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財經】美國富豪越借錢越有錢?

作者:Eunice/EU日記(EU Diary)

名列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自 1948 年起幾乎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慈善募款晚會(除了 2000、2002、2019 年)。簡稱 Met Gala 的晚會去(2021)年是在 9 月 13 日舉辦,且有不少政商名流參與,出席賓客包含 29 歲即以黑馬之姿當選國會眾議員的民主黨極左派 Alexandria Ocasio-Cortez(簡稱 AOC),身為紐約州的議員參加本地年度盛會不是新鮮事,讓 AOC 上遍各大媒體版面的是她出席的服裝──全白長禮服上用鮮紅的顏色,寫上 “ Tax the Rich “(向富豪徵稅)。

關於美國富豪的新聞最近有不少,其中有一系列新聞圍繞著 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大幅出售本身持股,他於 2021 年 11、12 月售股數次,且幾乎每次出售總金額都逼近 10 億美元;再加上今年他從「萬萬稅」的加州遷移到德州,也因此衍生出許多後續報導,例如猜測其售股原因、預測出售後的資本利得稅額(capital gain tax)等。

美國有錢人,為何還要借錢?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想過,為何每到報稅季節,就時常會有新聞報導富豪們繳的稅不成比例地少?這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目前的稅制,主要是依照「收入」而非「財產」制定的,顧名思義為「所得稅」,所以只要讓稅法定義裡的收入金額減少,例如象徵性的領 1 美元薪水,要繳納的「所得稅」自然減少了。

廣告

也許有人會疑問,如果只領 1 美元加上大量股票,那怎麼有現金去負擔市區豪宅、司機管家、鄉間別墅、貴族學校、馬術教練、豪華轎車、奢華精品、私人飛機、海島度假、滑雪山莊等一系列龐大的支出呢?這當然有很多無奇不有的方法,比較簡單直覺的方法中,除了祖產、老本外,就是拿股票去銀行抵押借錢。

《華爾街日報》即報導,Morgan Stanley 的財富管理客戶 2021 年有超過 681 億的「抵押證券、非房貸」借款,這金額是 5 年前的 2 倍,也就是說有更多股票被抵押貸款出大量現金。追根究底是因為,美國很多有錢人是「靠借錢過日」,不但「越借越有錢」,而且抵押的財產還是「紙上富貴」,不是一般大眾可能聯想到的不動產。

會出現這種現象,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美國「聯邦所得稅率」最高達到 37%,若再加上各地不同的「州所得稅」,例如加州 13.3%、德州 0%,單純領現金的話,很有可能被扣掉將近一半的薪水,如果是領股票的話,就不會有這方面的稅。那為什麼不將股票賣掉、直接換取現金呢?這又關係到另一個稅。

美國的稅法對於股票課徵的稅,主要在「資本利得稅」,針對在股票賣出時與原始購入的價格差額──聯邦稅率最高到 20%,還需再加上各州不同的稅率,加州比照所得稅的 13.3%、德州 0%。也就是說如果富豪們獲取現金的方式是賣股票,那還是會被扣掉一大部分的稅,而且假如沒有配套措施還會稀釋掉股權。因此兩害相權取其輕,相比之下借款利息與所得稅相比少非常多,也可以將利息看成是「將大筆收入合法避稅」的手續費。

這些大幅避免所得稅而獲得的資產,擁有者不但在世時可以抵押出現金當作生活費,過世後還能庇蔭繼承者。因為美國目前的稅制是死亡時,即豁免財產增值所衍生的資本利得稅,因此繼承者是以繼承時的價格繼承。也就是說假如財產生前獲得時是 1 百萬,數十年後過世時是 1 千萬,這之間 9 百萬價差的資本利得稅就免了,子女的帳上取得成本也是 1 千萬,假如馬上處分資產,也不會有資本利得稅,當然繼承者可以將財產繼續貸款出現金,以此形成一個完美的避稅循環。

獲得「長期增值資產」並將其抵押、貸出「利息比所得稅低」的生活費、繼承人「豁免資本利得」這個完全合法的操作,其實是行之有年的財富模式。早在 20 多年前美國南加大專精於稅法的法學院教授 Edward McCaffery 就已經提出一個簡單好記的口訣:“ Buy, borrow, die ” 來形容美國稅法制度所造成的避稅現象,也就是「購買資產、抵押貸款、遺產規劃」,有了這個「正向循環」,富豪們可以靠著簡單又合法的避稅規劃長期累積財富,並讓下一代可以提前贏在起跑點,造成難以打破「財富世襲」。

雖非新鮮事,卻值得反思

那既然不是什麼新鮮事,又只是「道德觀感不佳」但「完全合法」的避稅策略,為什麼今年又被炒出來?也許疫情下,貧富懸殊加劇大概是一部分原因,相比普羅大眾,社經地位頂層的富豪們,生活被影響的程度似乎有限。疫情一開始突然封城時,他們不但不用擔心繳不出房租,還可以飛奔至鄉下的大房子,安心舒適地閉關。當學校緊急關閉時,一般家長們除了要忙著適應工作型態轉換,還要焦頭爛額地幫孩子研究倉促上陣的線上課程系統(也許有些家庭全家還只有一台電腦),但是他們可以聯合同溫層一起請家教,讓孩子們在後院的「私塾」中有同儕互動,學習進度不受疫情拖累。

雖然疫情看似對社會有很大的衝擊,但是美國股市卻好似有很多「正能量」──除了疫情爆發之初股市有幾波熔斷外,後續幾個月下來指數卻不斷出現歷史新高。雖然偶爾還是有小幅修正,但事後回頭來看,都可以看成給「資金充裕」的人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同時這幾波漲勢也讓這些滿手股票的富豪們資產大幅增值,可以貸款出更多的現金,原來吃飯真的能靠「紙上富貴」。

當然台美兩國稅制不同,美國各州稅收差異除了個人所得之外,也還有土地房產、汽車牌照、消費交易等,但避稅的心之所嚮應該是古今中外的人之常情。寫作這篇文章並不是要鼓勵大家鑽研合法避稅的辦法,而是在和讀者介紹美國的社會現象之餘,也希望能帶出一些反思的空間:隨著社會型態的迅速轉變,或許稅法也是時候該與時俱進了。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美國富豪越借錢越有錢?原來「紙上富貴」真的能當飯吃》,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美國有錢人,跟你想的不太一樣:勤儉、低調、靠自己
再努力也難以翻身,政府的稅收都到哪去了!?──人民對「新稅政策」的怒吼

作者簡介:

Eunice,在台灣長大、求學、工作,後來落腳美國,目前居住在紐約。嗜吃嗜讀,喜歡攝影,更愛烹飪和旅行。一直都很喜歡文字,喜歡閱讀用文字來餵養自己,也喜歡寫作用文章來達到內心的成就感。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