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停火激勵 台股跳空強彈456點/AI機器人話題熱 鴻家軍帶隊亮燈/賴正鎰提移民救市論 房價高掛仍難解|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四大指數齊漲,標普500指數再度站上6,000點大關,主要受到川普宣布以伊全面停火激勵,加上降息預期升溫,年底前預估將降兩碼,最快9月啟動,為股市帶來利多的氛圍。道瓊指數上漲374點,標普500指數漲0.96%,那斯達克指數漲0.94%,費城半導體指數漲0.63%。雖然油價因川普喊話「能源部趕快鑽油」與停火協議暴跌超過7%,能源股普遍下挫近2%,但科技股領軍反彈,特斯拉因在德州啟動Robotaxi服務而大漲8.2%,科技七雄也普遍上漲帶動盤勢。然而線上醫療平台HIMS則因遭到糖尿病與減重藥大廠諾和諾德終止合作,股價慘摔34.63%,美超微則因發行可轉債消息而暴跌近10%。
以伊停火也影響到各類財經市場,比特幣漲回10.5萬美元,黃金則是小幅回檔。亞股今(24)日全面走揚,日股上漲1.14%,韓股大漲2.96%,港股、陸股也同步走揚。
台股今日大漲456點,成功站回22000點整數關卡,收復昨日跌勢,終場收在22,188.76點,成交量放大至3,947.52億元。台積電(2330)強彈2.94%,收在1050元,貢獻大盤逾230點;聯發科(2454)收在1270元,鴻海(2317)則是上漲2.88%,股價攻上160.5元。盤面類股紅通通,電子成交比重回升至七成,半導體設備、矽光子、AI概念、機器人、PCB族群輪番上攻,DRAM雙雄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人氣爆棚;油價的波動也讓槓桿型ETF出現劇烈波動;聯電(2303)除息日爆量逾13萬張,尾盤強拉,邁向填息之路。
📝盤點熱門股:華邦電、南亞科、期街口布蘭特正2
成交量榜首由華邦電(2344)奪下,今日成交量達24.2萬張,股價小漲2.3%,人氣居高不下。南亞科(2408)緊追在後,爆出19.1萬張大量,盤中震盪走低,收跌2.91%,近期記憶體題材火熱,市場關注度續增。第三名為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單日成交量16.4萬張,重挫20.13%,幾乎吐回近期漲幅,成為盤面焦點;而同樣受油價暴跌影響,期元大S&P原油反1(00673R)則以15.5萬張成交量居第五,強彈近10%,創下大量,吸引短線資金搶進。凱基金(2883)以成交量15.8萬張,連兩日擠入榜,股價平盤整理,人氣續旺。
延伸閱讀》狂噴15萬張!華邦電漲破6%暫居成交王 這「機器人概念股」開盤約25分強勢鎖漲停
延伸閱讀》期街口布蘭特正2一天暴跌20% 戰事以來漲的幾乎全吐回
延伸閱讀》以伊停火油價暴跌7% 反向ETF飆漲逾9% 創台股第一大量
📌三大法人買賣超
三大法人今日合計買超339.05億元,助攻台股反彈站穩22000點整數關卡。外資終結連3賣,強勢回頭買超291.84億元,為盤面主要推升動能。投信同步小幅加碼4.08億元,持續偏多操作;自營商也積極進場,買超43.13億元,三大法人同步站在買方,資金回流態勢明顯。
✨本日議題股:鴻家軍、矽光子族群
盤面題材股強勢爆發,鴻家軍搭上AI伺服器+人型機器人題材順風車,法人買盤明顯回流。路透報導指出,鴻海(2317)與輝達合作,計劃於美國休士頓新廠導入人型機器人協助生產AI伺服器,激勵鴻海股價衝上160.5元,改寫波段新高,旗下廣宇(2328)、正達(3149)聯袂亮燈漲停,陽程(3498)大漲6%,鴻準(2354)、京鼎(3413)、臻鼎-KY(4958)、帆宣(6196)等同步放量強攻,AI機器人概念火力全開。
矽光子族群同步熱炒,指標股波若威(3163)除息首日秒填息,搭配下半年高階伺服器光通訊需求爆發,終場收高5.43%,上詮(3363)、創威(6530)、環宇-KY(4991)漲停鎖死,台星科(3265)、聯亞(3081)同步大漲,法人看好矽光子高階應用加速滲透,資金搶先卡位。
👥新鮮人薪鮮事:
