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南亞科董事會決議112年度資本支出預算案
日 期:2023年02月22日
公司名稱:南亞科 (2408)
主 旨:南亞科董事會決議112年度資本支出預算案
發言人:李培瑛
說 明:
1.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日期:112/02/22
2.投資計畫內容:10奈米級製程技術量產、新廠、研發及一般性等資本支出
3.預計投資金額:112年度資本支出預算以不超過新台幣185億元為上限
4.預計投資日期:不適用
5.資金來源:自有資金
6.具體目的:配合營運需求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日 期:2023年02月22日
公司名稱:南亞科 (2408)
主 旨:南亞科董事會決議112年度資本支出預算案
發言人:李培瑛
說 明:
1.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日期:112/02/22
2.投資計畫內容:10奈米級製程技術量產、新廠、研發及一般性等資本支出
3.預計投資金額:112年度資本支出預算以不超過新台幣185億元為上限
4.預計投資日期:不適用
5.資金來源:自有資金
6.具體目的:配合營運需求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時報-台北電】台塑四寶將在10月11日業績說明會,公布第三季自結獲利。第三季油價強彈衝破90美元,布蘭特原油一度攻抵96美元高價,烘托塑化報價回穩攀揚,台塑四寶營運復甦活絡增溫;台塑化、台化更因掌控煉油及石化上游、芳香烴營運,獲利轉機爆發,成為集團獲利告捷焦點。 據悉,台塑化因煉油價差大幅拉升,加上第二季原料在途、庫存跌價損失回沖增添利益,烯烴事業月虧損也改善、回落至10億元內,營運揮別第二季虧損陰霾,第三季獲利超越上半年,展現翻倍躍進態勢;法人推估,單季稅前盈餘有望上看190~200億元,推升前三季EPS達2元水準,勇奪集團獲利冠軍。 影響所及,台塑、南亞、台化認列投資收益大吞補丸,台化也在本業翻轉躍進及股本相對較小條件下,第三季EPS有機會名列集團亞軍。 展望後市,台塑化認為,第四季石化行情大好仍顯不易,但可望比第二、三季持穩提振。油價短線仍可維持強勢走堅態勢;即使波段漲幅已多,且第四季中旬旺季結束、需求趨緩,恐面臨拉回壓力,但產油國減產持續,預期下檔80~85美元有撐。 沙烏地阿拉伯延長額外減產每日100萬桶至年底,加上俄羅斯原油出口日減30萬桶也延長至年底,全球供需短缺及庫存
【時報-台北電】全球經濟疲弱影響車市,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統計,上半年車載面板不如預期,前裝車載面板出貨輛約8,734萬片,僅小增0.6%,預期全年車載面板出貨約1.8億片、年增率僅約1.2%。車載面板市場競爭加劇,龍頭廠天馬上半年出貨持平、市占率約15.6%,日本顯示器、友達上半年出貨維持成長,市占率分別為15%、12.9%緊追在後。 群智咨詢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球汽車整車銷量約4,210萬輛,年成長11.2%,但仍低於2021年上半年同期。由於上半年車載面板不如預期,而且供應鏈去化庫存,上半年全球車載面板前裝市場出貨約8,734萬片,僅小增0.6%。 從面板供應商來看,天馬積極投入,並且不斷升級智慧座艙解決方案,上半年車載面板出貨約為1,360萬片,與去年同期持平,以15.6%的市占,排名市場龍頭。 日本顯示器收斂手機業務,增加車載產品投入,在歐洲及日本客戶銷量增長帶動下,上半年出貨規模約為1,310萬片,年增6.6%,以15.0%的市占、居前裝市場銷量第二位。友達車載面板出貨規模約1,126萬片,年增11.0%,市占12.9%、位居第三位,並在車載顯示領域不
[NOWnews今日新聞]竹北地政事務所公布112年第二季實價登錄資訊統計分析,其中建物移轉棟數部分4187棟,較2年前110年第二季8891棟相比,形同腰斬,而住宅大樓平均單價為37.2萬,較110...
