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元晶 2020年12月合併營收3.73億元 年增-1.46%
日期: 2021 年 01 月 08日
上市公司:元晶 (6443)
單位:仟元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1年4月20日電)金管會表示,截至目前約6成金融機構已申報股利政策,其中2家銀行配息較高,金管會了解決策原因後,在合乎法規下仍尊重銀行決定;換言之,目前申報的9家金控、17家銀行都過關。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統計,截至目前為止,目前有9家金控、17家銀行申報股利政策,也就是約6成金融機構已申報,其中有2家銀行由於配發現金股利較高,引起金管會進一步了解原因,不過金管會最後仍強調,尊重銀行決定。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目前金控和本國銀行財務狀況都屬穩健,金管會的立場是尊重金融機構的股利規劃,對於2家配息較高的銀行,主要是了解業者決策的原因,以及配發股利後是否仍符合法定資本適足率規定,並沒有強制業者改變股利政策。據了解,2家銀行配發現金股利後,資本適足率指標都仍符合法定標準,其中1家銀行也比同業平均數更高。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則表示,截至今天為止共保誠人壽與中國人壽2家壽險業者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中壽先前已取得保險局核准,並在14日公布配發現金股利0.4元與股票股利0.4元,至於保誠人壽由於文件還不齊備,還在重新送件程序中。
一周前38位新科立委財產申報出爐,其中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財產僅有61萬元,且名下沒有房產,因此被封為「最赤貧立委」,而「財經網美」胡采蘋當時建議可投資股市買長榮(2603)股票,沒
(開盤日09:00出刊)南亞科新廠 市場估月產能增3萬片 規模逾千億;中鋼獲利亮眼 Q1稅前盈餘年增逾6倍 創新高;資金往傳產 電子股買盤冷 投信反買這10檔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上週五(16日)台股指數以最高點的17158.81點收盤,不但較前週五(9日)收盤的16854.1點上漲304.71點,且再度創下台股史上新高。若由去年3月23日盤中低點8,523.63點起算,到今年4月16日收盤的17,158.81點為止,台股指數共上漲了8635.18點,漲幅超過100%,高達101.31%,堪稱史上最強台股。面對史上最強台股的下一步會怎麼走?CRIF中華徵信所認為,目前盤面上籌碼稍顯凌亂,法人看多看空者皆有,不過最終還是要回到基本面。 但CRIF中華徵信也提醒,如果大盤不修正,股價指數持續走高,就要特別注意類股輪動速度是否加快。另外,大盤在多頭攻勢中指標股一定先行,所以半導體類股、原物料股和航運股及金融股必須是持續帶動上漲的主流股。反之,漲幅少的低價股開始進行輪流補漲,通常也是波段多頭行情要暫止步的訊號。 CRIF中華徵信所回顧去年3月20日以來台股上漲的軌跡,由生技股先做一波漲勢,接著是造紙,然後由半導體領軍5G概念股一路拉升,遠距視訊科技股跟著走高。受華為及中芯遭美國斷鏈的影響轉單台灣,台積電、聯發科和聯電繼續帶動大盤、接著印刷電路板、筆電、平板加智慧手機也拉升,IC設計一路旺,航運股也從第3季開始反攻,去年11月金融股及原物料股也開始拉動。今年1月4日開紅盤台股各類股齊發,鴻家軍搭配半導體、航運股、原物料股又以兩波走升將台股推升到16,238點、16,579點,4月9日見17,016點,4月16日又在鋼鐵、玻陶、造紙、水泥等原物料股帶動下攻到17,158點。也可以說所有的想像利多全都已經出動。 CRIF中華徵信所認為,其實強弱類股從今年來的類股漲幅可以看得出來。CRIF中華徵信所分析上市公司28大類股有21大類股漲幅超過10%、漲幅超過15%的類股必也有14大類股。