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力鵬 2022年8月合併營收27.19億元 年增37.3%
日期: 2022 年 09 月 08日
上市公司:力鵬 (1447)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09 月 08日
上市公司:力鵬 (1447)
單位:仟元
台股正式超車香港恆生指數,實現黃金交叉,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這是歷史上重要的新里程碑,如果政黨輪替,「台灣大運結束」,民進黨總統賴清德今(30)日出席「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活動表示,這成績很難得,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家選對人、走對路造成的,但如果走回靠中國的老路,大運勢必停頓。
新光金控(2888)今(30)日下午舉行第三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總經理陳恩光主持。今年前三季其他權益虧損,較去年底有回升改善181億元,被問到明年是否有機會發放股利?新光金發言人林宜靜副總表示,將考量「財務、獲利、資本規畫、主管機關溝通」四大面向,會完整妥適的提案,年底結算後報到董事會再做報告。《Yahoo奇摩財經》匯整今日法說會五大重點一次看。
記者王翊綺/台北報導 鴻海(2317)近來積極投入數位健康產業,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armony in Medical and Technology;HiMEDt)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訂房平台Agoda驚傳Bug價,11月初,原本一晚要7到8千的台北君悅,變成2到3千元,等於打了3到4折,吸引不少網友搶便宜,但今天卻傳出訂單被取消,讓不少網友炸鍋,截至目前為止,兩邊業者沒有回應,另外,在宜蘭礁溪溫泉會館也發生Bug價,一晚5000元的房價,變成480元,有網友原本開心下訂,事後卻接到業者電話希望他取消。
[FTNN新聞網]記者馮茵/綜合報導近期傳出長榮航空因前3季獲利暴增,年終獎金預計發5至6個月,寫下開航新紀錄,但長榮航空企業工會表示,疫情過後航班量復甦,...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上緯投控(3708)下午舉行法說會,董事長蔡朝陽表示,展望第四季,環保耐蝕材料與第三季持平,環保綠能材料較第三季略微成長,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成長50%以上,碳纖復合材料預估與第三季持平。另外,預計於土耳其設回收產線,將是繼台灣、中國外再添一地,為開拓歐洲市場。擬於荷蘭設立據點。蔡朝陽指出,今年10-11月可回收熱固樹脂的兩大產品「易可收」、「可立解」出貨量明顯放大,明年持續看好。展望第四季,環保耐蝕材料因中國大陸市場氣候寒冷,施工不易影響,相較第三季持平,歐美市場偏淡,以中東市場為主;環保綠能材料預估較第三季略微成長,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成長50%以上;碳纖復合材料預估與第三季持平。蔡朝陽指出,目前在台灣已建置回收示範線,1年可處理40噸回收複合材料,預計2024年在中國建置產線,1年可處理2000噸回收複合材料。至於歐洲產線,預計設在土耳其,資本額約420萬歐元,會與外資合作,上緯持股60%、合作夥伴持股40%。為開拓歐洲市場,預計於荷蘭設立據點,資本額為200萬歐元。上緯第三季營收為19.23億元,季增12%,年減18%,稅後淨利5.52億元,季減20%,年減
新一代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調整成分股,新增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統一(1216);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也進行成分股調整,新增仁寶(2324)、微星(2377)、創意(3443),兩檔ETF最新成分股調整於今(30)日收盤後生效。
亞太區最盛大的醫療科技盛會──「台灣醫療科技展」,今(30)日於南港展覽館隆重登場,國內的知名生技公司及醫學中心與醫療院所可說是精銳盡出,而目前國內少數兼具幹細胞儲存及異體幹細胞新藥研發雙軌發展的生技公司——宣捷集團在董事長宣昶有領軍之下,也參與這場盛會,並以「細胞重建再生.完整解決方案」為主題,向民眾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
日 期:2023年11月30日公司名稱:優你康(4150)主 旨:優你康112年10月份自結財務報表之負債比率、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暨銀行可使用融資額度情形及未來三個月現金收支情形。發言人:張家銘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2/11/302.發生緣由:依照櫃買中心證櫃審字第1060027435號函辦理3.財務資訊年度月份:112年10月4.自結流動比率:137.68%5.自結速動比率:100.03%6.自結負債比率:46.89%7.因應措施:依主管機關規定公告。8.其他應敘明事項:(1)銀行可使用融資額度情形 (單位:仟元)---------------------------------------------------------項目/月份 112年11月 112年12月 113年01月---------------------------------------------------------融資額度 200,000 199,923 196,658已用額度 129,189 125,923 122,658額度餘額 70,811 74,000 74,000------------
