累積金額相當大。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固定收益基金外,新冠疫情之後,投資人申購境外股票基金資金也明顯增加中,其中貝萊源能源基金淨申購金額高達132.53億元,更居新冠疫情後國人淨申購境外基金金額第二名,而且台灣投資人持有該基金的占比也提高至35.04%。 基金業者表示,貝萊德能源基金近一年波動相當大,頗符合台灣人喜好波動的胃口,2020年3月中下旬時,該檔淨值曾跌至7.04美元,隨油價波動,到6月8日時,淨值拉升到12.91美元,之後隨油價走低,10月28日又跌到8.48美元,才幾個月,淨值元月15日再漲到13.02美元,不少投資人已將該檔基金當做股票操作,進出該基金賺價差。 除貝萊德能源基金外,具中長期多頭趨勢且績效佳的科技基金等漸受投資人青睞如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摩根美國科技基金、摩根美國智選基金、摩根士丹利環球機會以聯博永續主題基金等淨申購金額正在累積中。(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台泥(1101)2020年營收小幅衰退,上周股價回檔修正,上周五收41.95元,跌破42元短期底部。短線上股價雖已跌落所有短均線之下,不過月、季線趨勢仍處於平穩向上,且9日KD值趨線已趨於長期低點,短期應會在低檔交叉開始走揚,加上下跌仍有買盤,預期中長期底部40.5元應有支撐,市場認為,短期股價應會在中長期底部之上進行震盪整理。 2021年營運在本業持續擴充下,預期仍有成長空間,加上包括發電、廢棄物處理、綠能等事業,可望為營收獲利加添動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延壽)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頻頻挑戰28元關卡,八家壽險公司推薦「不能錯過」的16張美元利變壽險,2021年元月的宣告利率都在2.8~3.2%之間,保戶依預算、投保目的,決定要「保障型」還是「理財型」,可兼顧壽險保障、資產增值,甚至是世代傳承。美元保單已成壽險主流商品,壽險業者分...
當要保人購買了人壽保險,卻發生重大傷殘,導致失能,無力再繳保費,依照規定是可以「保費豁免」的,但如果已經繳了整年度的保費,是否該退費?「保險消費者權益促進會」顧問王唯指出,12年前台中地院已有判例,法官判決溢繳的保費應該全數退費,可是,絕大部分的消費者不知道自己權益,如果不主動要求退費,多數保險公司會裝傻,你不去索討,他就不會給。
素有國民ETF之稱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近日公告2020年度第二次預估配息金額,每單位預計配發3.05元現金股利,合計上半年度配息金額0.7元,預估2020全年度配息金額共3.75元,法人建議,長期持有將更有機會取得較多資本利得與配息金額,拉高總報酬率。國內存股族偏好獲利表...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17日電)半導體產業正旺,台積電法說會釋出利多,股價自去年低點迄今大漲1.5倍,台灣指數公司推出台灣半導體指數,盼未來成為「台灣的費城半導體指數」;但初期目標仍是提供投信業者發行指數股票型基金。
過年將至,各大飯店搶攻圍爐商機,大廚們紛紛發揮巧思,開發創意年菜。就有飯店業者選用墨魚汁淋在東坡肉上,創造出蘇東坡的墨筆,再度揮灑在佳餚上的意象。飯店業者透露,今年因為疫情衝擊,民眾都選在家鄉過年,年菜業績至少成長2成以上。熱鍋好的黑色墨魚醬汁,緩緩淋在,滷了4小時的東坡肉上,陣陣鹹香撲鼻而來,彷彿蘇東坡的墨筆,再度揮灑在佳餚上,飯店大廚發揮巧思,正式點燃,過年圍爐商機。另外軟殼蝦酥炸、 橘紅色四川乾燒炸蝦,喜氣又應景。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農曆春節倒數一個月 業者紛搶攻年菜市場迪化商圈推自煮禮盒 高檔年貨難得跌價年前不忘公益 傅子純.邱子芯認購年菜助憨兒
【時報-台北電】欣興(3037)自2020下半年來受惠載板產能吃緊題材,股價節節攀升,尤其近期晶片大廠不斷推出新品搶市,新產能開出不及,載板仍舊供不應求,市場看好欣興做為載板大廠,即使日前發生意外,但仍是此大趨勢的受惠者,三大法人大力買超、市場買盤也同步力挺下,欣興上周躋身進入百元俱樂部,周線收在100元整。 法人表示,目前幾家載板廠上半年訂單能見度相當明朗,各載板廠稼動率居高不下,樂觀看待欣興在載板旺盛的需求帶動下,2021年業績將保持強勁的成長態勢。(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王賜麟)
國際大廠思科 (CSCO-US) 將在台灣林口新創園區打造亞太區第一個軟體應用開發中心,預計農曆年後啟用,將邀集台灣軟體及新創業者加入,朝軟硬體整合,未來也計畫帶領台灣新創前進國際市場。
線上網路遊戲日新月異,也衍生出以遊戲寶物交易為業的寶物商,許多玩家會透過知名網路遊戲交易平台「8591」購買虛擬寶物或遊戲幣,再至便利商店繳費,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代收後,費用再匯給寶物商。一名黃姓寶物商遭國稅局追討106年的營業稅和營利事業所得稅,金額高達729萬,...
【時報-台北電】新光金控(2888)2020全年稅後淨利143.37億元,年減13.6%,EPS為1.11元。新光金指出,2020年最後二個月共虧損逾54億元,但新壽全年稅後獲利仍有71.24億元,至於新光銀行全年稅後獲利59.38億元,年成長7.5%,元富證券受惠台股大行情,經紀收益大增,全年稅後賺18.96億元、創歷史新高且年成長近23%。 新光金15日收在8.55元,成交量達44,180張、成交金額達3.8億元,近五日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4,123張,其中,外資賣超14,801張、投信買超47張、自營商買超631張。(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魏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