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鐵道學會示警 嘉南平原無遮蔭易曝曬 須留意
【時報-台北電】軌道若因高溫膨脹彎曲,稱為「挫曲」,狀況嚴重恐斷裂,影響行車安全,面對氣候變遷極端高溫影響,軌道業須加強監控防護。學者認為,台灣軌道業多年前早已啟動因應高溫措施,將傳統軌道改為長焊鋼軌,避免變形危險。另有學者建議,若高溫不止,台鐵可參考國內外鐵路機構做法,評估是否需調整高溫行動值。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指出,早年軌道中間有熱接縫,若扭曲時接縫內有預留空間可應對,列車行經會發出「摳摳摳」聲響,近年台灣鐵道多採用新式的無接縫軌道「長焊鋼軌」,若高溫變形可沿鋼軌的斜切面延展。
鐵道學會提到,台灣軌道業算非常早就開始因應高溫採取行動,因金屬溫變速度快,還要考量不僅溫度本身,及高溫持續的時間,較需注意的則是較少隧道的台灣西部的嘉南平原,大多軌道都沒有遮蔭易曝曬。
鐵道學會表示,台灣鐵道目前普遍使用長焊鋼軌,經高溫曝曬出現50度軌溫很正常,50至60度對金屬來說是「小Case」,比較不需要擔心,氣候變遷高溫狀況,目前對鐵道影響並不大,至於其他環境控制設施包括空調、或需要仰賴空氣散熱等相關設施,就需比較辛苦維護。
針對未來極端氣候影響下,高溫狀況恐愈來愈頻繁,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說,台鐵可以根據過去軌溫檢測的數據,對於行車影響進行分析,並配合國內外相關鐵路營運機構,對於軌溫較高時的行車運轉的調整策略進行了解,進一步調整台鐵後續行車運轉標準作業程序的行動值,確保行車安全。(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蔡明(亙)/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