類股漲幅前3名分別是鋼鐵類股漲幅37.41%、塑膠類股34.94%、航運類股30.94%、第4名及第5名分別是造紙類股及電腦及其週邊設備漲幅各為27.23%、19.68%。漲幅前5大類股幾乎都達20%,且原物料相關股就占了前4名(包括航運股),就知道今年原物料當道。另外,整個電子類股的平均漲幅也達到15.53%,電子類股漲幅前5名除了電腦及其週邊設備類股排名第1名外,2至5名分別是其他電子類股(18.99%)、電子通路 (17.81%)、光電業(17.36%)、半導體(16.38%),漲幅也都高於總體產業平均漲幅。 在大盤指數漲多的情況下,即使有業績題材,CRIF中華徵信所認為選股還是要特別留意本益比,無論是類股本益比或是個股本益比將會是優先的安全性考量。例如台積電目前的本益比已經超過30倍,聯發科的本益比接近38倍,如果買來做為存股就有一定風險。截至今年3月份本益比最高的前5大類股依次為油電燃氣類股(本益比87.79倍)、觀光類股(本益比62.44倍)、鋼鐵類股(本益比56.31倍)、電機機械類股(本益比33.38倍)、光電類股(本益比33.37倍)。在上市公司28大類股中本益比超過30倍的共有9大類股。截至今年3月底本益比最低的5大類股,則依次為水泥類股(本益比10.99倍)、金融保險類(本益比11.22倍)、電子通路類(本益比11.54倍)、電器電纜類(本益比11.71倍)及電腦及週邊設備類股(本益比14.78倍)。CRIF中華徵信所建議在主流股的業績題材下,選擇本益比較低者,也就相對安全。 儘管已經有許多上市公司提高今年的現金股利,不過由上市公司總體類股殖利率來看,由2020年3月的4.51%,下滑到今年1月的2.9%,再下滑到3月的2.83%,殖利率呈現持續下降,僅這點就值得警惕。以今年3月殖利率前5大類股依次為水泥類股7.19%、電子通路類股5.42%、建材營造類股4.88%、資訊服務類股4.86%、金融類股4.82%。但也要注意這5大類股的殖利率相較2020年3月也都是呈現下滑的。相對今年3月殖利率最低的5大類股分別為油電燃氣類股0.90%、半導體類股1.80%、電機機械類股1.99%、鋼鐵類股2.05%、光電類股2.13%,也都較2020年3月下滑。 CRIF中華徵信所指出,在疫苗陸續施打、疫情趨緩,且全球仍然維持資金寬鬆,以及主要經濟國家暫無通貨膨脹威脅,又有許多產業鏈的供料吃緊情況下,全球股市多頭行情並沒有結束,空頭的風險可能落在2022下半年,但在市場各種利多都已發酵後,現金股利行情也等於悄悄提早啟動。大盤雖持續走高,風險也開始逐步增加。若要維持多頭的走勢,其實也需要大盤適時回檔修正,以利於下半年攻勢。
【時報-台北電】上市櫃公司股東會進入倒數階段,除融券回補潮有望支撐股價外,股東會紀念品更是股民每年期待的小確幸,截至19日止已有380檔公司公布紀念品內容,被股民戲稱「受鋼鐵耽誤的紀念品公司」的中鋼(2002)今年適逢建廠50周年,19日宣布將以「熊愛台灣棘輪起子工具組」致贈股東。 今年股東會紀念品清單與去年差異不大,主要集中商品券與折價券,以及防疫產品等兩大類別,各占整體比重39%及21%,其中創業家、旺宏、力積電、廣華-KY、智擎、尼克森、大魯閣、南仁湖、銘異、牧德、圓點奈米、九暘、通用、燦坤、宏森及王品等公司,都提供百元以上商品券或折價券。 連鎖餐飲龍頭王品為感謝股東在疫情期間的相挺,今年更大手筆送出「王品股東大禮包」,市值高達2,516元,以19日王品收盤價198元計算,不到兩張鈔票就能換到,股東會預計在今年6月29日舉行,相當需要在29日前買進才能換取。 除中鋼與王品外,歷年來股東紀念品發放同樣備受話題性的聯電、宏達電今年則分別準備角落小夥伴帆布包與休閒折疊椅,但與中鋼相同,2家公司都已過最後買進日,未買到的股民也只能與之擦肩。然在月底前仍有多家高CP的紀念品有機會獲得,包括中美晶、日月光投控、力特、山隆、菱光等,股民應把握機會。 另外有些公司今年以自家產品回饋股東,包括山隆的抽取式衛生紙、卜蜂的雞肉鬆、大江的面膜以及清淨海的清潔用品等。 法人指出,去年10月開放盤中零股交易後未滿千股的股東人數增加,儘管多數公司也會提供給零股股東紀念品,但限制與門檻相對一般股東更高,除要主動向股務單位或券商索取股東會通知書外,也要參與股東會議事的電子投票才具領取資格。 此外,法人也提醒投資人,若有意願領取股東會紀念品應留意最後買進日期,最後買進日若加上股票交割的2個交易日,應在股東會日期前62日就買進該公司股票才有參與資格。(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柯宗沅/台北報導)