台股逼近前高17436點,今年漲幅逾2成全球股市名列前茅,將伺機挑戰萬八大關。野村投信表示, 2024年景氣由谷底回溫,台股企業獲利預估為兩成的成長率,整體環境有利於台股表現,台灣股價淨值比還在平均值以下,台灣半導體與全球半導體相比,還是便宜,預期大盤將震盪走高,科技股首推AI相關,半導體、高速運算、伺服器與電動車等持續看多,傳產類股方面以綠能、機電為主。
[NOWnews今日新聞]年關將近,不少人期待公司在年前發放年終獎金,也有很多人考慮是否要「跳槽」,糾結到底要在年前還是年後離職比較好,一名網友日前在Dcard發文表示,年後離職潮工作機會比較多,卻又...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輝達今年表現亮眼,在這一波人工智慧(AI)的狂熱帶動下,其股價已經飆漲兩倍多,但分析指出如此輝煌的戰果不太可能重演。 輝達最近這兩個財報季的表現讓人嗅出了一些變化,儘管其營收獲利擊敗了市場極高的期望,但股價卻幾乎沒有變化。雖然華爾街仍然對輝達極為樂觀,但眾分析師卻預期未來12個月其股價僅有約36%的上漲空間。這仍是一個很不錯的報酬率,但顯然遠不及2023年的表現。 輝達股價在下半年走勢平平,反映出AI狂熱剛爆發時極度看漲之後的盛極而衰。現在有些專家警告,從長遠來看,輝達目前的成長軌跡恐難以為繼,尤其在一個因「大起大落」而惡名昭彰的產業。 Edward Jones分析師Logan Purk表示,由於需求異常強勁、巨大的市佔,以及還沒有真正的替代品出現,我們相信輝達目前正處於需求的高峰,這也將使該公司營運持續超越預期、股價持續大漲變得更具挑戰性。上周該分析師將輝達的股票評級調降至「中性」。 輝達面臨的問題在於投資人對它期望太高。對於截至2025年初的會計年度,華爾街目前預期輝達全年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約為20美元,較6個月前所預測的高出了1倍多。這些「節節高升」的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30日電)財政部今年推出國有房地包租新制,今天開標的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14戶,雖有一封標單,但最終因附近居民反映都更意願,因此停標;國產署官員表示,後續在篩選標的時,將更加審慎。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匯市場週四新台幣兌美元匯價走弱。週三紐約匯市美元指數止跌回升,中斷過去三個交易日連續下滑態勢,因市場權衡了聯準會官員對通膨路徑的不同看法。台幣週四偏弱整理,與此同時,週四台股走勢震盪,終場加權指數雖收漲0.36%,但是未對台幣匯價起到顯著的影響。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週四以31.260元作收,與前一交易日比較,台幣匯率貶值1分。銀行間新台幣兌美元最高成交價為31.225元,最低成交價為31.305元,成交量為10億9,100萬美元。元大投顧於報告中指出,從11月褐皮書內容研判,12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不會移除升息選項,但可望維持利率不變,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觸頂將導致美元回軟。此外,美國將於11月30日晚間公布10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市場預期年增率將放緩0.2個百分點至3.5%。
日 期:2023年11月30日公司名稱:東碩(3272)主 旨:東碩112年第一次股東臨時會通過補增選獨立董事當選名單發言人:薛劍峰說 明:1.發生變動日期:112/11/302.選任或變動人員別(請輸入法人董事、法人監察人、獨立董事、自然人董事或自然人監察人):獨立董事3.舊任者職稱、姓名及國籍:不適用。4.舊任者簡歷:不適用。5.新任者職稱、姓名及國籍:陳德開獨立董事、中華民國(馬來西亞)6.新任者簡歷:三商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代理發言人。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逝世」或「新任」):新任8.異動原因:增選獨立董事一席。9.新任者選任時持股數:0股。10.原任期(例xx/xx/xx ~ xx/xx/xx):不適用。11.新任生效日期:112/11/3012.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不適用。13.同任期獨立董事變動比率:不適用。14.同任期監察人變動比率:不適用。15.屬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請輸入是或否):否。16.異動後於中華民國設有戶籍之董事席次未逾現有董事二分之一(請輸入是或否,填「是」者,請附加說明具體因應措施):否。17.異動後獨立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中國國有企業1-10月獲利總額呈現增長局面。中國財政部公佈,國有企業1-10月獲利總額3.83兆元人民幣,年比增幅為7.1%,高於1-9月4.3%的年比增幅。這份數據顯示,國有企業1-10月整體營收為68.97兆元人民幣,年比值增長3.9%。此外,10月底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4.8%,上升0.3個百分點。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30日電)台積電台灣廠區今年10月聯合取得UL 2799廢棄物零掩埋最高等級鉑金驗證,成為全球半導體業首例聯合取證公司。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經濟不振,原本11月就是淡季的中國餐飲業,今年生意似乎格外難做,廣州、北京等多地關門轉租的餐廳比往年更多,業界形容餐飲市場「寒氣逼人」,12月底可能迎來一次大規模關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