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紐約與布蘭特期油週一跌0.4%、0.2%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對全球第一大能源進口國中國需求的擔憂,淡化美國利好的美國經濟訊息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供應限制和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帶來的支持,兩大期油繼上週週線現五週首黑後,週一迎來開門綠。OPEC+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盟友組成的產油國聯盟。
布蘭特9月期油跌0.18美元或0.2%,報收每桶84.85美元;紐約8月期油回落0.30美元或0.4%,報收每桶81.91美元。在7月12日當週,布蘭特期油跌1.7%,紐約期油跌1.1%,兩者同現五週來首黑。
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煉廠煉油量和原油進口等中國數據並未給市場提供支持,但其他地區的需求增長仍然健康。
國家統計局週一公布,中國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4.7%,明顯不及市場預期的5.1%,且遠低於第一季的5.3%,增速創五個季度最低水準。若與上季相比,成長0.7%。
中國經濟第二季增速遠低於預期,原因是長期的房地產低迷和就業不穩使脆弱的經濟復甦裹足不前,使人們繼續預期中國政府將需要採取更多的刺激措施。
與此同時,6月期間,中國煉油廠產量年減3.7%,連續第三個月衰退,因計劃中的設備維護,而煉油利潤下降和燃料需求低迷促使獨立煉油廠減產。
美國方面,市場關注前總統川普遭未遂刺殺事件,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會增加他連任的機會。
Fed主席鮑威爾表示,第二季的通膨數據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聯儲的信心」,即物價上漲步伐正在可持續地向Fed的目標回落,這番發言表明開始降息可能為時不遠。
中東問題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繼續支撐油價,儘管沙烏地阿拉伯和OPEC其他成員國擁有充足的閒置產能限制緊張局勢對油價的支撐,分析師說。伊拉克石油部表示,該國將對2024年初以來的超產進行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