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恆久遠」神話破滅?中東戰火引爆黃金飆破歷史新高...為何鑽石逆勢跌破本世紀新低?|投資診聊室

天然鑽石價格重挫,創下本世紀新低!「鑽石恆久遠」的神話破滅了嗎?為什麼中東伊朗與以色列的戰火爆發,黃金、白銀、銅等原物料、貴金屬價格都水漲船高,鑽石價格卻跌到20多年來的低點呢?

本周投資診聊室就來解答:為什麼金價創歷史新高,鑽石卻創本世紀新低?鑽石vs.黃金的投資屬性有何不同?該怎麼選?

黃金與鑽石的價格走勢大對比

近五年來,疫情爆發、通膨壓力、地緣政治動盪等多重因素,黃金再次展現它「避險」的強大優勢,金價一路攀升,成為資金避風港之一,2025年金價再上揚30%,屢破歷史新高,目前金價已站上每盎司 3,400 美元以上。

反觀鑽石卻一路走低。天然鑽石價格自2022年高點以來持續下跌,兩年內跌幅約26.7%。根據RapNet指數,2025年6月1克拉鑽石平均報價較年初下跌約15%,創下2000年以來本世紀的新低!

鑽石價格創新低!鑽石vs.黃金該怎麼選?為什麼金價創歷史新高,鑽石卻創本世紀新低?(圖片來源:Getty)
鑽石價格創新低!鑽石vs.黃金該怎麼選?為什麼金價創歷史新高,鑽石卻創本世紀新低?(圖片來源:Getty) (Craig Hastings via Getty Images)

為什麼金價漲、鑽石卻跌?背後邏輯一次看懂

為什麼同樣應該是保值的天然礦物,命運卻差這麼多?

黃金之所以強漲,在於它的絕對優勢:各國央行皆以增持黃金作為外匯儲備;這讓黃金多了「貨幣」的隱藏屬性,在股市震盪、經濟或政局不穩時,黃金就成了抗通膨、避險的首選資產。

至於鑽石價格下跌,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挑戰:

  • 非標準化產品難以流通:每顆鑽石都是獨一無二,供應鏈更是複雜,從礦場開採、切割、拋光、轉運、加工、上架…,這使鑽石產業對於任何跨境貿易的變化極為敏感,鑽石又缺乏如同黃金般的國際定價,使得鑽石難以成為真正的「投資品」

  • 人造鑽石崛起:實驗室培育的鑽石大量出現,合成鑽石價格大幅下跌,市占率提升,嚴重擠壓天然鑽石需求。

  • 消費觀念改變:年輕世代結婚率下降,對傳統鑽石的情感與象徵價值也漸漸淡化,更重視永續、實用與性價比。

  • 供應過剩:以上幾個因素讓礦商庫存過高,供需失衡,進一步影響鑽石價格。

投資角度該怎麼選?鑽石 vs. 黃金優劣解析

從流動性、標準化程度、保值性、投資管道四個面向來分析黃金與鑽石:

  • 流動性:黃金流動性高,可在全球市場交易;鑽石流動性低,每顆鑽石都需要個別鑒定與估價。

  • 標準化程度:黃金更容易標準化,以重量計價;鑽石難以標準化,必須從顏色、淨度、車工、重量等四個面向才能給予估價。

  • 保值性:黃金抗通膨能力佳;鑽石市場價值波動大。

  • 投資管道:黃金有許多衍生投資商品,如ETF、期貨、黃金存摺、金幣等;鑽石以實體購買為主,難有其他衍生金融商品。

綜上所述,可以明確得出結論:以長期資產配置來說,黃金適合作為抗通膨、風險對沖的理財工具;至於鑽石較適合作為收藏品、情感象徵,不具備投資與理財功能

黃金會繼續漲?鑽石還會再跌嗎?

黃金的長期需求仍存在,特別是當今政經局勢不穩、地緣政治頻頻衝突的此刻,再加上各國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可以預期黃金的避險資產地位難以被其他資產所取代。

至於鑽石也並非沒有轉機,若婚慶市場回溫、培育鑽石市場供需價量逐漸穩定,也有機會築底反彈。不過仍不要對鑽石寄予投資角度的期待,而是將之作為收藏與情感價值的象徵。

不論是股海老手或是投資小白,面對詭譎多變的股票市場總是會有許多實務上的疑難雜症,卻沒辦法靠自己查詢到解答,Yahoo奇摩股市每周定期「海巡」新聞留言區、Ptt、Dcard等投資社群,挖掘投資人實際遇到的投資盲點,並邀請各領域專家前來診「聊」,也歡迎讀者們於文章留言區留下你的疑問,就有機會得到詳盡的解答!

(核稿編輯:劉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