股東會紀念品琳瑯滿目,涵蓋優惠券、民生用品類、科技3C類等,但哪些CP值最高?除了今年受矚目的超值王品股東大禮包、超萌的中鋼黑熊工具組,零股達人張琨琳更點名信邦、中天、南僑、味王等4間公司的回饋也非常實用,深受股民愛戴。
台塑集團旗下DRAM廠南亞科 (2408)第1季獲利季增192.7%,因看好未來各種消費型智慧電子產品的市場發展,預估價格將持續看漲。今(20)日上午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南亞科董事長吳嘉昭及新北市長侯友宜一同召開投資記者會,正式宣布年底將興建一座雙層無塵室12吋先進晶圓廠。今年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市場供不應求且價格看漲,南亞科第1季稅後淨利新台幣27.05億元,季增192.7%,每股純益0.88元。南亞科指出,DRAM是半導體產業的不可或缺的原件,未來隨著5G及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及各種消費型智慧電子產品的發展,將持續帶動DRAM應用的多元化,以及增加DRAM使用量。今王文淵、吳嘉昭及侯友宜一同召開投資記者會,正式宣布今年年底將於新北市泰山南林科技園區興建一座雙層無塵室12吋先進晶圓廠。吳嘉昭指出,此座廠房將採用南亞科技自主研發的10奈米級製程技術生產DRAM晶片,及規劃建置EUV極紫外光微影生產技術,月產能約為45,000片晶圓。吳嘉昭表示,此座先進晶圓廠,預估以7年分三階段投資,計劃於2021年底動工,2023年底完工,2024年開始。第一階段量產,總投資金額約為新台幣3,000億元。預期可直接提供2,000個優質工作機會,並間接創造產業鏈數千個就業機會。對此,侯友宜回應,台塑一投資就高達3,000億,對於新北市民間企業招商來說是加油與打氣,不只增加新北在地就業發展機會,更能提升其他企業加碼投資的意願。侯友宜提及,新北市設有投資招商一條龍的服務,能夠協助企業快速投資與國際接軌競爭。他透露,現南亞科新廠已進入環評階段,會以最嚴謹最快的速度處理。媒體聯訪時就全台缺水問題,王文淵認為,台灣水資源豐富能用的水很少,因為地理環境不好,很多雨水都直接流向大海,所以蓄水問題要解決。他也說,重新分配水資源也是個方法。台灣水資源的分配,農業佔70%、工業用水佔10%以下,現階段台灣農產量不夠,也許可以用工業來支持農業。(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快新聞/美國前副總統孟岱爾辭世 享耆壽93歲奇景攜手微采攻車用面板 義隆電ADAS獲中興巴士採用台泥斥資1.32億歐元 收購Engie EPS儲能公司6成股權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2031)新光鋼-因本公司有價證券於集中市場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故公佈相關財務業務等重大訊息,以利投資人區別瞭解。1.事實發生日:110/04/202.發生緣由:依台灣證券交易所規定辦理3.財務業務資訊:**************(單位:除每股盈餘為元之外,其餘為新台幣百萬元)期*間*************最近一月***********************最近一季************最近四季(累計)*****************(110年3月)***同期增減%***(110年1季)***同期增減%****109年第2季至********************************************************************110年第1季科*目**************(IFRS合併自結數)*********************(IFRS合併查核數)營業收入********1,092***********42.89%******3,234*****50.66%*********10,940稅前淨利**********340**********313.89%********736****729.91%**********1,766本期淨利**********229**********247.64%********619****649.07%**********1,577每股盈餘(元)*****0.74**********248.79%*******2.00****671.43%***********5.044.