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廠切入創新供應鏈 拚彈性、速度隨時準備歸零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1年02月7日電)過去10年,資訊科技產業進入發展的高原平台區,為擺脫紅色供應鏈競爭,筆記型電腦及個人電腦相關零組件廠積極尋求轉型,不少連接器廠商轉向布局汽車產業,由以往的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electronics)朝向「4C」(新增Car)布局。

不過,在傳統車用領域,台灣電子廠商能發揮的空間有限;直到電動車萌芽及5G啟動串起的物聯網大趨勢,在機電、通訊、精密電子具有優勢的台廠,終於找到絕佳的著力點,成為電動車廠寵兒。

在車用領域已布局超過12年的台達電子,目前在車用元件類別就超過10多種,產品包括電源管理系統、充電樁、車上充電器、空調散熱、座墊風扇,還有驅動馬達等,客戶群涵蓋各主要大車廠,去年營收占比雖然還不到5%,但也有接近百億元規模。

市場小、車業不發達 是台廠最大劣勢

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談到跨入汽車產業的過程表示,早在2008年時就已跨足車用元件領域,一般而言,「車用產品沒有磨個4至5年是難以進入出貨階段」,主要是因為「不同結構設計,必須通過各國環境規範認證,可說是十年磨一劍」。

周志宏分析,電動車持續演化的過程中,有許多創新,也對電子相關的技術有更多依賴,這是台廠全新的機會,尤其「台灣電子科技業發展多年,擁有不少大小隱形冠軍,能力備受肯定。」

不過,他也坦言,「IT產業與汽車產業畢竟存在極大差異,這些技術並沒有廣泛應用在車用領域,要符合汽車產業嚴苛的要求是真的有相當難度。」

廣告

談到台灣廠商跨入電動車產業的挑戰,周志宏一針見血指出,「汽車產業牽扯到人身安全,認證期非常長且嚴謹,加上大部分企業對行業特性不熟悉,必須重新摸索,包括人才團隊、思維都得從頭架構」,他直言,「台灣市場小,車業也不發達,這是台廠最大的劣勢」。

電動車世代 信邦董事長:翻轉台廠低價搶單局勢

多年前就轉向醫療、汽車、綠能、工業及通訊等利基市場布局的信邦電子,目前在電動車產品比重已超過16%,主要供應充電槍、充電樁與插座等充電系統;在自動駕駛部分,信邦也設計供應LiDAR 模組所需絕緣抗阻、高防水、高速傳輸的連接線組。

信邦董事長王紹新說,「台廠在機電領域很強,恭逢汽車產業革命,電動車世代台廠機會很大」,他認為,信邦在特殊客製化領域專研多年,累積足夠能量,並隨著客戶逐步壯大,現階段「已足以翻轉過去台廠低價搶單的局勢,領先國際大廠,反而是國外廠商企圖以低價搶信邦的單子。」

去年正式切入特斯拉(Tesla)供應鏈的系統電子,也在車聯網世代下跑在前頭,成功取代國際大廠Continental(德國馬牌),獨家供應特斯拉藍牙胎壓偵測器(TPMS)的系統。

馬斯克一句「太厚」 老台廠鼻子摸摸全部重改

一家電動車供應鏈業者私下表示,要打入電動車供應鏈,除了技術方面的基本條件外,「彈性」跟「速度」是致勝關鍵;尤其面對新創公司,產品演進速度快,「打帶跑的階段,大家都在搶時間」。

這位供應鏈高階主管透露,他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每個月都飛美國,疫情後幾乎每天早上8時和對方視訊會議;最特別的是,50、60歲的「老」台商,和新創公司溝通、做生意,面對的都是一群年僅20、30歲、勇於承擔、創意十足的菁英,應對這些頂尖年輕人,本身的專業技術、語言、邏輯、速度、管理系統等,缺一不可。

他指出,「過去與傳統車廠合作一個案子,光一個設計變更,拖2個月還等不到拍板,很正常;現在這些新創公司,兩個星期就拍板,甚至上午討論下午可能就定案,沒有疊床架屋的流程,決策力之快令人咋舌。」

但令人傻眼的事也不少,有一家供應商提到,有次SpaceX的產品設計已大改過3次,花了2、3個月做好、改好了,隔週跟馬斯克(Elon Musk)報告,他就一句話「太厚,嗯…這個地方要更有時尚感才好」;一句話讓供應商只能鼻子摸摸,回來全部重改。這讓他深刻體認,「走在革命性創新產業道路上,必須有隨時歸零、砍掉重練的心理準備跟決心,否則不用多久就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