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手Coach包「殺到骨折」只要890元 外媒揭關鍵原因
當奢侈品不再象徵地位,而成為「快閃促銷」的對象,我們是否也該重新思考「價值」的定義?曾被視為身份象徵的名牌包,如今在中國大陸部分二手市場的售價,竟不到一張晚餐帳單的金額,讓許多消費者不禁感嘆:「奢侈,真的還奢侈嗎?」
根據《路透》報導,受到經濟壓力與消費習慣轉變的影響,中國大陸正掀起一場「平價風暴」,不只影響日用品與餐飲產業,連奢侈品市場也無法倖免。在北京的一家二手精品店中,一只Coach綠色手提包,僅售30美元(約新台幣890元),僅是原價的10%,而原本要價22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9154元)的Givenchy項鍊,也被砍到剩下187元人民幣(約新台幣778元)。
這並非個案,根據長期觀察中國大陸市場的分析師指出,受到通縮壓力、價格戰加劇,以及中產階級實質購買力下滑的多重影響,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將奢侈品視為變現管道,轉售管道如「閒魚」、「妃魚」、「Plum」等平台快速擴張,價格甚至低於原本二手行情的7折,再被砍至2、3折也不罕見。
根據一位匿名的二手店經營者透露,這兩年賣家人數每年增長20%,但買家卻沒明顯增加,「中產階級的現金流真的變少了,想賣包包的人變多,能買的卻變少。」
▼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將奢侈品視為變現管道,奢侈品價格甚至低於原本二手行情的7折。(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根據智研諮詢報告,自疫情以來,中國大陸消費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也間接助推了二手奢侈品市場的成長。雖然市場規模在成長,但本質卻是來自「壓力型消費」,不是炫耀性消費。專家也指出,這樣的消費模式轉變,是中國大陸當前經濟結構轉型下的縮影。
再從宏觀數據來看,中國大陸5月份的CPI年減0.1%,顯示出家庭需求疲弱,而產能卻持續過剩。這種「價格戰主導市場」的現象,不只存在於精品產業,也蔓延至汽車、電商、甚至咖啡市場。
資本經濟公司(Capital Economics)警告,中國大陸若持續陷於通縮與價格戰,將可能面臨企業倒閉與失業潮惡化的風險,形成難以扭轉的通縮循環,而奢侈品「崩價」現象,正是冰山一角。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名牌風衣堆花車被嫌棄 好市多改「掛這樣」網仍笑:像出土文物
婆婆勸別買Coach「送妳4.9萬LV」女兒戳破真相:會被笑死
成本4元賣1萬?眼鏡行開在三角窗他這樣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