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本益成長比找出進場時機

開始投資的前幾年我的績效並不好,主要原因是我不知道該如何評估一檔股票的合理股價,當你無法確切知道一檔股票的真實價值,所有的進出都會變成憑感覺。

我的轉捩點是在2009年學會本益成長比後,才開始顯著提升,本益成長比強調獲利成長性與本益比的高低有絕對的關聯性,意思是指獲利能夠大幅成長的個股,能享有較高的本益比,如果我們可以在尚未被市場發掘前先以低價買進,自然就能享受到EPS成長帶來的股價上漲威力。

如何從本益成長比估算進場時機?舉例來說,我在2012年以52元買進當時乏人問津的紡織股儒鴻(1476)。

2011年儒鴻的EPS為5.6元,過去3年的稅後淨利年複合成長高達78%,在運動風氣盛行讓獲利持續成長,加上持續在東南亞擴廠,我當時預估儒鴻未來數年淨利有機會年成長超過20%、甚至高達30%。

我們透過公式計算,股價52元除以每股稅後盈餘5.6元,等於本益比9.3倍,預估未來淨利成長率分別為20%、25%、30%,計算出來儒鴻的本益成長比分別為0.46、0.37及0.31,遠低於0.75的買進標準(1為合理股價、高於1.2代表股價被高估)。

-儒鴻的本益成長比公式計算-

運用本益成長比找出進場時機
運用本益成長比找出進場時機

即便儒鴻的未來淨利成長率只有15%,PEG依舊只有0.62,還是符合買進標準。假設市場也開始看好儒鴻的成長性,並給予20倍本益比,5.6元乘於20倍,股價將有機會來到百元之上。

-經過本益成長比公式計算後,我以52元開始買進儒鴻-

運用本益成長比找出進場時機
運用本益成長比找出進場時機

隨著儒鴻的獲利節節高升,EPS從2008年至2012年的EPS為1.02元、1.95元、3.83元、5.60元、7.75元,2013年甚至有機會挑戰賺一個股本,股價也就跟著反應,呈現一路上漲的態勢;上漲的過程中,又有來自外資法人的買盤加持,籌碼相對穩定,更助長股價上攻的力道。

廣告

一直等到2013年,股價來到250元,我才賣出我的第一張儒鴻,然後直到股價超過350元以上,才開始大幅出脫持股,最高賣在392元。

另外,在計算公式時,要注意預估是動態的,投資股票不像買一幅畫這麼簡單,因為市場是瞬息萬變,公司的營運展望也是一直在變化。因此當你設定了一檔股票的目標價,並不是設定了就沒事了,而是需要根據企業的營收獲利表現不斷進行修正。

2011年儒鴻的EPS為5.6元,之後4年的EPS分別來到7.61元、10.91元、11.51元、15.99元,呈現高度成長的態勢,也就是說,隨著儒鴻的獲利不斷成長,我們當初所設定的目標價就必須隨著企業優異的營運表現做調升的動作;相反的,如果有一檔股票在你設定目標價之後,獲利表現卻不如預期,甚至呈現衰退,我們一樣也不能死守原先的目標價,而是必須要做調降的動作。

你在股市的報酬率並不取決於你的預估有多精準,而是在於你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刻做出正確的調整,只要能夠了解修正的重要性,相信你在未來的投資生涯已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你想閱讀更多投資文章

歡迎來我的FB粉絲專頁:陳喬泓投資法則

更多新手文章,快來投資新手村瞧瞧!

★延伸閱讀★

台股崩跌千點之進場原則

投資人收盤必看的關鍵指標

學習成為一位價值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