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對轉型風險關注升高 首度進入企業永續報告要項

中大型企業愈加關注創新對轉型帶來的風險。資料來源/《2025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
中大型企業愈加關注創新對轉型帶來的風險。資料來源/《2025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

CSRone 永續智庫21日聯手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正式發表最新調查報告 《2025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該項研究分析574本2024年永續報告書,聚焦資本額20億以上的臺灣企業,剖析臺灣及亞太區企業在治理、環境、社會三大核心面向的現況與趨勢。其中臺灣企業TOP 3重大主題為「職業健康安全」、「經濟績效」與「教育與訓練」。「氣候變遷風險」連2年居首,而「新技術、產品及服務開發風險」首度入圍,反映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對轉型風險的關注升高。

企業治理正從「承諾」邁向「制度深化」: 88.2% 企業已設立永續委員會,77.4%定期向董事會報告ESG事務,顯示永續已融入企業長期營運策略。此外,35%企業高層將薪酬與永續績效連結,81.2%永續委員會已指定代表,顯示ESG行動已由單一職能擴展至跨部門協作,並逐步落實至日常營運。

調研單位指出,企業的減碳行動與生物多樣性正走向雙軌實踐:本次報告顯示,67.2%企業已揭露淨零目標,且有此外62%企業已制定長期目標,展現從短期應對轉向長期規劃的趨勢,94.4%企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其中56.8%企業涵蓋範疇三(供應鏈)排放,但主要仍限於組織內部邊緣範疇,顯示企業在上下游碳盤查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另外,金融保險業碳權作為揭露程度高,52.2%資本額100億以上之企業揭露內部碳定價作為;另外數據顯示僅有9.9%於報告書參考TNFD框架揭露資訊,其中減緩與復育為企業回應生物多樣性主要方式,顯示在生態保護策略的深化與具體行動上仍有待提升。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台股反彈別接刀?台積電恐重演3年前慘案 蔡明彰:僅3族群、2個股能押
跟台塑四寶一樣慘?謝金河點名2產業:不改還是會倒
輝達盛會GTC大會登場!GB300成亮點 大摩喊燒 鴻海、廣達、緯創、金像電等14家台廠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