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 存股族不再是存股族

作者:游庭皓

這兩年ETF很盛行,台股多了很多存股族,堅持每個月找一天投入資金,然後不管帳戶波動,佛系存股,表面上似乎沒有問題,但隨著時間增長,風險卻會一一浮現。

定期定額的策略是拿取股利,再把現金流通過不斷的再投入,降低購買成本,獲得穩健的資產累積,與大盤穩步增長。但是,隨著本金增加,股利能夠給予的作用也越來越小,畢竟現金流是不能無限增長的。

假如我每個月投入一萬,開始定期定額的第一個月就下跌了10%,等到第二個月再投一萬,損失就從10%攤到了5%,初期來看,基於時間的分散,定投的現金流,看起來可以降低帳戶的損失報酬。

但是如果繼續投下去,就會發生問題了。當你的定期定額來到第10個月,你的帳戶存了10萬塊,這時再下跌10%,即使你再投入一萬塊,虧損也只能從-10%攤到-9%,分散成本的效果大大降低。

存股族的投資目標,是在本金較少的情況下,同時實現本金和現金流的增長,不過,一旦你存的錢夠多,定期定額便無法幫助你降低資產波動度,反而會讓你把成本墊得過高,因為股市是長牛急熊,多頭走得遠比空頭時間長。

換句話說,當你每月定期定額,大部分的成本價,都會買在多頭市場的高價位上,而熊市一來,你還是只能一個月買一張,來不及攤低成本。

所以,隨著人生的發展、本金的增加,一般小資族的定期定額策略,最終會往週期投資與資產配置的方向走。

當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從存股族轉往資產配置族,這時我們的核心便不再是存錢存股,而是把既有的本金做合理分配,特意空出現金部位,選擇在對的時間大幅買入相對便宜的資產,達到資產自我的保值與增值。

廣告

簡單來說,你的收入,可以當作定投,持續買入股票,但你已經握有的存股部位,則可以適度調節,進行各項資產的配置。

以我為例,目前每月收入,我仍會持續地找尋低基期的金融股或ETF做投入,但會刻意將存股部位保持在三成左右,另外的七成資金,會有房貸、債券、現金、大宗資產等配置,以確保我不會因為單一的系統性風險,讓股票部位受損過重。

小資族初入社會,想要存股滾雪球當然沒問題,但當本金越來越大,就必須要認知到,定期定額的策略是難以壓低成本的,這個時候把思維拉到宏觀,開始用資產配置的角度思考,如何配置房地產、股市、債市、商品就格外重要。


更多新手文章,快來投資新手村瞧瞧!

★延伸閱讀★

萬無一失的退休金投資術

長期投資是致富之道

運用本益成長比找出進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