有無「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所列重大訊息之情事(如「有」,請說明):無5.有無「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11條所列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之情事:無6.完整財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閱,路徑如下:(1)近期營業收入及損益資訊:基本資料>精華版(2)歷史每月營業收入:營運概況>每月營收>採用IFRSs後之月營業收入資訊(3)歷史損益(會計師查核/核閱數):財務報表>採IFRSs後>合併/個別報表>綜合損益表(4)歷史損益(自願性公告自結數):營運概況>自結損益公告: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日 期:2021年04月20日公司名稱:可成(2474)主 旨: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發言人:葉文中說 明:1. 董事會決議日期:110/04/202. 股利所屬年(季)度:109年 下半年3. 股利所屬期間:109/07/01 至 109/12/314. 股東配發內容:(1)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12.00000000(2)法定盈餘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3)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4)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元):9,139,416,828(5)盈餘轉增資配股(元/股):0(6)法定盈餘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7)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8)股東配股總股數(股):05. 其他應敘明事項:無。6. 普通股每股面額欄位:新台幣10.0000元
【時報-盤中焦點股】1.中鋼(2002):首季稅前大賺130.9億,年增暴衝610%創新高,惟短線漲多,盤初跌約2%。 2.聚亨(2022):外資連兩日買超,股價盤初一度衝上12.8元、漲逾9%。 3.第一銅(2009):周一期銅上漲,今早股價續漲逾3.5%。 4.英利-KY(2239):外資連三日擴大買超,帶動股價漲逾4.5%。 5.三商電(2427):周四將法說,昨外資擴大買超60張布局,盤初股價漲近2.5%。 6.氣立(4555):Q2、Q3營運可望較Q1持續增溫,股價低檔整理多日,下方5日線有撐,今早強彈逾8.5%。 7.凌陽(2401):車用訂單滿到年底,買方爆量積極,早盤上揚逾5.5%。 8.正新(2105):報價題材、訂單力挺,激勵營運看俏,股價觸及59.1元漲停。 9.虹堡(5258):未來營運成長仍樂觀看待,晨盤上漲逾3%,曾摸及33.8元再寫多年高點。 10.佳世達(2352):外資連10日買超4萬張,早盤續漲逾2%,突破前高。 11.亞航(2630):航運股持續揚帆,中小股獲多方敲進,股價跳空漲停,21.35元寫短波高價。 12.台聚(1304):2月獲利年增2倍,每股賺0.32元,惟列入注意股,晨盤漲多修正跌5%。 13.台航(2617):護國艦隊啟航,早盤再拉第二根漲停,續寫波短新高價。 14.新興(2605):BDI指數續漲,多軍不退散,股價觸及28.45元漲停,維持9%以上漲幅。 15.