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銷被逼急了!案場來人、交易量雙雙雪崩 兩大怪象「房市慢性窒息下」的自嗨?|房市觀點
Yahoo房市觀察員 / 鄭ASH(資深房產媒體人)
過去一個月來,我發現兩個有趣的怪現象,輝達蹭王寶座,周周換人坐,本來我以為西門町新案來蹭就有點誇張,沒想到沒幾天居然蹦出台南蛋殼重劃區的案子,跟我說他想喊「北輝達、南台積」蹭一波。事實證明,只要敢喊的案子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會是別人。另一個怪現象是,很多原本高大上(高端、大氣、上檔次)和走飄逸氣質、不食人間煙火路線的代銷公司,也突然畫風丕變,新推案卯起來上牛肉、下猛藥,什麼上車某某特區最後機會、現在不買以後後悔、今天的高點明天的低點、別等漲價才來買…輪番用販賣通膨焦慮、漲價恐懼的文案轟炸市場,變相施壓消費者,催促趕緊出手。怎麼大家突然都不正常起來了?
答案很簡單,來人量、交易量雙雙雪崩!現場真的是「等嘸人」,中南部更有市郊案整個月來人掛蛋,壓力山大啊!
我們回顧一下這波來人量、交易量崩跌急凍的幾個關鍵時間點,第一擊來自去年919央行第七波金融管制,俗稱「金龍海嘯」的重擊,很多去年第二季還搭著追漲熱度開案預售案原本預收破五成六成的,被919下鉤拳Boby shot一步到胃,打到吐出一半預收量的退訂潮。今年開春才慢慢重整旗鼓,從退訂潮後剩下的2-3成再一戶戶慢慢累積到4成多5成,但銀根緊縮大環境不變,房市只能匍匐前進。
誰想到,四月初川普對等關稅掀起全球股災,對房市轟出第二拳,台股短短兩三天從2萬3烙賽到1萬8,瞬間瘋狂下捲的5千點漩渦,不單捲進斷頭戶,也拖進多少家庭購屋自備款一夕間如夢幻泡影。不少案子周來人少到剩5、6組,掛零的所在多有,即便電話預約有上20多組,時間到了爽約沒來超過2/3!五月初台幣暴力升值又對已經是風中殘燭的房市擊出第三拳,金控壽險跟台灣命脈的出口產業遭遇匯損重創,來人再度急凍。
難怪519黃仁勳宣布輝達總部落腳北投士林,這個本來只有北士科限定,頂多外溢到社子、士林、北投、天母的利多,突然變成「久旱逢甘霖」的全台房市的救世主,「一人救全村」,讓全台在售中建案卯起來狂蹭。但一個多月過去了,你會發現大家「看熱鬧」之後又馬上回歸理性保守。而且輝達要的T17、T18兩塊地,卡關在北市府跟新壽間「待解套」的合約僵局也浮現。走筆至此,順便分享一下一個辦公室在西湖站,人也住內湖的房地產老闆對這波輝達議題的「實話實說」,他用兩個字形容現在的市場:「自嗨」,他指著窗外輝達在台灣的分公司大樓說,「你看基湖路8號的輝達大樓在我窗外多久了,這邊有暴衝過嗎?」
市場保守觀望,真的不是沒道理,因為(1)開槓桿買進資產的錢,越來越難借,自備比例越押越重,(2)被股災掃到,越來越少人敢貸款揹下去,深怕交屋時或進入房貸期,遇上資金斷鏈的風險。這些原因讓更多民眾在「現金為王」vs.「資產抗通膨」間,選擇了現金為王。很多建案則同步面臨房市管制與市場轉冷和囤房稅2.0的三重經營壓力,「不開發等死、推新案找死」,面對房市大環境持續地「慢性窒息」,手上未推的案子只能一延再延,已推的只好苦撐待變。
◎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