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專訪】開明老爸!周鶴鳴房產一把手 女兒買房卻挑花東

開明老爸!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身為房產一把手,但他22歲女兒買房首選卻是花蓮台東,令人跌破眼鏡。(延伸閱讀:【yahoo 專訪】周鶴鳴看未來5年房市「爆發性成長不再」但長期看好 分享挑房訣竅跟別人不一樣)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是位開明老爸,身為房產一把手女兒卻想買花東房子。(圖/ Yahoo奇摩股市)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是位開明老爸,身為房產一把手女兒卻想買花東房子。(圖/ Yahoo奇摩股市)

周鶴鳴說現在年輕人面臨高房價,寧願「躺平」過精緻窮的生活,女兒剛大學畢業目前住家裡,在部落裡幫忙蓋房子,喜歡花蓮台東,他說「很正向」並不反對。

現任房產一把手的周鶴鳴,人生也諸多轉折。從高職轉台大政治系畢業的他,第一份工作其實是國會助理,在因緣際會下再去考地政士,1999年30歲出頭正式切入房地產,一待就是二十幾年。

一場記者會上被問到「你自己小孩的買房需求?」周鶴鳴說, 我女兒大學剛畢業,22歲連對象也沒有,還住在家裡沒有買房,但她最近說喜歡花蓮台東,那裡頭期款也比較低。(延伸閱讀:買一房抵2房!台北、新竹房價高低相差逾千萬元)

周鶴鳴感嘆,當年出社會努力打拚,為了存錢買房娶妻生子。現在年輕人環境不一樣,人生目標比較模糊。他也為年輕人說話,「她願意努力,但努力也沒用,經濟成長率沒那麼高,希望目標喪失後選擇過精緻窮的生活,受不了高壓的另外找人生成就感,女兒說花東部落要蓋房子去幫忙,很正向呀」。

(延伸閱讀:【Yahoo專訪】撿石頭理論比喻 房產大老周鶴鳴:買房不必等低點)

周鶴鳴長期觀察台灣房屋趨勢,他分析三種世代的理財觀念也大不同。一是30~50世代(1941~1961年出生),台灣早期物資缺乏,經濟快速起飛,重視儲蓄,買房自用、投資兼保值,存房累積財富,創造穩定退休規劃。

而50~70世代(1961~1981)的人,台灣開始製造工業升級,但也經歷不少金融風暴,這世代的人懂得房產與股債市投資兼具,穩中求變來累積資產。

而80後到90世代(1991~2001)的人,具有開創性及網路世代性格,投資管道更多元,有虛擬貨幣、ETF等,然而房價高漲,年輕人築夢困難,視買房為畏途,轉而租屋及追求小確幸生活。

但他認為台灣這一波產業、城市發展移轉,如何掌握機會在不景氣中買保值、景氣好時賺增值,將是人生一大轉機。

「先求有再求好,先由遠再而近,先由小再求大,先由舊再而新」在循序漸進中,認真努力工作提升所得,就會愈換愈好,這是周鶴鳴給年輕人的建議。

周鶴鳴也有一套「三宅一生」理論,就是年輕時「市區小宅」,成家立業的時候選「市郊一宅」,退休賣掉大房子,換到生活機能強的小宅或是照顧完善的養生村等,手上也有筆資金可運用,「三宅一生也可以快樂一生」。

周鶴鳴說,憑良心講「我買房的邏輯都是為了需求」,當初住在關渡,因工作調桃園,之後又調回台北,也小孩就學,所得提高,愈換愈大,回到台北市,等將來退休賣掉換三間小的,「一間自住 一間出租 一間給小孩交代」 。5、60歲退休族重現金流,而7、80歲的人已經在考慮傳承節稅。

台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小檔案。(圖/ Yahoo奇摩股市)
台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小檔案。(圖/ Yahoo奇摩股市)

Yahoo財經大人物介紹

由Yahoo財經特派記者以專訪企業人物為主軸,搭配企業經營及人物側寫等資訊,以企業CEO層級的角度提供讀者更多元的視野認識企業,「Yahoo財經大人物」每雙周二推出。更多專訪內容,請連結至專題

延伸閱讀

【Yahoo專訪】撿石頭理論比喻 房產大老周鶴鳴:買房不必等低點

【yahoo 專訪】周鶴鳴看未來5年房市「爆發性成長不再」但長期看好 分享挑房訣竅跟別人不一樣

【Yahoo專訪】金控CEO錢都交老婆管 李長庚談數位化讓他終於「蛻變」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從2000年Web1.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0,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認為金融即生活,無所不在,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無論老小都該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