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懼新冠肺炎 怕家人生病及不能訪祖父母最憂慮

一份針對42國兒童與新冠肺炎和媒體關係的大型研究報告出爐,台灣團隊也在富邦文教基金會贊助下參與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們如果大量埋單網路上針對疫情的假訊息(如:多吃大蒜就不會感染新冠肺炎),過份擔心的可能性往往會更大。

這項「孩童、媒體及新冠肺炎病毒」研究,針對全球4,322名年齡介於9至13歲兒童進行跨國研究顯示,若孩子們對新冠肺炎病毒有基礎知識,並知道如何正確保護自己,才能穩健過關。

研究並顯示,世界各地兒童針對疫情的焦慮程度各有不同,而相同的是,他們都能感覺到父母的憂心,幾乎每名參與研究的孩童生活都產生巨大波動。大部分人不能上學、父母在家工作、無法出門運動,更別提休閒活動。

參與研究的孩童裡,每2人就有1人因新冠肺炎病毒感到憂心忡忡。兒童心裡最大的恐懼:家人會生病、不能拜訪祖父母或親戚。值得注意的是,有六成孩童擔心自己也會染病,且各國有明顯差異,擔心自己會染病比例較高的國家為日本(93%)和台灣(86%),比例較低的則為奧地利(35%)和德國(39%)。

研究發現,如果孩子被流傳的假訊息故事所吸引,他們「憂心忡忡」的比例就越高,諸如:「新冠肺炎病毒其實是外國政府的武器」或「用大蒜可協助你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知識可減少不確定性,並因此減少憂慮。

本計畫台灣主持人暨台大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執行長陳正倉教授表示,由於兒少節目會影響兒少的身心發展,兒少節目的多寡及內容、品質非常重要。兒少代表蒲思云表示,應破除大人瞭解就等同於孩子也瞭解的想法,直接與孩子對話,針對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針對疫情,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更多孩子在心理層面遇到的困境,協助孩子面對問題。

廣告

兒少代表花湧惠表示,媒體扮演的不再只是傳遞訊息的媒 介,應該正視媒體的巨大影響力,媒體之於新世代兒少的影響力是整個社會都應該具有的共同意識,要先看見兒少,才能讓兒少被看見。

長期支持類似研究計畫的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冷彬表示,台灣兒童節目的自製率過低、節目型態過度單一的問題,在這種國家重大危機中會更被凸顯出來,無法即時透過多元的媒體影視音作品與孩子直接對話,引發思考與行動,使得即便台灣疫情不如國際嚴重,但孩子們的憂心程度卻仍然偏高,這是需要產官學界一起正視的現實。

世新大學黃聿清教授則認為,這些研究發現再次顯現出兒少媒體在當下時代的關鍵性。媒體可以使用適合年紀且淺顯易懂的方式,協助孩子渡過危機;也可以教導孩子如何既能保護自己,亦能保護他人的負責態度。此外,媒體更能夠讓孩子知道對抗疫情的最好方法。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陸挖角百人部隊「錢恐白花了」
「8分鐘全賣光」美廉社急道歉
人倫悲劇!兒伴母屍4天才曝光

更多相關報導
馬英九為陸生籲大專校長抗議 陸委會:疫情升高
6歲以下小小明可返台 自救會:最著急的是「大小明」
小明爸爸赴疾管署抗議 陳時中回應了
「小明」滯陸沒上學 自救會:有人考慮離婚回大陸陪小孩
陸籍子女放行新聞稿更改 陸委會:文字交換落差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