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軍蟲侵農地3萬5000公頃 農委會:在台灣已不可能完全撲滅 防治將進第三階段

秋行軍蟲入侵全台累計3萬5000公頃農地,寄主作物玉米及高粱最容易受危害,農委會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今天說,依據秋行軍蟲特性,台灣已不可能完全撲滅,防疫策略從3月進入第3階段過渡期,政府補助2次藥劑、但不補助施藥工資,7月起由農民自主管理。

秋行軍蟲入侵台灣寄主水稻。 中央社(花蓮區農改場提供)
秋行軍蟲入侵台灣寄主水稻。 中央社(花蓮區農改場提供)

應變小組指出,秋行軍蟲為國際重要農業害蟲,從民國108年6月8日在台灣發生迄今已超過1年8個月,台灣在首例確認發生時就擬定三階段緊急防疫措施,目前為第二階段強制施藥。根據防檢局統計,秋行軍蟲至今全國通報發生面積累計約3萬5000公頃,寄主作物包括玉米、高粱、百慕達草、薏苡、小米、狼尾草、薑、落花生及水稻等9種,其中又以玉米及高粱最容易受危害。

依據秋行軍蟲生物特性及全球疫情現況,應變小組表示,台灣已不可能完全撲滅秋行軍蟲,因此利用預防、監測及干預等策略,將秋行軍蟲族群數量控制在經濟危害水準之下,讓農民所投入之防治成本符合經濟效益,也可兼顧環境友善及生態平衡。應變小組指出,經過與專家學者及各地方政府疫情監控處理小組討論並決議,秋行軍蟲防疫策略將從3月1日起調整進入第三階段過渡期,對於發生田區,政府仍提供2次藥劑補助,但不再補助施藥工資,並加強辦理農民教育宣導及高風險田區監測調查,過渡期至6月30日止。而7月1日起則正式進入第三階段由農民自主管理,但政府仍將持續監測並適時預警,提醒農民注意防治。

應變小組說明,農委會為協助農民田間管理,已建立玉米及高粱等作物整合性管理技術(IPM),並加強辦理重點農戶教育宣導,經盤點防治成效,多數農民都已瞭解秋行軍蟲特徵辨識及整合性管理措施,只要依正確方法適時防治,將不會影響產量;此外,地方政府也完成防疫資材購置,做好調整防疫策略準備。

秋行軍蟲寄主範圍廣,能為害多種植物。圖為秋行軍蟲辨識與通報方式。(圖取自防檢局網頁baphiq.gov.tw)
秋行軍蟲寄主範圍廣,能為害多種植物。圖為秋行軍蟲辨識與通報方式。(圖取自防檢局網頁baphiq.gov.tw)

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是原生在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蛾類,2016年從美洲傳到非洲,2017年又從非洲傳到亞洲,目前包含東南亞、印度,以及今年的中國大陸都深受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已認定秋行軍蟲為全球重要農業害蟲。秋行軍蟲的幼蟲會吃掉包括玉米、稻米、高粱、小米、蔬菜、棉花、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等經濟作物,一旦遭到侵襲,勢必對當地的農業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及危害。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嚴重空汙! 西部全面滿江紅 這些地區避免在戶外活動
地瓜「靠2招」美味更升級 達人再曝小技巧:超容易出蜜
飲酒不過量 謹記「男2女1老全1」
兒童墜樓意外增4倍 陽台防護不能省
放牧牛隻屢撞火車 花東鐵路難題