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人民幣持穩 首拚消費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6日表示,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是全球金融和經濟穩定的關鍵,中國大陸在穩健經濟環境以及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減少下,物價以及消費者需求可更強勁。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7日報7.1702,創逾一周高。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潘功勝於沙烏地阿拉伯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議時表示,雖然最近大多數貨幣兌美元匯率下跌,但是人民幣保持穩定。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是全球金融和經濟穩定的關鍵,大陸政府將繼續讓市場在匯率形成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

同時,大陸持續推動穩經濟政策。潘功勝在會議期間表示,大陸愈來愈將消費放在首位,實施增加家庭收入和提供補貼等促進消費的政策,將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強化逆週期政策調節。

內需消費方面,潘功勝指出,大陸物價上升和消費者需求可以更加強勁,促進消費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擺脫對投資的過度依賴,以刺激內需和應對潛在的出口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中國大陸祭出關稅2.0,市場對人民幣貶值擔憂加劇。數據顯示,1月中國外匯存款從2024年12月的8,529億美元攀升至8,924億美元,居民或非金融企業皆增加外匯存款。

外媒引述法巴銀行大中華區外匯利率策略主管王菊指出,由於關稅預期,中國居民和企業過去兩個月顯著增加外幣存款,如今關稅力度不如預期,以及A股風險偏好改善,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將漲向中間價水準。

報導指出,在人民幣貶值壓力高漲之際,人行透過卡死中間價,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大行買美元等方式強力壓制貶值幅度。但隨著2月以來市場的風險情緒明顯改善,這些大量囤積的外匯可能轉為結匯的主要來源,為人民幣反彈蓄力。

中金公司外匯團隊指出,近期美元偏弱、全球風險偏好改善的趨勢或有所延續,有助於人民幣匯率溫和升值。若是DeepSeek等主題能夠帶來中國大陸資產持續性的預期修復,跨境資金的改善也有望緩解外部因素帶來的匯率壓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