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法人】外資狂掃6檔金融股 陽明迎3.8萬張買超領貨櫃三雄齊上榜

(下午4時27分更新買賣超個股)

三大法人今(16)日買超台股116.89億元,其中外資連11買,今日再度買超157.13億元,累積買超金額高達2165.21億元。至於內外資不同調發生什麼事?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蔡明翰受訪表示,內資動作較為貼盤,外資操作則跟著波段趨勢,內資因應短線技術面回檔而調節,外資則仍看好中長線趨勢而持續做多。觀察買賣超個股,外資今日除持續青睞金融族群買超6檔個股,貨櫃三雄也聯袂上榜,陽明更迎3.8萬張買超榮登第二。

延伸閱讀:【中信金法說2】台灣人壽:台幣升值每0.1元衝擊每股淨值2.61元 擬發債300億元

三大法人今日買賣超動向。圖/Yahoo奇摩股市
三大法人今日買賣超動向。圖/Yahoo奇摩股市

根據證交所公布籌碼動向指出,三大法人今日買超116.89億元,其中外資連11買,買超157.13億元;投信轉賣超34.17億元;自營商則續賣超6.07億元,其中自行買賣部分賣超9.68億元,避險方面賣超15.75億元。

觀察權值F4,除台積電(2330)收在998元,上漲0.5%,其他三王都下跌;鴻海(2317)收在158元,下跌0.94%;聯發科(2454)終場則是下跌0.36%,來到1,365元;廣達(2382)則下跌0.9%,收在275元。

外資近期連11日買超,金額相當龐大,加上今日買超,總額來到2165.21億元。

內外資不同調?蔡明翰:外資看的是趨勢

蔡明翰指出,其實內外資不同調這跟兩者操作的習慣有差異,內資相對而言比較貼盤,只要看到短線可能拉回就會站賣方,外資則不同,他的做法是波段,不在意期間的一些震盪影響,因此少有忽多忽空的情況。

蔡明翰進一步指出,如自營商應是看到美股目前漲多,接近波段的尾聲,在技術面上可能出現回檔,因此率先調節,因而出現與外資方向背離的情況。

至於跟進哪種做法才正確?蔡明翰認為沒有一定,這端看自己是做長線還是做短線,若是在操作周期在一周內,那應該參考內資動向,但若是以月為時間單位在操作的話,則可以參考外資的籌碼動向。

外資今日買超前三大:中信金、陽明、國泰金

觀察外資今日買超前三大分別是蟬連3日的買超冠軍中信金(2891),續買超39,827張;再來則是航運股陽明(2609)以38,389張排名第二;第三名則是近期漲勢強勁的國泰金(2882),被買超29,729張。

整體來說,外資今日買盤仍集中於金融股,依然有6檔上榜,分別有中信金、國泰金、玉山金、臺企銀、新光金以及凱基金,買超張數均有破萬,另外,貨櫃三雄也一併擠入前十,除上述陽明外,長榮、萬海也分別迎1.8萬張以及1萬張的買超。

外資今日賣超前三大:群創、仁寶、國泰永續高股息

外資賣超前三大之中,群創(3481)遭賣超14,314張為最多,其次則是仁寶(2324)以賣超12,124張排名第二,至於「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則被調節10,845張排名第三。

另外,其餘擠入賣超榜的個股還有近日爆出大量的神達、近日承壓的鋼鐵股中鋼、顯示器代工大廠瑞軒,以集和碩、泰金寶-DR、中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