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能價格調漲,低價輸出壓力減輕,中美晶本業營運看旺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全球太陽能光電產業最大供應者中國,近期從上游多晶矽、矽晶圓至電池片報價均顯著上揚,產業鏈從上至下均有不小漲幅,對於台廠中美晶(5483)而言,矽料成本上漲雖形成不小壓力,但中國矽晶圓、電池片價格亦同步調漲,低價輸出壓力減輕不少,將有助於整體太陽能市況回升,加上台灣綠電需求增加,中美晶今年太陽能本業可望延續去年第四季轉虧為盈好光景。 中國掌握全球六成太陽能光電,近期終端市場逐漸回溫,加上春節備貨需求,下游各產業鏈需求提升,矽晶圓端保持較高的開工率,對矽料採購需求也不斷提升,且矽料擴產產能釋放進度較慢,無法滿足採購需求,形成階段性供不應求局面,價格持續上漲,其中M6單晶電池片漲幅高達8%以上,M6、M10單晶矽晶圓漲幅亦在3%至4.5%之間。

台灣太陽能產業從材料、晶片、太陽能鋁框、鋼架等成本上漲,對太陽能建置成本壓力不小,但中國太陽能從材料到成品價格同步上揚,過往因中國政策補貼形成低價輸出壓力得以減輕,局勢仍有利於中美晶今年營運表現,且該公司太陽能業務原本包含:多晶矽晶圓、單晶電池、模組及電廠,因應市場需求及太陽能市況改變,2018年開始已陸續提列多晶矽晶圓設備及長約損失,擺脫長期虧損包袱,並轉往發展高附加價值單晶電池M6高效能電池,今年並將擴增M10高效能電池產能及積極佈局電廠業務,營運朝向正向成長發展。

此外,整體大環境局勢發展也有利於中美晶今年營運表現,隨著碳中和與ESG議題在全球獲得重視,歐盟將於2026年課徵碳稅,讓世界各國也紛紛重視碳關稅,另外,全球企業對於ESG愈來愈重視,所以全球都在積極打造綠色基礎建設及要求企業使用綠電,使得太陽能裝置需求快速提升。

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指出,中美經貿戰後,美國對中國產品的抵制,也提升對台灣產品採購機會。2021年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產值為新台幣767億元,相較2020年度產值674億元,年成長率為13.8%;展望2022年,由於台灣內部綠電需求增加,且「2022年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將太陽光電收購費率增加3%以上,將有助於台灣太陽光電產業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