【時報-台北電】美國國會9月30日緊急批准一項臨時撥款法案,並送交總統拜登簽署成法,令聯邦政府暫時躲過停擺危機,得以維持運作45天至11月17日。美國政府關門危機暫時解除,可望令長債殖利率回落,並為美國股市帶來轉機。 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30日以335票同意、91票反對的票數通過此撥款法案,民主黨占多數的參議院隨後以88比9票數批准通過,並趕在午夜截止期限前送交拜登簽署,令聯邦政府十年來第四次停擺危機暫時落幕。 此法案剔除對於烏克蘭的援助,原因是愈來愈多的共和黨議員表達反對立場,但將聯邦災害援助經費增加160億美元,後者符合白宮期待。 拜登表示:「這對於美國民眾是大好消息。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允許美國中斷對於烏克蘭的支持。」 經過多日紛擾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擱置黨內保守派大幅削減支出的要求,轉而依靠民主黨議員通過他提出的新法案。這可能導致他的議長職位岌岌可危,共和黨強硬派早已揚言要對他發起罷免行動。 9月向來是美股表現最糟的月份,今年也不例外。數據顯示,道瓊工業指數9月累跌3.5%,創今年2月以來最糟月度表現,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月跌幅分別達4.9
【時報-台北電】造紙族群把握兩岸雙節效應,啟動「小步慢漲」模式,衝刺第四季營運。正隆(1904)、永豐餘(1907)、榮成(1909)表示,台灣市場受疫情、景氣影響相對小,是工紙三雄重要獲利支撐,隨第四季節慶需求備貨增溫,價量穩中看增;大陸救經濟刺激內需,9月以來大型陸廠吹「漲」風,也帶動下游補庫存,逐步墊高紙價,可望改善獲利表現。 大陸龍頭紙廠從8月底試探性漲價,到9月以來獲得中小型紙廠響應全面性漲價,粗估漲價函至少連發五~七次,每回漲幅每噸人民幣50~100元,且漲價紙種更多,最新一波漲價更搭配停機檢修,透過減少供給支撐漲勢,雙管齊下。 最新一波是東莞玖龍、廣東山鷹等多家大型紙廠宣布,在十一長假期間部分停機檢修,且在長假後10月7日起每噸再漲人民幣50元。法人表示,此舉可以壓縮短期廢紙採購成本,同時刺激原紙出貨。 工紙三雄目前營運範圍涵蓋兩岸,正隆、永豐餘更在越南建置第二基地。正隆表示,台灣內需市場可望在第四季節慶商機帶動下漸入佳境,至於大陸、越南預估最快要等到明年農曆春節逐漸回溫。 另外,國際漿價上漲,目前長纖紙漿每噸約680美元、短纖紙漿每噸回升至580~600美元,主要來自上
【時報-台北電】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9日法說會未演先轟動,外資本次在三周前就啟動後市預測吸睛大作戰,堪稱史上最「早鳥」,摩根大通證券才提出2024年極保守的年增15%預期,高盛證券旋即力挺,台積電明年營收成長將高達24.4%,逆勢升股價預期至685元。 另一方面,光學族群股王大立光有可能與上一季一樣,早台積電一周時間、於12日召開法說會,也會提供下游電子產業景氣指引,市場準備開始關注。 儘管台積電連續九個交易日遭外資調節,合計賣超11.75萬張,所幸近二個交易日賣超力道縮減,且股價出現止穩跡象。外資圈人士說,研究機構本次之所以早早就端出台積電營運預期,主要原因在於,一來這是台積電2023年最後一場法說,可望針對2024年上半年營運給出較具體方向;二來全世界都在緊盯半導體產業循環與AI發展,台積電釋出的風向球將發揮引導作用,外資圈備戰步調自然大幅提前。 高盛證券估計,新台幣相對美元的匯率每變動1%,對台積電毛利率將造成0.4個百分點影響。考量新台幣兌美元仍在貶值中,對台積電第三季毛利率展望提供緩衝,也可部分抵銷3奈米製程放量過程中造成的毛利率稀釋,推測單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分別是53
【財訊快報/陳孟朔】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坦言,除政府停擺外,油價高企和美國汽車工人長期罷工的機率,均有可能對當地經濟前景構成風險。並提到房價上升有可能推高市場租金,房屋問題將會是未來幾季通膨能否取得進展的關鍵。 古爾斯比9月28日發言提到,美國經濟前景的風險包括油價、美國汽車工人長期罷工的機率,以及政府停擺的破壞性,又認為中國經濟放緩也有可能影響美國經濟。但他依然相信Fed會將通膨回歸2%目標的目標水準,並且有機會在不經歷衰退的情況下實現目標,亦即經濟軟著陸。 他估計,房地產將是未來幾個季推動通膨的關鍵,上升的樓價可能推高市場租金,並提醒市場,工資升幅通常落後於物價,故不應使用短期波動來預測通膨。
[FTNN新聞網]記者高麗玲/台北報導台股上周持續震盪,上周小漲9.26點,漲幅近0.06%,收在16353.74點,周線由黑翻紅。據證交所公布籌碼動向,三大法人上周(9/...
