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的英文到底是「Chinese New Year」還是「Lunar New Year」?東南亞學者:兩者有重大分別!

農曆春節將至,但這個節日的英文翻譯究竟要使用「Chinese New Year 」(中國新年)、「Lunar New Year」(農曆新年),還是「China’s New Year 」(中國新年)呢?幾乎成為年年必吵的爭議。隨著中國民族主義興起,同樣有著春節傳統的東南亞華人們,近年來開始認為,與其使用中國國族主義濃厚的「Chinese New Year 」,「Lunar New Year」似乎更符合他們的自我認同。

長期研究東南亞社會及印尼華人社群的華裔印尼籍學者廖建裕(Leo Suryadinata),2021年擔任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訪問學者期間,便曾撰文剖析東亞、東南亞地區華人,歷年來是選用何種英文譯名描述「春節」,而中國近年興起的民族主義,又對其造成何種影響。

日韓越也有農曆新年

廖建裕指出,這個節日在中國最初被稱為「農曆新年」,英文直譯為「Lunar New Year」,但多數中國人更習慣以「春節」稱之,英文則譯作「Spring Festival」。不論上述哪種稱法,廖建裕都認為,並無任何民族主義或國家主義意涵。而日本、南韓、越南等國在過去都曾有慶祝春節的傳統,他們也未將其稱作「Chinese New Year 」,更別說是「China’s New Year 」。

在過去幾世紀,許多國家都認為有必要改變對這個節日的稱呼。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放棄慶祝農曆(陰曆)新年,改為慶祝西曆(陽曆)新年。隨著民族主義在亞洲興起,南韓和越南在保有農曆新年傳統下,也開始歡慶西曆(陽曆)新年。自1999年起,南韓更重新將農曆新年訂為傳統節日,並稱其為「설날」(Seollal),意即農曆新年。而越南人則用越語「 Tet」 或 「năm mới âm lịch」(越南新年),稱呼農曆新年。

2019年農曆新年,越南首都河內(AP)
2019年農曆新年,越南首都河內(AP)

2019年農曆新年,越南首都河內(AP)

印尼拜年避免提「中國」

此外,印尼華人通常則習慣稱農曆新年為「Tahun Baru Imlek」,其中「Imlek 」取自福建話「陰曆」(即為農曆)的發音。廖建裕表示,這個稱法最初由在印尼出生、以印尼語為母語的華裔印尼人使用,而後也成為印尼政府的官方稱法。印尼前總統蘇西洛(Susilo Bambang Yudhoyono)及現任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都是使用該詞稱呼農曆新年。

廣告

廖建裕也指出,儘管部分非華裔印尼人偶爾仍會使用 「Tahun Baru Cina」(中國新年)一詞,但由於「Cina」表示「中國」的意思,許多具政治敏感度的印尼華人都避免使用該稱。原因在於,「Cina」一詞不僅在印尼多為貶義,且多數印尼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抱持不好觀感。

歡慶農曆新年,菲律賓人愛說Kong Hei Fat Choy(AP)
歡慶農曆新年,菲律賓人愛說Kong Hei Fat Choy(AP)

歡慶農曆新年,菲律賓人愛說Kong Hei Fat Choy(AP)

中國民族主義興起,「CNY」成流行

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華人,則與中國、香港、台灣地區相同,習慣使用「農曆新年」或「春節」。然而,當這些詞翻成英文時,問題又浮現了。廖建裕認為,近年來以中國民族主義為本位的英文翻譯——「Chinese New Year」或其縮寫「CNY」——越來越流行。就其個人觀察,新加坡的英文電視節目和報紙,最近多使用「Chinese New Year」一詞來描述農曆新年。

廖建裕也表示,除了民族主義的標籤之外,農曆新年似乎也被中國人賦予「國家主義」的意涵。2018年,中國官媒新華社便將印尼總統佐科威的印尼文農曆新年祝賀詞「Selamat Tahun Baru Imlek」,譯作「China’s New Year 」(中國新年)。廖建裕認為,其應該譯作「Happy Lunar New Year」 (恭祝農曆新年)才正確,因為印尼總統照理不會以「中國」一詞來祝賀他的國民,新華社的翻譯顯然反映出中國人的本位視角。

美國波士頓中國城2020年農曆新年慶祝活動。(AP)
美國波士頓中國城2020年農曆新年慶祝活動。(AP)

美國波士頓中國城2020年農曆新年慶祝活動。(AP)

「中國人要有自信,要用Chinese New Year」

文中,廖建裕也提及,2018年中國知名模特劉雯在Instagram上用英文「Happy Lunar New Year」 (農曆新年) ,祝賀粉絲新年快樂,卻慘遭中國網友批評為不愛國、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在網友的抨擊下,劉雯被迫道歉,並改用「Happy Chinese New Year」(中國新年)向粉絲拜年。

廖建裕指出,許多中國網友認為,農曆新年屬於中國文明,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在祝賀時都該使用「China」或「Chinese」。部分網友更表示,隨著中國崛起,中國人應該更有「自信」,如果不用上述方式祝賀,便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去中國化」(de-sinicization)行為。

對此,廖建裕認為,「農曆新年」一詞最初是指「春節」,並無指涉特定民族或國家,而當前流行使用的「 Chinese∕China’s New Year」皆是中國民族主義的產物。他強調,農曆新年並非中國或中國人的專利,在東南亞華人都各自國族認同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回到「農曆新年」最初的意涵,而非用其來強調任何國家或民族認同。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小心領出來全是舊鈔!內行人曝領新鈔「這款ATM」不要選,換鈔攻略一次看
相關報導》 刮刮樂怎麼選容易中?彩券行店員曝「中獎真相」,網驚:買錯好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