亞聚(1308):原油期貨反彈,但漲多懼高,晨盤一度摔入跌停。 16.億泰(1616):外資昨回頭買超,早盤續衝向9.17元漲停,突破9元改寫短高。 17.華榮(1608):獲利題材續發威,股價一度再飆上24.9元漲停,隨後震盪維持逾7%漲幅。 18.尖點(8021):擴充代鑽產能拚營運,股價整理結束,今早逆勢彈高3%。 19.國巨(2327):產能利用率增搭配漲價效應,Q2有錢景,資金進場承接,走高近4%突破短均。 20.台泥(1101):基本面優勢+布局電池市場為營運添柴,早盤大漲逾3%,創下逾13年高點。 21.統一(1216):傳產當道且迎夏季冷飲商機,股價走強突破75元,改寫15個月新高。 22.皇昌(2543):營造族群受打房影響小,買盤進場卡位傳產行情,亮燈漲停。 23.中信金(2891):外資昨日買超逾2.6萬張,資金跟進,今早站上23元,創14個月高價。 24.業旺(1475):遭列警示股,獲利了結賣壓湧出,開盤直殺跌停。 25.復盛應用(6670):滿手訂單Q2營運拚佳績,股價穩步盤堅,強站短均之上。(編輯整理:李慧蘭)
文字撰稿:謝幸恩 主圖來源:圖為康友現任董座陳民郎,毅傳媒資料室 康友再爆弊案!今年4月1日下市的「康友KY」又被查出,現任董事長陳民郎涉嫌股市作手鄭光育,疑似在中國籍房地
【時報-台北電】二極體廠強茂(2481)在消費性及車用客戶追單強勁帶動下,在二極體及MOSFET產品供給皆相當吃緊。法人指出,由於強茂當前已經面臨全面缺貨狀況,因此第二季已經全面調漲所有報價,預期第三季有機會再度調漲雙位數水準,強茂營運可望因此逐季走高。 消費性、車用及5G等需求同步暢旺帶動下,衍生出各項零組件晶片出貨狀況,目前就連二極體也成為客戶搶貨的焦點,使強茂旗下產品面臨缺貨狀況。法人指出,由於強茂在二極體及MOSFET訂單動能相當強勁,交期已經大幅延長,且相較2020年的正常交期幾乎達到倍數成長。 由於客戶端下單動能強勁,讓強茂全產品線缺貨,因此強茂在早在2020年底就向客戶開始溝通漲價事宜,並在第一季調漲部分產品線,在缺貨狀況依舊情況下。法人圈傳出,強茂已經在第二季將全面調漲所有產品線報價,且若第三季缺貨狀況依舊,報價仍可能再度上調,變成前三季逐季調漲報價,推估漲幅有機會上看雙位數水準。 強茂公告3月合併營收達11.60億元、月成長25.9%,寫下超過四年以來單月新高,相較2020年同期成長32.9%,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為31.29億元、年增46.3%。法人看好,強茂第二季營收仍有機會力拼達雙位數水準,使前三季營運達成逐季攀升表現。 除此之外,強茂鎖定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市場,目前已經開發到第二代的二極體技術,預期下半年將會開始量產,並將投片在六吋晶圓製程。至於IGBT產品線,最快有機會在2021年開花結果,且逐步開始量產出貨,預期SiC、IGBT等兩大領域將可望成為強茂未來幾年重要的營運成長動能。 法人指出,在各國法令推動下,電動車市場規模將持續向上成長,電動車當中的馬達、變壓器等將會需要大量SiC、IGBT相關產品,加上搭配電動車使用的充電樁裝置,將可望讓切入電動車市場的相關供應鏈搶下大筆訂單,其中強茂部分產品已經卡位進入車用供應鏈當中,未來可望攻入電動車市場。(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蘇嘉維/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台揚(2314)因近期股價飆聲四起,觸動警示,應主管機關要求,先行公布3月獲利,惟因單月仍陷虧,首季也未能擺脫赤字經營,50元整數關卡只撐了不到5分鐘,就匆匆謝幕。 台揚去年拿下美國Dish Network的5G O-RAN RU訂單,再加上手中還有數個美國運營商的案子在手,已進入合作驗證階段,今年可望小量出貨,多元題材拉升股價一路狂飆,光4月以來波段漲幅即逼近五成,也因為漲勢來得又急又凶,遂引發主管機關關注,要求台揚先行公布最近月獲利。 經台揚披露今年3單月營收為3.23億元,大致和去年持平,僅微幅增加0.6%,惟虧損卻明顯放大,經結算單月每股淨損達0.22元,在3月虧損顯放大下,首季累計淨損也同步虧擴大至1.12億元,換算每股淨損達0.49元,不僅為去年同期每股淨損0.07元的7倍,甚至表現比去年全年每股淨損0.42元還差。 