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韓國,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國際頻道?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台灣韓國情報站

近來,文化部向公視提出一起「發展國際數位傳播計畫」(含前導計畫 4500 萬、正式計畫 4 年共 58 億預算)的委託案。

但兩週前,幾位公視董事卻稱這個要設立國際影音頻道的計畫,他們事前毫不知情。也就是說,公視管理團隊高層直接越過董事會逕行提出企劃、開始聘任人員,同時更與文化部向國發會申請了 4 年 58 億的預算,令公視董事馮小非質疑是否「有外部勢力介入」?

甚至,事後董事會才收到公視管理團隊「如大學生通識課報告」般的「補交企劃案」,更導致三位公視董事不滿程序問題集體請辭抗議。

而儘管該計劃案有著「程序問題」,在公視內部啟動矯正程序後,仍經董事會以 11 票同意 4 票不同意議決通過。但此一爭議在媒體披露後,外界卻出現「政府要公視做『大外宣』、政治力介入公共平台」等質疑,導致文化部只好發稿宣布暫緩委託公視設立國際影音平台一案。

儘管文化部最後為避免爭議、選擇暫時擱置此案,但同時也表示「後續推動國際影音平台」的政策方向不變。

關於打造一個「屬於台灣的國際影音頻道」概念,其實在 20 多年前資深媒體人江春男就曾多次提出。自 2005 年以來,民進黨政府也至少 3 度提出「設立國際平台」的規劃,但最後皆無疾而終。

其實,不論是否為所謂的「大外宣」,成立「屬於國家的國際宣傳管道」,一直都是許多國家增加國際能見度、話語權的方式之一。例如日本的 NHK 、英國的 BBC ,都可說是「國內」公共媒體成功躍升「國際」公信媒體的案例。

廣告

同時,即便此次爆出程序爭議,但長期以來無論是國內輿論或資深媒體工作者,大多對「為台灣發聲的國際頻道」本身持正面態度。尤其我國長年因政治因素導致的國際困境,成立能增加台灣能見度與話語權的國際平台「無疑是極為需要的政策。」

或許如同管教授於《端傳媒》一文(管中祥:拿政府錢就要辦政府事?做國際宣傳,媒體如何保持獨立?)中所言,此次爭議不失為一次「釐清公共媒體定位、檢討公共電視困境、解決公廣集團問題」的好機會。於是乎,本文希望就韓國的國際電視頻道為例延伸管教授討論,冀盼未來設立台灣國際頻道時能供以借鏡:

韓國的國際英語頻道,阿里郎電視台(Arirang TV)的困境

作為韓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英文國際頻道的阿里郎電視台(Arirang TV,以下稱阿里郎)至今運行 20 餘年,在全世界 188 個國家裡有超過 1.4 億個家戶收看,其對世界傳播韓國形象的巨大影響力可想而知。

在 2018 年「川金會」及「文金會」時,阿里郎也曾舉辦大型的國際座談會與提供全球第一手「韓國觀點的英語報導」,直接補足了過往各國媒體對韓國新聞進行編譯報導時的觀點落差問題。韓國國立外交學院的金泰煥教授也指出:「過去 20 年來,阿里郎電視台扮演著國際社會中韓國國家形象的雙向傳訊者⋯⋯能在特別重要的國際議題上為國際社會提供韓國觀點。而且不只跟韓國有關的議題,甚至阿里郎能為韓國在區域的、全球的議題上公共意見形成的過程中加入韓國的觀點,這也使阿里郎的地位不只是『表達或傳播韓國的形象』而已。」

由此可見,一個能夠主動對國際發聲的頻道不只能使國家觀點、形象被正確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在地球村年代能夠在全球議題、公共意見形成時內加入本國的聲音——這何嘗不是台灣所亟需「可以向世界表達台灣觀點與立場」的管道呢?

