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股東會】小股東問智慧醫療何時賺錢?林百里:這是最大的挑戰

代工大廠廣達(2382)今(13)日於林口總部召開年度股東常會,由董事長林百里親自主持。面對股東關心公司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投入進展與獲利時程,林百里直言:「這是最大的挑戰。」他坦言,智慧醫療不同於智慧汽車與智慧製造,市場門檻與投入成本更高,要真正做到「解決醫師需要的問題」才具價值,現階段仍處於長期布局與調整策略的階段。

延伸閱讀:電子五哥5月營收一表看!緯創首度飆破2千億元超車廣達 仁寶匯率影響年月雙衰

廣達股東會今日登場,由林百里親自主持。記者馮萱榕攝
廣達股東會今日登場,由林百里親自主持。圖/記者馮萱榕攝 (Clark.li)

林百里指出,廣達近年積極布局三大智慧應用,包括智慧汽車、智慧製造與智慧醫療,目前智慧汽車與智慧製造已取得顯著成果,特別是在智慧製造領域,旗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已成功打入市場並具備穩定訂單來源。

林百里說,廣達一開始開發了AI醫療軟體,但醫院不會僅因為硬體或AI軟體就採用,它們要的是完整的醫療解決方案,要成為實際醫師可用的系統仍需更深入的整合與驗證。

林百里坦言,台灣智慧醫療市場小,即使市場整體的使用率已經很高了,但從總量來看卻還是很少,因此廣達早已轉向布局海外市場,目前智慧醫療相關產品已成功推向美國,也需要很多時間來認證、實驗,但利潤空間也相對較高,「希望有更好的成績報答股東的關心」。

林百里進一步透露,公司在產品開發的理念上始終秉持「十年磨一劍」精神,「每一項產品幾乎都要投入十年以上的研發時間,才能量產並貢獻獲利。」他強調,廣達的策略是超前部署、穩健布局,即使過程辛苦,仍期待未來能在智慧醫療領域開出成果,「希望我們能把這一半的事業做起來,來回報股東支持。」

現場也有股東提問,廣達內部是否有提前訂定「長期策略」?對此,林百里回顧廣達創立之初,投入筆記型電腦開發時,外界多半持懷疑與嘲諷態度,但他和副董事長梁次震堅持自己的判斷,「當時我們選擇做移動計算,許多人說筆電不會成功,結果今天筆電早就超越桌機。我那時就說,未來所有的運算都會移到雲端,這是技術是事實,結果雲端就起來了。2016年我說AI,以前MIT學的東西,結果越做越紅,成為一個大的時代的開端。」

林百里強調,廣達的經營哲學是技術導向、策略前瞻,目前在全球建立的9個生產基地是「公司的戰術」,更笑說:「我也是想三十年才想出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