MoneyDJ新聞 2023-10-02 06:07:04 記者 蔡承啟 報導協助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 Technology)在日本打造「1γ(Gamma)」DRAM產線,日本經濟產業省傳出將對美光日本廣島工廠(見圖)補助1,920億日圓、導入生產次世代DRAM所必須的「EUV(極紫外光)」微影設備。 綜合日本媒體9月29日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將對美光位於日本的廣島工廠最高補貼1,920億日圓。美光計劃在2026年左右利用廣島工廠生產最先進(次世代)DRAM產品、而預估該筆補助金將用來協助美光導入生產最先進DRAM所必須的EUV微影設備。經產省預估將在10月上旬正式公佈上述補貼方案。 據報導,為了研發、生產次世代DRAM產品,美光已於日前(5月)表明,包含廣島工廠在內、今後數年將在日本最高投資5,000億日圓,而經產省為了對美光上述投資計畫提供援助、考慮對廣島工廠的設備投資補助1,920億日圓。廣島工廠目前生產美光先進DRAM產品,且美光正在台灣據點著手進行次世代產品「1γ(Gamma)」DRAM的生產準備,而藉由美光上述投資、也將讓日本據點可生產1γ DRAM產品。 報導
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證券,近期發布最新的亞太投資策略報告,提到台股充斥利空因素,包括中小型AI股趨於疲軟,外資續賣等,因此將台股評級從「中立」降到「劣於大盤」,成為今年第一間降評台股的外資,不過卻有不少網友吐槽,說野村證券的報告出了名地不準,笑稱要把它當成反彈訊號。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時報-台北電】前三季國內基金投資人追捧收益題材,加上ETF市場百花齊放,帶動境內基金總規模突破6兆元大關,拉開與境外基金的差距,因市場投資氣氛偏樂觀,第四季新基金募集熱度不減,10月起至少有七檔新基金準備開募,具成長與收益題材的台股配息ETF,及投資等級債基金仍是焦點。 根據統計,10月將展開募集的投信新基金包括復華投信、大華銀投信主打短年期投資等級債,及中信投信、野村投信、台新投信等推出台股ETF基金,分別聚焦在高成長、中小型、新科技等題材。還有11月初將募集的為第一金投信全球永續影響力投資多重資產基金。整體以訴求成長的台股ETF基金、收益穩健的投資等級債基金、有效分散風險的多重資產基金,為新基金主軸。 復華投信表示,升息循環接近尾聲,投資等級債兼具債息,與資本利得的雙重收益機會,建議可透過升級版、也就是設有提前結算機制的機動到期債券基金,掌握債市甜蜜點投資契機,並降低未來利率不確定的投資風險。 今年最火紅的台股高股息ETF基金,持續是投信10月新基金的焦點之一。中國信託投信將推出首檔台股純高股息加上月配ETF基金,且預定10月中就開始展開募集。該ETF追蹤指數是台灣優選成長高股息
MoneyDJ新聞 2023-10-02 06:07:12 記者 李彥瑾 報導聯準會(Fed)首選通膨指標增幅放緩,出現通膨緩解的跡象,9月29日,美國公債殖利率自高點回落,但受Fed鷹浪再起影響,30年期利率公債殖利率寫下14年來最大單季漲幅。 MarketWatch報價顯示,紐約債市29日尾盤時,對Fed利率政策較為敏感的2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2.5個基點至5.046%;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2.4個基點至4.572%,前一日觸及今年次高水準;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1.9個基點至4.709%。(註: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現反向走勢。) 道瓊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顯示,今年第三季,30年期公債殖利率漲幅85.6個基點,為2009年3月以來最大單季漲幅。2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第二季及第三季均上漲近100個基點或以上。 美國商務部9月29日報告,美國8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 index)月增0.4%,創七個月來最大增幅,主要因汽油價格大漲,年增率從7月的3.4%擴增至3.5%。 不過,Fed最偏好的通膨指標,也就是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後的8