然而在同時間,「阿里郎」本身由於經費大量來自政府撥款,也為其媒體公信力、中立性帶來很大的爭議:

每年營運預算約莫 14 億新台幣上下的阿里郎,當中有超過一半來自 KCC(韓國通訊傳播委員會)與文化觀光部撥款至阿里郎所隸屬的非營利基金會。

政府為了「看似」不介入阿里郎電視台的營運,採取「捐款非營利組織」的間接撥款手段;但這也造成政府對其經費的支持,在沒有固定法源依據下充滿不確定性:簡單來說,韓國政府只要某天突然決定不「捐錢」了,阿里郎便可能立即面臨無法繼續營運的狀況。

預算命脈握在官方的「捐款」手上,也使得阿里郎長期以來的報導內容,多被韓國大眾認為具「高度官方色彩」,或者是「韓國政府想呈現給世界的想像」,也多次受到韓國國會(在野黨)議員的強烈質疑,認為「一個只為執政黨背書的電視台,為何要年年花這麼多納稅錢去維持?」這個議題,也因此在近代成為韓國社會長期爭論的問題之一。

尤其,在韓國的公共電視台 KBS 成立了自己的國際頻道《KBS World》後,在世界各地以韓流、韓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後,更使阿里郎面臨直接的競爭,也使韓國人更加質疑:「為什麼還要多花錢養阿里郎?」

韓國公共電視(KBS)另起國際頻道爐灶

熱愛韓劇、韓流明星的「哈韓族」朋友,肯定對 KBS, MBC 兩大韓國公共電視台(甚至 SBS )不陌生。事實上,在韓流崛起之前便存在的阿里郎,有八成的節目便是購自 KBS 及其他韓國電視台。

而當韓劇在海外透過阿里郎的播映,意外取得了連韓國人也沒想到的巨大成功後,韓國國內的電視台們開始意識到海外商機無限,於是接連地不願再把最新製作的影劇播映權轉賣阿里郎,紛紛轉而自開國際頻道——這也導致阿里郎現在能播映的韓劇,往往都是 5、6 年前所製的。

韓國最大的電視網 KBS 在 2003 年開設《KBS World》國際頻道後,就直接把國內製播的韓國影劇加上英文字幕賣到國際市場,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種以「文創」的方式讓全世界透過「娛樂性節目」了解韓國,不但成本低(僅需英文字幕翻譯)、擴散快,更似乎直接擊敗了阿里郎花費大筆預算,特別製作全英語的紀錄片、教育性節目、新聞節目等等的「文化宣傳」效益。

在韓流風行的亞洲地區,《KBS World》也因此大舉吞併了阿里郎的收視與市佔率——這也是為何近年來台灣人、甚至包括不少「哈韓族」可能都不知道阿里郎的原因。

至此,相較於花費大量納稅錢,製作「只給外籍人士觀看的節目」的阿里郎,僅是將本土節目加上外文字幕便取得巨大效益的 KBS World ,更讓阿里郎的「存在意義」本身備受質疑。韓國社會近年來因此逐漸出現合併兩者的聲音,要求政府整併國際頻道,又或者成立個別組織管理非營利的公共廣播集團。

事實上,KBS World 與阿里郎不論在經費抑或是策略上都有顯著的差異。若未來台灣要考量究竟是要「一、設立一個如阿里郎的獨立英語國際頻道」,又或是「二、直接由公共電視成立國際平台」時應可以多加參考:

阿里郎與 KBS World 的比較

首先討論策略的部分:縱使 KBS World 在節目性質部分較阿里郎能提供更多綜藝、體育轉播、影劇的精緻節目吸引外國人注意,但由於商業考量,《KBS World》並不如阿里郎採取與全球洽談「免費落地」策略,藉由免費提供各地電視播映其製播內容、積極進入全球 188 個國家的有線電視網;《KBS World》僅將播映的地區限制於「韓流盛行」的區域如亞洲、歐洲、北美市場,抑或具有潛在商機的地區——也就是說,儘管《KBS World》所到之處如香港、柬埔寨與阿里郎競爭時,每每將阿里郎的收視率砍半,但若是論「為韓國傳統文化宣傳、服務非韓語母語的韓僑二代、提供韓國官方觀點、觸及範圍」等功能來說,可能就不如阿里郎了。

再來談到經費預算:阿里郎的營運預算前面提過,大量來自官方「捐款」;而 KBS 的經費則來自全民繳納的「電視執照費」(每戶每月約台幣 77 元)與廣告。在預算的規模和穩定度上,顯然 KBS 每年動輒近 400 億新台幣的預算,遠遠勝過阿里郎。

同時,在董事會的組成上,KBS 也「相對」較為獨立:不像阿里郎的經費來源 KCC(韓國通訊傳播委員會)為總統及政黨派任,KBS 較能因不收受政府經費影響而維持其中立性,更「有可能」如 NHK, BBC 有能力批評政府當局,成為國際的公信媒體。

反觀阿里郎在 2018 年時,卻因為前文所述的韓國輿論與國會對其正當性的質疑,導致文化觀光部當年向政府要求的「捐款」經費遭到國會拒絕——當時面臨經費用鑿的阿里郎,立時導致近 1 / 3 的記者離職、製作節目砍半——財源性質與人事任命獨立性,對於「國際頻道」的關鍵影響力,由此可知。

台灣需要新的獨立頻道?還是由公視來做就好?

