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三雄Q1獲利齊創高,長榮為獲利王,中國解封可望帶動運價上漲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貨櫃三雄第一季受惠運價維持高檔,包含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首季營收及獲利都創下新高,其中長榮稅後盈餘1,013.59億元,毛利率逾69%,每股盈餘(EPS)19.16元,獲利及每股盈餘都位居貨櫃三雄之首;陽明稅後盈餘約605.7億元,毛利率逾70%,EPS 17.35元,排名第二;萬海首季稅後盈餘406.12億元,毛利率逾64%,每股盈餘16.64元。而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第一季合計更賺逾2,025億元。 長榮第一季營收1708.25億元,年增率89.9%,毛利率為69.09%,大幅優於上季65.12%及去年同期51.85%,營業淨利1148.02億元,稅前淨利1173.76億元,稅後淨利達1013.59億元,年增率達180.9%,EPS 19.16元,營收、毛利率、稅後盈餘及EPS都創下新高。

陽明第一季合併營收為1,067.0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1.32%;稅後淨利605.77億元,EPS 17.35元,第一季營收、獲利與每股盈餘都創新高。

陽明表示,第一季受Omicron疫情升溫及市場需求未顯著減緩情況下,各主要港口塞港尚未有效紓解、農曆年前出貨旺季等綜合因素影響,運價仍維持相對高點,平均運價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獲利穩定成長。

萬海第一季營收805.02億元,季增13.95%,年增108.47%,稅後淨利為406.12億元,季增19.07%,年增176.42%, EPS 16.64元,各項數字同創新高;第一季營收獲利強勁表現,主要受惠於市場運價相較去年同期維持高檔所致。

根據Alphaliner資料顯示,萬海旗下租及自有合計147艘船,運力約40.9萬TEU,隨著今年新船陸續加入,整體運力可望持續上升。

萬海規畫,自2022到2024年新船訂單共有46艘,預計今年將有12艘新船交船,截至目前為止已交2艘,待交約10艘;其餘交船時間為2023年20艘、2024年14艘。

日前市場傳出,受到物價飆漲,在高通膨壓力下,美國總統拜登可能會撤除部份川普時期的中國關稅,以壓抑物價。陽明董事長鄭貞茂日前表示,若真如此,對於全球廠商來說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有助於增加貿易量,對於航商是全球貨量有望增加。

至於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日前也表示,對於全球海運市場看法維持先前法說會基調,看好今年海運市場前景,第三季旺季可期。

至於萬海日前也指出,五一假期過後,中國出口逐漸回溫,而疫情導致供應鏈問題持續影響產業與碼頭作業,加上美西碼頭工人換約談判,以及全球通膨對經濟影響等,整體航運業仍充滿挑戰。

此外,受到中國部分城市封城及運價指數下滑,貨櫃三雄4月營收都未能續創新高,不過仍維持高檔,其中陽明創下次高,長榮及萬海都是第三高;貨櫃三雄加總營收仍連續連9個月突破千億元大關。

長榮4月營收561.99億元,年增102.52%,月減4.2%,創單月史上第三高,累計1-4月營收2270.24億元,年增92.88%。

陽明4月營收為368.65億元,創下單月次高,較上月營收減少9.98億元,減幅為2.64%,較去年同期營收216.98億元,增加151.67億元,增幅為69.9%。累計1-4月營收為1435.68億元,年增70.96%。

萬海4月合併營收247.4億元,創史上第三高,月增1.78%,年增65.65%;前4月營收1,052.49億元,年增96.52%。

法人認為,貨櫃三雄儘管第二季受到中國部分城市封城供應鏈斷鏈等衝擊,不過從4月營收表現來看,衝擊未如預期大,運價仍維持高檔,同時預估若一旦中國解封,可望將觸發利多的連鎖反應,包含解封貨源暴增、第三季旺季、美國長約價格上漲、美西碼頭工人6月底換約及美國可能調降中國產品關稅等,有利帶動一波運價及股價上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