Z世代夢幻職業大洗牌,YouTuber勇奪男女性前三名,電競選手、工程師、作家也擠進榜內,傳統「鐵飯碗」公務員在男性榜單中跌出前十,女性也僅排第六。雖憧憬夢幻職業,現實面卻難以輕鬆,調查顯示47%新鮮人是「零存族」,若無家人援助,平均僅能支撐1個月生活,待業忍耐極限約165天,焦慮指數更創七年新高。而在通膨壓力下,J型、P型人格的新鮮人,在理財規畫也展現不同風格,如何兼顧保障與資金彈性,已成為新鮮人出社會後最現實也最必要的理財課題。
延伸閱讀》新鮮人夢幻工作出爐! 男女性都想當YouTuber 公務員摔出前五名
延伸閱讀》畢業即就業難…調查:四成七是零存族、新鮮人最多忍受無業165天
延伸閱讀》你是J人還是P人?一表從個性看新鮮人二大保險理財差異
👁️🗨️憶如犀利講
去年新生兒僅剩13.5萬人,台灣少子化成國安問題,也成「房市隱憂」?30萬外籍白領移工可救房市嗎?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今(24)日「獻招」,希望政府鬆綁移民法令,訂出「五年30萬優質移民」政策,引入中高階白領與專業技術人才,引發熱烈討論。讓人聯想今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演講宣布總部設在北士科,立馬帶動周邊房價看漲。賴董的立意良善,但移民救台灣房市…恐怕效應有限或難如預期。
首先,「少子化導致房市泡沫化」的言論至少吵14年以上了,台灣房價依舊「年年飆新高」,實務上已被年輕人喜歡換新屋、不願跟父母住、小宅化,超高齡社會來臨,老人往市區蛋黃區搬遷等社會型態改變而打破了,亦即少子化會讓房價下跌已經不成立。在台灣房價高漲、年輕人購屋困難的背景下,再開放投資移民購屋,可能引起輿論反彈,若進一步推升房價,與央行、政府要打炒房、控房價的政策不符。
其次,白領投資移民能救得了房市嗎?以過去經驗來看,放鬆移民後,外國高階主管會選擇在台灣置產的比例高嗎?答案是極低的,外資來台設廠、買地、辦公室還比較高,自住極低,外國人多以租屋取代買屋,寧願由外商公司以法人名義付數百萬租金入住豪宅,也不願花錢置產。
三是就算願意置產了,誰會受惠?恐怕還是高資產族群與都會區,帶動特定區域成交,如台北信義計畫區、天母或是台中七期、台南南科等地區的豪宅等高端物件,加劇特定地區房價。
依過去經驗,每年外國人來台灣購置不動產大約1千戶,且比例愈來愈低,港人來台熱度也已降溫,創下12、13年的新低,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影響,私法人購屋必須採取許可制度,外國人買台灣房更難了,台灣房價高不可攀固然是一個原因,但全球都會區比台北貴的也所在多有,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恐怕才是外國白領根本不敢置產的主要原因。
與其寄望外籍白領「買房救市」,不如正視並回應本地剛性需求,打造合理、可負擔的居住環境,才是長遠之計。移民政策可以是輔助工具,但不該也不可能成為房市的救命稻草。
🔭重大財經事件展望
國際方面,市場將關注美國5月新屋銷售數據、法國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以及泰國央行利率決策,聯準會官員威廉姆斯也將發表談話,牽動全球市場情緒。
國內則有財政部賦稅署記者會,台經院公布6月景氣動向調查,高雄市地政局進行第二季抵費地標售。股東會方面,關注日月光投控(3711)、台船(2208)、中鴻(2014)、味王(1203)、欣巴巴(9906)等大廠動態,法說會則聚焦英業達(2356)、慧智(6615)、福懋科(8131)釋出的最新展望。
市場變化難捉摸?面對股市的大起大落,總會有看不懂、跟不上、難決策的時刻!Yahoo財經掃描每個台股交易日晚間6點上菜,整理市場最重要的財經熱點,從國際財經趨勢、產業焦點到個股異動,迅速掌握投資脈動,帶你快人一步,掌握市場先機。
註:加權指數成交金額含盤後定價,不含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核稿編輯:劉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