從韓國兩個「國際頻道」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發現,年度預算僅 15 億新台幣上下的台灣公視主頻道,若要如預算近 400 億台幣的 KBS 製作每集要價 3、4 百萬的韓劇行銷世界,儼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再加上韓國的電視媒體環境與台灣大不相同:韓國的無線電視台擁有近70% 以上的市佔率,單靠本國市場就能回收影劇製作成本,自然更樂於投資大成本製作優質節目行銷全球。

反觀台灣的公視,除了要與其他近百台商業電視台競爭外,由於過半預算來自政府、常常只能製作其他商業電視台認為「沒賺頭」的公益性質節目,遑論製作高預算、卻不知道成本能否回收的精緻節目。

同時根據調查,台灣近八成民眾完全不願意付錢觀看公共電視,因此未來公視若要開闢類似韓國收取「電視執照費」的財源而不依賴政府,更有相當高的難度。雖然依據《公共電視法》為提高公視獨立性,逐年減少政府對其補助。但至今政府預算依然超過公視每年預算的一半以上。

簡言之,公視的財源若不另尋出路,一方面無法顧及節目品質、另一方面也必將持續受制於「執政黨」(不論哪黨執政皆然);也因其必然涉及政黨政治,因此在成立「國際頻道」後,因政治紛爭落得如阿里郎被國會大砍預算,恐怕也是可預期之事。

文化部長李永得近日在公視的專訪中提到:「現在公視的委託案只是『暫緩』,接下來要委託給誰還可能有變化。」

但倘若我們參照韓國的經驗可以發現:只要是「政府出資」——不論是「捐贈、委託案、間接撥款、標案⋯⋯」等皆然,都難以確保這個國際頻道的「獨立性」和「財務穩定性」。若再考量到預算規模與其他國家的「國際頻道」有如天與地的差距,要用有限的資源和不穩定的財源做到如 NHK, BBC 一般,恐怕更是強人所難。

儘管如此,公共電視的人事任命在制度設計下,需要多方勢力折衝,仍相對具有「國內其他媒體」(包括中央社在內)所沒有的獨立性:其董事組成,是需要由行政院提名後,再接受國會各黨團同意的。反觀「中央社」董事會由文化部提名、行政院直接聘任董事組成;各商業電視台的政治傾向則明顯與其投資者有關,更不待言。

因此這樣的先天條件相較之下,使公視似乎已是目前台灣唯一較符合前文所述「成為具公信力國際媒體」的對象了。

綜上所述,台灣的公共電視雖尚缺乏如 KBS 的獨立財源與龐大的預算,足夠支撐製作優質節目並與近百台競爭;但若另設如阿里郎的個別國際頻道、或者委託其他民間商業電視台製播,則可能又會因充斥官方色彩的營運模式、人事任命的獨立性不足,反而讓「大外宣」的質疑更為嚴重。

短期內,台灣若要透過國際「頻道」製播節目並做到極成功的國際行銷,可能並不容易;但製作一個能對國際發聲、讓世界更加認識台灣、在全球議題加入台灣觀點的「節目」,若由公共電視參考阿里郎模式加以執行,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應該更有可能。

至於未來最大的「財源問題」,恐怕還是得透過《公共媒體法》的制定,又或公廣集團的整合與改革,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公視「大外宣計畫」跳過董事會爭議:借鏡韓國「阿里郎電視台」,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國際頻道?》,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別當劣質媒體的奴隸──新聞真真假假,如何分辨優劣虛實?
當閱聽眾素養與媒體素質攜手探底,「我們與惡的距離」將更近或更遠?

作者簡介:

台灣韓國情報站,由來自台北及首爾兩名政治領域出身的年輕人,成立於光州民主運動四十週年的 2020.05.18 。隨著全世界的民族主義極右浪潮、中美對抗加劇,情報站認為台韓關係、台海及朝鮮半島問題有著超乎想像的重要性及相互影響性。情報站希望透過雙邊搬運台韓消息、轉譯專家評論、發佈己身投稿以增進台韓彼此理解、協助大家接收更多台韓資訊。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