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股》元太去年獲利次高、擬配息5元 拚拓大尺寸彩色電子紙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全球電子紙廠商E Ink元太(8069)周三召開法說會,元太去年第四季EPS升至3.08元,寫下9個季度以來新高;去年度營收、營業利益及淨利皆創下歷史次高,年度稅後每股盈餘為新台幣7.75元,EPS僅次於2022年的8.69元。元太擬配息5元,配息率為65%,現金殖利率約1.75%。展望今年,元太2025迎大尺寸彩色電子紙元年,隨著大尺寸電子紙市場的拓展,將有助於提升公司營收與獲利。

元太2024年第4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96.75億元,單季歸屬於本公司稅後淨利為新台幣35.21億元,單季稅後每股盈餘(EPS)為新台幣3.08元,寫下9個季度以來新高。

元太全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21.63億元,刷新自2016年專注電子紙業務以來的新高,全年合併歸屬於本公司稅後淨利為新台幣88.6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為新台幣7.75元,全年營收、營業利益及淨利皆創下歷史次高,EPS僅次於2022年的8.69元。元太董事會亦通過股利政策,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5元,配息率為65%,以周三收盤價285.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75%。

元太表示,2024年營運持續成長,即使電子貨架標籤(ESL)業務的成長受到技術轉換及客戶庫存調整的影響,但在電子紙筆記本(eNote)業務卻超越預期,展現亮眼的成長動能,隨客戶彩色產品導入及新舊產品轉換結束,元太對未來營運保持審慎樂觀。

元太將2025年定位為「大尺寸彩色電子紙元年」,標誌著公司正式邁向大尺寸電子紙市場的里程碑。全球顯示器產業龍頭目前多聚焦於大尺寸產品發展,元太亦將朝此方向邁進。隨著大尺寸電子紙市場的拓展,將有助於提升公司營收與獲利,推動元太邁向世界級顯示技術企業。自1992年成立以來,元太專注於小尺寸顯示器的研發與製造,如今正式投入大尺寸電子紙領域,將帶來全新挑戰,包括新型大尺寸顯示器的品質規範、大面積生產標準,以及市場拓展策略等。

在中尺寸電子紙方面,元太將繼續提升電子書閱讀器和電子筆記本技術,強化彩色表現與顯示速度,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透過持續優化成本結構,提升電子紙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電子貨架標籤(ESL)領域,元太將推出更優質產品,並持續優化成本,協助零售業縮減投資電子貨架標籤的總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加速電子貨架標籤在全球市場的普及。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元太早在2021年底即設定「2030年100%使用再生能源(RE100)」及「2040年實現淨零碳排(Net Zero 2040)」目標。截至2024年底,元太已提前達成全球營運據點RE58的目標,即58%的電力耗用來自於再生能源,大幅超前原先預計於2024年達成RE30的目標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