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經濟數據顯分化,消費回溫、工業與投資不及預期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公布的5月宏觀經濟數據呈現「強消費、弱投資」格局,顯示消費動能顯著回升,但工業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表現不如預期,反映經濟復甦仍面臨結構性壓力,後續仍需觀察政策傳導效果。 數據顯示,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5.8%,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9%,亦為近半年來最低增速,突顯在出口動能不穩與內需放緩背景下,製造業仍承受壓力。月增率為0.61%,也出現邊際放緩跡象。
相較之下,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6.4%,遠優於市場預期的5%,並創下自2023年11月大增10.1%以來的18個月新高,反映「五一」假期推升服務消費與實體零售回溫,為整體經濟注入亮點。月增率達0.93%,亦為三大指標中表現最佳。
在投資方面,1至5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3.7%,不僅低於預估的3.9%,亦創下今年以來最低水準。結構拆解顯示:製造業投資年增8.5%,維持穩健;基礎設施投資年增5.6%,略有放緩;房地產開發投資則大減10.7%,成為拖累整體投資的主因。民間投資年增持平,若排除房地產開發項目,則成長5.8%,顯示企業在非房產領域的投資意願仍具彈性。
分析師指出,消費回升固然可喜,但製造與投資同步轉弱,突顯實體經濟修復節奏不一,尤以房地產持續低迷,對總體投資與地方財政形成壓力。市場關注6月中下旬是否有新增政策工具或降準措施出台,以提振內需與企業信心。
展望後市,專家認為第二季GDP年增率有望維持在5%以上區間,但要實現全年目標,仍需更多財政與信貸支持。若房地產政策未見升級,且出口面臨美中貿易談判等不確定因素,第三季經濟仍可能重返「內需硬撐、外圍牽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