台揚繳出了連三季陷虧的慘澹成績,引發投資人疑慮,雖然開盤時多方力圖振作,但仍敵不過空方的賣壓,盤中股價一度被下壓到差二檔跌停的位置,尾盤雖有逢低買盤切入,但作用不大,終場仍以45.25元作收,下跌8.31%。 在首季財報見光死後,一路力捧的外資也趁機倒貨,不但終結連四買轉賣,且單日賣超張數就一舉達到6,083張,相較於昨日的成交量40,458張,占比達15%,賣壓之強可見一斑。(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鄭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1年4月20日電)金屬機殼廠可成(2474)今天召開董事會,決議擬配發每股新台幣12元現金股利,高於前一年度的每股10元,本分配案將提交今年5月底的股東常會決議。可成表示,在公司轉型之際,除了將充沛的現金有效運用於投資併購之外,也訂定針對股東回報方案。目前規劃除了2021年每股配發12元外,2022年至2024年每年預計提供股東每股約10元現金股利,但每一年度最終現金股利配發金額仍需於當年度經由董事會與股東會決議。這是可成繼2016年首次提出5年度(2016年至2020年)每年每股配發現金不低於10元的股利政策後,再一次提出未來幾年股利規劃,以彰顯公司對於股東的重視與承諾。可成表示,未來將致力於策略轉型,除現有機構平台外,將積極開拓新客戶,同時擴大核心技術應用領域。另將以投資併購作為轉型的主軸,在目前鎖定的5G、車用及醫療3大領域,可成將積極利用多年來累積的資源,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市場機會做好準備,為公司中長期營運發展建立成長動能,也為客戶、股東及員工創造最大價值。可成今年第1季營收達126.29億元,年減28.3%,主因不再認列去年處分的泰州廠營收。雖然今年第2季需求略優於第1季,但受到供應鏈缺料影響,可成預期第2季營收將與第1季約略持平。
上週國際股市呈現震盪走高格局,美股、德股、台股都再創新高,陸股則相對疲弱,美元轉弱,公債殖利率回落,有利於高收債、新興債表現。油價、原物料價格上揚,支撐天然資源基金走高。拜登上台,開始展開國際間結盟折衝,對中國、俄羅斯態度更趨強硬,地緣政治風險仍需要留意。
台股昨(19日)創史高收在17,263.28點,在鋼鐵、航運領軍下,傳產族群表現強勢。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台股出現豬羊變色景象,過去一直是交易重心的電子股,成交比重一度跌破五成,而傳統產業從紡織、塑化、水泥、玻璃陶瓷到鋼鐵股都出現強勁的大漲走勢,其實這是傳統產業蟄伏了卅年的反撲。
【時報-台北電】貨櫃三雄陽明(2609)、長榮(2603)、萬海(2615)19日股價持續大漲,萬海更是以漲停作收;法人認為,以三家公司今年的獲利預估,股價很有機會擠進百元俱樂部,陽明因為多次被列為注意股,這一次被限制股票每20分鐘搓合一次,估計22日結束禁閉後,可望出現價量齊揚的狀況。 長榮19日收盤價68元,盤中曾經漲停達69.5元,成交量約43.35萬張;陽明收盤價55元,一度漲停達55.6元,成交量約6.62萬張;萬海則是亮燈漲停,大漲7.3元、以80.6元作收,成交量4.36萬張。 法人分析,貨櫃三雄上半年EPS估計在12到14元之間,第三季是歐美線旺季,第四季是亞洲線旺季,全年EPS都可望上看20元、甚或更高。 另貨櫃船運市場雖然近期有較多新船訂單,但僅約為現有船隻的15%,在2010年新造船訂單曾經高達六成,且新船要二到三年後才會交船。 另貨櫃船平均船齡高達21年,而環保規章一再拉高,老舊船隻有汰換的急迫性,國際海事組織(IMO)今年5、6月可能通過能源效率設計指數EEDI(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ex),並自2023年1月開始實施,屆時缺乏節能效率的船隻就要更換主機,或是透過減速航行達到降低排碳效果,船公司需要投資新的高效節能船,用來汰換舊船。(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