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香港博弈 英資大行被逼挺北京

蘇格蘭背景的香港怡和洋行(Jardine),日前在「大公報」、「文匯報」刊登廣告,支持「港版國安法」。當天,匯豐銀行(HSBC)在「匯豐中國企業」微信公眾號發文,刊出其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撐國安立法」街頭宣傳攤位簽名聲援照片。渣打銀行隨後也發表聲明稱,相信港版國安法能維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此前,國泰航空母公司太古集團表態贊同港版國安法,是香港英資大行最先表態的一家。英資銀行紛向北京「表忠」,引發英美強烈反彈。在中美英地緣政治博弈下,英資企業被經濟利益束縛,選擇站在北京一邊。

中港強大的輿論攻勢與頻頻威脅,是滙豐等英資企業屈服的直接原因。之前,大陸輿論曾猛烈追問匯豐與渣打,為何遲不表態支持北京立法,並抨擊匯豐在華為高管孟晚舟被捕一事「出賣華為」,更翻出155年前匯豐創業史,控訴匯豐當年為鴉片交易服務,「遲早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更慘痛代價」。

港版國安法草案通過翌日,前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臉書發文,質問匯豐「一個多星期過去了」仍未表態,說「我們要讓英國政府、政客、匯豐這類英資機構知道which side of the bread is buttered(利之所在)」。梁振英點名利潤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匯豐銀行,若不表態支持港版國安法,隨時可能被中資銀行或其他銀行取代。

用商業利益交換政治表態,成為中港共同的籌碼。「北京日報」也發表「坑客戶,匯豐終將失去所有客戶」文章稱,國家立法保障香港安全穩定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匯豐在這時裝聾作啞,意欲何為?「人民日報」則轉載北京日報文章「坑華為,亂香港?匯豐銀行吃飯砸鍋是自絕前途」,批評匯豐未表態支持港版國安法,損害中國主權、尊嚴和人民感情,吃飯砸鍋是為不義,背信棄義之輩,並指匯豐銀行在孟晚舟事件中「出賣夥伴」、「賣友求榮」,是「牆頭草」、「兩面人」。

廣告

「環球時報」刊文,指控匯豐充當美國政府「特工」,「設局陷害」孟晚舟,將作為「犯罪分子」受到中國司法制裁,更明確批評匯豐太遲表態支持港版國安法立法,「中國市場不會坐視不理」。2019年7月,北京日報曾利用微信公眾號,威脅將把匯豐列入中國商務部「不可靠實體」清單,這份清單正是根據國安法等制定。

匯豐銀行1865年在香港開業。1993年,把總部從香港遷至倫敦,香港至今仍是其最重要市場。2009年,多家英國大型銀行在美國次級房貸危機中焦頭爛額,陸續接受英國政府救助,匯豐憑著要求股東供股集資125億英鎊(約160億美元)渡過難關,當中有不少香港散戶個體投資者。

隨後,匯豐把總裁辦公室從倫敦遷回香港,但仍維持在英國註冊。2019年,匯豐全年稅前盈利133.5億美元,其中90%來自香港。毫無疑問,滙豐等英資大行選擇站在北京一邊,是擔憂如果不這樣做,恐將失去其在香港所有利益,讓它們無法承受。賺中國的錢,在中共面前就得低頭,甚至為中共效命。

然而,英資大行向北京屈服,也將面臨英美的政治壓力甚或制裁。美國國務卿龐培歐批評匯豐與同屬英資的渣打銀行表態支持北京對香港直接立法,是「政治與商業叩頭」(卑躬屈膝)。英國政界已有多位知名人物公開質疑匯豐做法。保守黨下議院議員奧布萊恩(Neil O’Brien)號召英國群眾將生意轉到其他銀行。前黨魁伊恩·鄧肯·史密斯爵士(Sir Iain Duncan Smith)建議大眾,從匯豐提走存款。

很明顯,匯豐等英資銀行對港版國安法如果發表不符合北京期望的聲明,北京將對其採取制裁行動。但選邊站則讓外資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更失去信心,從而寧可把存款帶走。英資企業無法不捲入中英兩國的外交爭端,跌入中美政治、貿易爭端兩個大漩渦中。

美國針對香港問題也將對中國採取行動,形成新壓力。從匯豐表態到港府出手救助國泰航空,說明中國在香港影響力與日俱增。新冠肺炎帶來的破壞,香港企業必須在中西方之間作出明確抉擇。另外,對匯豐與渣打這些大型銀行來説,香港「持續動盪與暴力」已構成重大政治風險,對他們在香港的利益有損。港版國安法「重塑而非剝奪政治確定性」,可「確保秩序得以恢復」。所以兩家銀行不顧在西方的形象,表態支持北京直接立法。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美國為何解禁華為?英媒分析原來是這個因素
「滾出去,你這個『東方佬』」亞裔男購物遭白男騷擾
怕丟臉不敢公布?中印邊界衝突 傳解放軍近40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