【時報-台北電】券商力挺台股,前八月加碼台股約782億元,成今年台股上攻要角,國銀與券商加碼台股仍逾千億元,且國銀成為「買債王」,前八月狂掃8,849億元,但壽險8月賣股又賣債,為撐獲利與籌措現金。 台股8月經歷央行年會、大陸房地產爆雷、AI股熱潮消退等而震盪劇烈,回檔近3%,銀行、壽險決定入袋為安。壽險台股部位市價約1兆7,786億元,單月減少951億元,計入台股下跌,估月減碼台股約393億元,壽險6月、7月逢低加碼,尤其6月多加碼科技股、電子類股,8月領完股息後,從台股先獲利了結,前八月已減碼1,031億元。 國銀上半年加碼台股790億元,但7月、8月共減碼528億元,除大幅加碼後調整持股,也是趁領完股利先獲利了結,8月底投資股市成本約4,771億元,持股市值7,195億元,未實現潛在資本利得達2,424億元。 券商自營部位續逢低加碼,前八月已經累積加碼782億元,至8月底投資成本約1,216億元,加計持有國外股票部位,總持股部位約1,247億元,前八月增792億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戴瑞瑤/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國外消息: 1.美企Q3併購規模,傲視全球 全球企業併購活動沒太大起色,但美國併購數量卻回升,讓交易商看好短期內併購市場持續復甦。Dealogic資料顯示截至28日為止第三季,全球併購交易額從去年同期7,381億美元下跌至7,174億美元,年減2.8%。但美國交易金額飆升至3,565億美元,年增35%,比重占全球約一半,高於往常水準,也抵消歐洲與亞太交易額各跌31%和9%的不利影響。 2.巴拿馬運河乾旱,再降通航上限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9月29日宣布,從11月1日開始把每日通航運河的船舶數量上限,由8月的32艘再降低至31艘。因乾旱氣候導致補充運河的水量減少而令其水位下降,必須進一步限制通航量來因應。 3.LVMH執行長疑涉洗錢,遭法檢方調查 據法媒《世界報》(Le Monde)引述消息報導,法國巴黎檢察官正在調查法國精品巨擘LVMH集團執行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與俄羅斯商人薩基索夫(Nikolai Sarkisov)之間的多筆房地產交易是否涉及洗錢。 4.掉期交易未盡監管責任,美三金融機構遭罰鉅款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近日要求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2.268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2.3分,成交值為7.16億美元。 2.集中市場28日融資增為2294.45億元,融券增為353307張。 3.集中市場28日自營商賣超18.11億元,投信買超33.72億元,外資賣超77.49億元。 4.國巨(2327)繼第二季合併德國賀利氏高階溫度感測事業部後,第四季將與法國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合併報表,2024年可望完整認列感測元件逾百億營收,國巨將於明年首季端出全新產品組合,橫跨被動及非被動元件事業,感測元件將居第五大產品線,營收占比上看10%。 5.藥華藥(6446)1日公告,與藥明生物(Wuxi Biologics Ireland Limited, 下稱WuXi Biologics)簽訂授權合約,取得某髓系免疫檢查點候選抗體序列全球專屬授權,進軍全球免疫檢查點抗體市場,瞄準數百億美元商機。 6.三星、華為二大品牌2024年將推出平價折疊機,價格區間帶落在600美元至700美元不等,可望帶動折疊手機滲透率;業界認為,隨著折疊軸承零組件數量降低、生產良率拉高,折疊手機不再只是品牌廠秀技術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