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迎開放銀行 第二資料庫拍板

【時報-台北電】因應Open Banking,聯徵中心明年10月除了將啟動第二資料庫之外,也已定版第二資料庫將涵蓋三大類內容,其中聯徵中心將因應TSP業者在KYC與徵信上的需求,提出聯徵中心加值之後與信用相關的資料,並且將之「分數化」,提供200至800分的個人信用參考分數,讓TSP業者在判斷客戶的信用風險狀況上有更明確的依據。

聯徵中心董事長郭建中指出,「第二資料庫」,將涵蓋三大類型的資料包括了:1、政府機關開放資料(例如目前的My Data計畫);2、聯徵中心加值之後的與信用相關的資料;3、聯徵中心自製的「虛擬資料庫」資料。其中,虛擬資料庫先前已供國內三家純網銀進行系統上線測試,所謂的虛擬資料庫,其中的資料雖然為虛擬,但全部都是根據實體資料庫的資料來編製,架構也一樣,因此可充分提供業者進行系統的上線測試,未來這一部分也將開放給TSP業者測試使用。

此外,在明年8月份,聯徵就會因應進入開放銀行第二階段,先行建立起TSP業者與金融機構的「資訊揭露平台」。銀行局主秘童政彰表示,依據聯徵中心規劃的時間表,預計2021年10月前完成測試,2021年底上線,不過因為聯徵資料庫是直接連線,若開放非會員查詢,會有資安上的問題,另外也有客戶要同意提供個資強化機制,所以如何開放查詢,會再與銀行公會、新創及科技業者等討論。

郭建中說,在開放銀行第二階段,TSP業者會拿到很多消費者個資等客戶資料,此時為避免TSP業者背景來歷不明,而導致消費者,甚至是合作銀行的風險,聯徵中心因此建立上述資訊揭露平台,會公布在平台之上的TSP業者相關資料,項目除其營業內容、其各個合作銀行,聯徵還加入該TSP業者的資安狀況,也會一併公布在平台之上。此外,聯徵中心還規劃了「金控轄下子公司的客戶資料共享機制」,目標在於減少重複輸入或建置資料的時間成本及降低集團經營風險。

童政彰表示,與現行討論的開放銀行不同的是,開放銀行是開放個別銀行的資料,但這次是由聯徵提供統一的資訊,算是擴大版Open banking,將有助科技業者及新創業者了解客戶。(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彭禎伶、魏喬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