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法說2】信心喊話「20年避險經驗」!台幣升值1角 國壽匯損少於6.3億元

台幣5月升值6%,市場擔心壽險公司匯損衝擊,壽險龍頭國泰人壽發言人林昭廷今(23)日下午在國泰金第一季法人說明會中「信心喊話」,20年的避險操作經驗,台幣每升值1角(0.1元),匯損損失少於6.3億元,4月只有匯兌損失73億元,假設若台幣升到29.5元的話,財務指標的資本適足率RBC還有329%,淨值比也僅少0.7個百分比,「可以承受10%波動沒有問題」。且國壽已向金管會遞件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若獲准的話,5月完全不會有匯損。

延伸閱讀》【國泰金法說1】國壽首季股海賺228億元減四成 4月仍有百億未實現利益

國泰金下午法說信心喊話!台幣每升值1角 國壽匯兌損失少於6.3億元。圖/國泰金提供
國泰金下午法說信心喊話!台幣每升值1角 國壽匯兌損失少於6.3億元。圖/國泰金提供

新台幣4、5月大幅升值,4月升3%多,5月再升6%,壽險業因資產大舉擺在海外,國壽也有5兆元的資產放在美債,匯市、債市雙重衝擊,市場憂心國壽會不會受衝擊?不過國泰金財務長陳晏如下午解釋,國壽買的美債都是優質企業公司債,如谷歌、蘋果跟輝達等,而不是雙赤字的美國國債。

抗升值!傳統避險第1季即提高到69% 年期拉長到2年

至於新台幣暴升的影響,林昭廷也親自解釋談匯率避險,他說,去年底到第1季國壽是少數提高避險比率的壽險公司,去年底的傳統避險從64~65%,趁NDF貶值時已增加部位,當時成本只有2~3%,比CS避險成本要低,因此第1季底傳統避險比重已拉高到69%。同時也把天期拉長,從1~3個月,變成6個月到2年,同時也增加雜幣的部位,因此替代避險有效性明顯改善。

損益表只有22%部位會受匯率影響 4月匯損73億元

因此國壽粗做估損益表只有22%部位會受到匯率影響,大約8400億元的台幣,是整個會受匯率波動影響的部位,替代避險可Cover40%,因此損益表上會曝險的部位僅5600億元,4月新台幣升值3.6%乘以0.4%,即4月匯兌損失只有73億元。

林昭廷:新台幣每升值0.1元 匯損少於6.3億元

他進一步解釋,亦即新台幣升值1%,匯損只損失20億元。若以1角(0.1元)來試算,也只有曝險6.3億元,加上NDF增加很大賺到很多評價利益,實際上4月真正的未實現只有54億元(避險成本),還要再加攤提成本,即1%損益表變動15億元而已。

他說,國壽更是唯一1家外匯準備還增提的壽險公司。截至第一季底的外匯價格準備金305億元餘額,累計1~4月還增提了30億元。

5月若獲准適用新制 完全不會有匯損

5月台幣更升值約6.1%,近幾天又連續升值,但林昭廷說,幅度還在可控制範圍,目前已遞件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若5月拿到核准就會適用,不管台幣如何波動,可100%全面替代,還有餘額,不會有匯兌損失。

林昭廷建議投資人,不要關注在太短期的新台幣升值波動,他說國壽從2005年做替代避險到現在長達20年的經驗,因為有較大的替代避險的部位,至今損益表上成本波動性是最低的,不管台幣升貶值,貶值時績效反而差一點,但大幅升值如2017年時,也因替代避險、雜幣大幅升值,累計較大外匯準備金吸收,20年的經驗,台幣都在可接受區間內,他說「台幣至今還沒有超出變動的狀況」

假設新台幣升值到29.5元(約10%),他明確的說,國壽的淨值比只會少0.7百分比,資本適足率RBC只會掉30%,若以去年RBC359%來算,還有329%,淨值資產比還有8.18%,遠高於金管會要求的200%RBC與3%的淨值比門檻,因此「今年也沒有增資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