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傳奇 2022年9月合併營收1.39億元 年增-40.6%
日期: 2022 年 10 月 07日
上市公司:傳奇 (4994)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10 月 07日
上市公司:傳奇 (4994)
單位:仟元
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荷蘭隨即對俄羅斯發動全面性的制裁,沒想到近日一份調查報告卻發現,包括恩智浦(NXP)及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內的荷蘭廠商生產的數百萬顆晶片透過第三方流入俄羅斯軍隊。
法國房地產為何不能買?對投資很有一套的作家吳淡如,不僅在台灣置產,也進軍國際房市,可說是房產大戶,而她近期談到為何不在法國買房的主因,則透露當地有1奇特規定,讓她避之唯恐不及。
【財訊快報/陳孟朔】包括蘋果在內四大科企天王財將將陸續登場的同時,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及英國央行也將在這一週舉行開春第一場例會,由於單邊押注風險高,投資人轉趨審慎,連六紅的道瓊工業指數週一在一度站上三萬四後反覆回落,終場倒吐約261點或0.8%。標普跌1.3%。 而今年開春迄今強彈11%的那指(NASDAQ)急吐約2%,出現近六週來最大殺氣,而三週急彈75%的特斯拉回吐6.3%,其餘六大科企皆跌,週二盤後將公布財報的蘋果跌2%淪為道瓊拖油瓶的一員。 以晶片為主的費半指數急挫約2.7%,30檔全軍覆沒,台積電ADR跌約0.2%,表現最抗跌,英偉達和Wolfspeed各跌5.9%和6.5%墊底。 美股今年以來強勁反彈,據高盛編制的指數顯示,50檔遭沽空最多的羅素3000指數成份股,今年平均報酬率達15%,大幅跑贏標普的6%升幅,S3 Partners估計沽空投資人截至上週四(26日)為止損失810億美元,並正積極縮減沽空倉位。 與此同時,向來立場偏空的摩根大通(大摩)策略員威爾遜(Michael Wilson)指出,美股回暖開始令很多錯失機會的投資人認為現時應更積極入市,但該行認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春節時產線仍持續運作,因此仍須部分工程師加班,本應會感到不願意,但有工程師透露,曾聽說大家搶著過年上班,因加班費豐厚,光是加班費加上紅包、春節期間薪水3倍,一天就能領萬元,根本「難以拒絕」。
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宣布捐出新台幣30億元強化國防後,律師林憲同認為他空口捐款,滋擾台灣社會並涉嫌詐欺而提起刑事自訴。法院認為,曹就算毀諾也沒造成他人損失,裁定駁回。
有佛心股神之稱的新竹縣社工督導劉志枰,2020年靠著操作航運股狂賺1463萬,將獲利的40%投入公益,不料2022年跌落神壇、預測失準慘賠380萬,他表示,沒錢就出力幫忙送公益物資。另外,台股明天(30號)將要開紅盤,法人預期台股有望上演「兔跳行情」,收紅機率高。 #佛心股神 #社工 #劉志枰
美國對大陸晶片設下嚴格出口管制措施,透過制裁行動牽制產業發展,近日日本、荷蘭加入制裁行列,歐盟也公開認同制裁大陸晶片的目標,讓大陸晶片業前景再蒙陰影,官媒環球時報則批評歐盟公開叫陣的舉動「狂妄無知」罔顧歐洲企業在大陸市場所獲得的利益與商業價值。
過年期間,台彩推出多款新春限定刮刮樂,有望刮中獎金高達2000萬的超級紅包,許多民眾前往彩券行刮刮樂沖沖喜氣,甚至有人直接豪砸大錢,買下一本刮刮樂碰運氣,但有彩券行業者透露,這幾天買一整本價值3萬6千元刮刮樂的人,幾乎「沒半個贏」。
台股兔年順利開出亮眼紅盤,且在台積電的領漲之下,今(30)日加權指數跳空大漲560.89點,漲幅高達3.76%,指數收在15,493.82點,成功站回年線之上,外資大買台股722.19億元,創下史上單日次高紀錄。
半導體產業面臨供過於求、客戶砍單危機,其中規模達1600億美元(約新台幣4.8兆)的記憶體晶片淪為重災區,根據外媒預估,記憶體業者包括三星在內,今年整體營業虧損將達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20億)新高。集邦科技分析師示警,記憶體晶片這波價格跌勢還沒有看到盡頭,去年崩跌40%後,今年首季恐再跌23%。
37萬投資人嗨翻!國泰投信旗下「息收聯盟」3檔ETF今(30)日進行除息,受益人數最多的國泰台灣5G+ ETF(00881)今日開盤最大漲幅達到4.6%,盤中順利完成填息。
宏達電(2498)受外資力挺,30日開紅盤大漲4.02%、收在59.5元,短線技術指標因此由弱勢轉強勢,而外資單日買超5,449張,更創下自去年11月中以來的最大量。
小編今(29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十天年假即將結束,明天(30日)台股將開紅盤,市場看好外資持續回補台股,加上年假期間,美股表現火燙,有望刺激台股向上攻堅,先前受外資青睞的個股也成為矚目焦點。
全球海運業2023開春震撼彈,由地中海航運(MSC)與馬士基(Maersk)所組2M聯盟宣布2025年1月將解體,兩巨頭掌控全球高達三分之一運力,市場聚焦漣漪效應。對此,陽明海運總座杜書勤表示,未來兩巨頭若單打獨鬥搶市場令人擔心,直言憂心運價戰;但也可能造成三大海運聯盟重組,改變全球市場生態,都要小心因應。
由於多家ETF一月宣布配息,再加上可以分散風險的特性,近期不少投資人紛紛將投資標的轉到此一商品上。不過投資達人股添樂近日就在財經節目《鈔錢部署》指出,想要在ETF上有所收益,千萬不要溢價入手。
【時報-台北電】無視金兔年台股開紅盤,泰山(1218)30日股價逆勢收黑,終場下跌0.65元、收30.7元,回測去年8月初的低點,直逼近半年股價新低。市場派大股東龍邦目前持有泰山約48%股權,占據股權優勢,但設質比將近7成5,倘若股價跌勢不止,恐面臨保證金補繳的資金壓力。 為速戰速決,龍邦成功策反親公司派的泰山獨立董事陳敏薰,加上原本掌握的獨董杜英達,取得2比1優勢,於農曆年前召開審計委員會,通過擬於3月16日召集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力拚儘速拿下泰山經營權。 雖然泰山公司派主張,兩位獨董直到開會前5天才發出通知,不符合召開審計委員會必須在7天前發出通知的規定。不過市場人士分析,既然龍邦已經掌握獨董優勢,頂多重跑一次程序,預料不會拖太久,龍邦最快3月底前就有機會正式拿下泰山經營權。 隨泰山經營權爭奪戰大勢底定,泰山股價頓失支撐,30日面對台股大漲560點,泰山股價不升反降,終場下跌0.65元、收在30.7元,回測去年8月初的低點,直逼近半年股價新低。 市場人士提醒,「龍邦現在最大的敵人已經不是泰山公司派,而是時間。」根據龍邦去年底的最近一次公告,包含龍邦及旗下子公司保勝投資,合計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