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遠方的烏雲─將讓美國提早升息的通膨陰影

上周最引人矚目的經濟數據就是美國的通膨,官方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高達5%,算算已經超過13年未看過如此高的通膨數字,雖然美國聯準會官方把近期的通膨走高定位在「短期因素」,但如果未來幾個月通膨數據未回跌或甚至再走高,聯準會將可能被迫升息,未來幾個月,金融市場大概都要盯緊這個數據了。

上回出現高於5%的CPI上漲率是在2008年8月,接著9月中就發生雷曼倒閉事件,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出現,幾乎把世界經濟帶入另外一次大蕭條中,因此上次超過5%的通膨可算是那波景氣循環頂端時出現,當時也是原物料價格的高峰期,原油價格高達每桶147美元,幾家投行甚至預測油價不久要看到200美元。當然,海嘯把原物料價格打入地獄,所有後市看漲的預測都成笑話,那些高價甚至13年後仍看不到。

因此,這次出現5%的通膨,而且4月也達4.2%,5月的數字也高於外界預期的4.7%,確實是讓不少人擔心通膨是否會重現江湖,更重要的是大部份人都預測未來的需求會越來越強勁,這也讓通膨疑慮更深。

純粹從現象面分析,這波物價上漲有其基本面與貨幣面支撐,因為算是有「充份道理」。基本面看,疫情影響的生產尚未恢復,全球貨櫃與船運仍拉警報中,加上科技戰讓供應鏈改變,都讓供給吃緊或減少。需求面則因去年疫情壓抑過多的需求 美國政府撒出的數兆元還有不少仍留在民眾口袋,尚未花掉,而拜登政府已經展現其擴張財政政策、重回大政府路線的企圖,整體需求大幅增加。至於貨幣面更明顯,聯準會再次降到零利率、行量化寬鬆(QE),政府則是發債花大錢。

廣告

在此情況下,物價上漲並不意外,對這幾個月CPI上揚的原因,各方其實是有共識,唯一不同的是:以官方為首一派認為這就是短期因素,毫無引發通膨之虞因此不必擔心;另一派算是通膨鷹派吧,則認為過去吸納全球通膨壓力的有利條件─例如中國等開發中國家有眾多廉價生產要素加入體系,生產低廉商品從而拉低全球物價上漲壓力─已經越來越少,原物料價格開始上漲,擺在前面又有拜登政府3-5兆美元的大手筆財政政策支出,最代表性的批評就是柯林頓時期的財政部長、擔任過哈佛大學校長的薩默斯,發文警告拜登政府的財政刺激法案過火了,可能引發「我們這一代人從未見過的通脹壓力,對美元價值和金融穩定產生影響」,而今年美國經濟可望出現6%以上的強勁成長,也是被視為「過熱」的原因之一。

從金融海嘯後,多年來各主要國家的央行就低利加量化撒錢,以2%通膨為目標,希望也努力要藉著提高通膨把經濟「打起來」,但大部份時候是達不到目標,通縮壓力遠大於通膨;但就這幾個月就輕易達標,超越央行期望的目標值不少,因此短期來看,通膨鷹派算是「說對一半」了。

但問題是真正讓人擔心的「所謂通膨」,是要指物價持續上漲、且一般到最後是社會普遍都有預期物價上漲心理出現了;如果只是短期、幾個月的CPI走高而已,不能視為通膨;過去台灣也時常在颱風季或是豪雨成災時,因菜價飆漲而出現CPI飆破5%,但不會被視為通膨再起,因此這回通膨是否再起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從40年前,雷根時代的聯準會主席伏爾克馴服通膨這條惡龍、讓通膨從兩位數降到低點後,除了少數經濟治理有問題的國家之外,全球基本上已遠離通膨,年紀輕一點的人甚至都不知通膨為何物;幾波量化寬鬆未帶來通膨,也讓許多人有「通膨已死」的說法。

雖然通膨是否出現要再多觀察,不過,更該注意觀察的是聯準會的看法與行動;現在聯準會仍把CPI走高定位在短期因素,而且承諾持續維持低利與寬鬆,但如果CPI年增率持續幾個月走高,不論是基於職責上的自我要求、或是回應外界壓力,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恐怕就要轉向,升息緊縮在所難免,屆時對已「居高思危」股市的衝擊、對美元匯率的影響、對全球資金重新佈局的流動,還有新興市場國家股匯市的重挫,都將一一出現,或許對大部份國家、企業與投資人而言,這才是比是否真有通膨再現更重要、更值得預作因應的問題吧。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金融熱議》「聯準會越冷靜,我們越焦慮!」華爾街人士:一個物價飆漲的風暴,正在醞釀中!
相關報導》 原物料暴漲,特斯拉也招架不住!通膨壓力罩頂,為何Fed如此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